書籍基本資訊
- 書名:《浪漫企業家:給予一切,不量化任何事,創造出超越自我的事物》 (原文書名:The Business Romantic: Give Everything, Quantify Nothing, and Create Something Greater Than Yourself)
- 作者:Tim Leberecht(提姆・拉伯瑞克)
- 出版時間:2015 年(Harper Business 出版)
- 作者背景:德籍美國商業思想家,曾任 Frog Design 行銷長,後創立「The House of Beautiful Business」,致力於探索人性化的商業未來。
- 書籍定位:一本介於商業策略與文化觀察之間的著作,反思當代組織如何在數據與效率之外,重新找回人性與浪漫。
一、為什麼要讀這本書?
在現代商業世界裡,數據與效率似乎壓倒了一切。管理學強調 KPI、ROI、績效最佳化,讓組織和個體被迫在「可量化的邏輯」中生存。
然而,正如 Tim Leberecht 在《浪漫企業家》中提出的: 如果故事只剩下理性、透明與計算,那麼商業就會失去讓人嚮往的力量。
從策略敘事的角度來看,一個有效的故事,必須同時包含理性結構與情感維度。本書所謂的「浪漫」,正是敘事的能量來源。
二、核心論點
書中最具代表性的準則是:
“Give everything, quantify nothing, and create something greater than yourself.” (給予一切,不量化任何事,創造出超越自我的事物。)
這不僅是一種人生哲學,也是一種敘事策略:
- 全心投入=故事的感染力來自真實的投入,而非精算的得失。
- 拒絕完全量化=有些價值只能透過敘事被感知,而非數據衡量。
- 超越個體的創造=敘事的力量在於共鳴,它能讓個人經驗上升為集體意義。
三、浪漫企業家的十個敘事維度
Tim Leberecht 提出十種浪漫特質,若以策略敘事來解讀,它們正是故事的張力來源:
- 神秘(Mystery):保留未知,讓敘事有吸引人探索的空間。
- 瞬逝(Ephemerality):強調當下的唯一性,因會消失而更珍貴。
- 不一致(Inconsistency):允許矛盾與缺口,使故事更真實。
- 情感(Emotion):不只是「說理」,而是讓人「感受」。
- 主觀(Subjectivity):承認不同觀點,讓故事能被多角度共鳴。
- 模糊(Ambiguity):避免「說死」,在不確定中激發想像。
- 不可預測(Unpredictability):製造驚喜與轉折。
- 超越(Transcendence):讓故事帶領人跳脫日常。
- 痛苦(Suffering):代價與付出是故事的重量來源。
- 意外之喜(Serendipity):讓故事多了巧合與緣分。
在策略敘事的語境下,這十個特質就是「故事能留下記憶點的元素」。沒有它們,敘事就只是資訊傳達,而非意義生產。
四、案例與敘事的力量
- IKEA 的「受苦設計」:購物後還得親手組裝,這段「痛苦」反而加深了使用者與產品的連結。這是一種「敘事試煉」──經歷過挑戰,故事才有厚度。
- Snapchat 的瞬逝訊息:它並非缺陷,而是一種敘事設計:短暫性塑造了「只屬於此刻」的獨特體驗。
- 品牌的神秘感:過度透明會讓故事失去懸念。保持某種不完全揭露,反而增添品牌的想像空間。
這些例子顯示:浪漫並不是抽象,而是一種刻意設計的敘事策略。
五、策略敘事的再詮釋
從策略敘事角度看,《浪漫企業家》提醒我們:
- 數據不是故事的全部:數字能描述績效,但無法承載價值。
- 浪漫是敘事的能量來源:一個缺乏驚喜、痛苦或模糊性的故事,無法長久打動人心。
- 好的敘事平衡理性與浪漫:策略需要結構,但敘事需要空隙。只有兩者相遇,故事才能既可信又動人。
六、評分與理由
- 評分:★★★★☆(4 / 5 顆星)
理由:
- 觀點新鮮,成功把「浪漫」引入商業語境,對策略敘事極具啟發性。
- 語言具感染力,讀來更像文化宣言,而非冰冷的商業手冊。
- 案例具象,IKEA、Snapchat 等讓人清楚理解浪漫如何被設計。
- 略顯片面,對於「落地操作」與「浪漫與績效的平衡」著墨不足,需要讀者自行轉譯。
整體而言,這是一本拓展敘事想像的好書,適合用來思考「如何讓故事重新有人性與靈魂」。
七、結語
《浪漫企業家》不是一本單純的管理書,而是一份關於「故事如何在人類最理性的場域裡存活」的論述。
它讓我們看見: 策略若缺乏浪漫,就只是數據管理;而浪漫若缺乏策略,就只是空想。
真正有效的策略敘事,正是在這兩者之間找到張力。
👉如果你對《浪漫企業家》裡的思考方式感到共鳴,想要進一步學習如何用文字打造自己的策略故事,歡迎加入 策略敘事坊。在這裡,我會持續分享策略導讀、寫作方法與敘事框架,陪你一起把故事變成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