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老先生年過八十,還在為自己的作品修修補補。
這第三次對自己的作品大修改,毀譽參半。
但在第三版的〈神鵰俠侶〉後記裡,他卻留下了一段真心的話,解答了讀者的疑問,楊過對於郭襄的感情,是愛情?還是長輩愛護晚輩之情? ------------
金庸寫道:
『黃蓉懷疑楊過對小郭襄這樣大張旗鼓的祝壽,是為了騙得她的芳心,令她一生一世受苦,用以向郭家報仇。
不是的,黃蓉又不懂楊過了。
郭襄這樣可愛的一個小妹妹,秀美豪邁,善解人意,聰明伶俐,楊過心中早就真的喜歡她了,
給她三枚金針,就是說:
「不論你叫我做甚麼,我都答允!就是要我為你死了也可以!」
大張旗鼓的為一個小姑娘做生日,是熱情而衝動的年輕人的狂妄行為,老成持重的理智中年人當然不幹。
外國有個年輕人為了向他的愛人表示情意,租了架飛機,在空中寫大字「我愛你」,楊過這種狂氣,有幾分相似。
他苦等小龍女十六年,鬱積無可發洩,他替郭襄做生日,有點向小龍女大叫的意思:
「小龍女,我等了你十六年,你還不來,我在給別個可愛小姑娘做生日了!」
旁人要恥笑,楊過怕甚麼?他怎麼會怕?他又不是你!』
------------
這一篇文章無疑直接的承認,他筆下的楊過,是真心喜歡郭襄的,如果小龍女不再出現,郭襄就是陪他行走江湖的伴侶。
原來郭襄那場鋪張熱鬧的十六歲生辰,不是什麼報復的手段,也不是算計,是楊過壓抑太久後的衝動,是向小龍女告別的宣示。
用這種張狂的方法吶喊:「小龍女,你還不出來?那我以後就要給別人過生日了!」
這一段,讀來讓人忍不住苦笑。
楊過苦等小龍女十六年,這中間,變成了行俠仗義的神鵰俠,可是俠義之外,他依然是個熱血的凡人。
面對聰慧機靈的少女郭襄,內心熱情又充滿魅力的楊過,其實已準備「移情別戀!」
那個「三枚金針」的承諾,早已暗含此意,要是郭襄說要楊過娶她,他也會答應! ---
江湖傳說,最初金庸的構想裡,小龍女的確死了。
楊過在絕情崖上等不來她,痛苦之下要跳下去。
這時郭襄拿出第三枚金針,要楊過陪她浪跡江湖,把他從絕望中拉回來。
兩人自此真正成為「神鵰俠侶」。 這樣的情節聽起來,對小龍女有點殘忍,卻也合情理。
只不過,報紙上的連載,刊登到楊過回到絕情崖時,香港《明報》的電話被讀者打爆。
粉絲們的信件也雪片飛來,甚至有人在報社樓下徘徊,帶著棍棒,暗暗向金庸施壓,絕不能讓小龍女被寫死。
明報的員工人人自危,深怕小龍女真的埋骨絕情崖下,他們下班會被打!
最後,劇情只能轉了方向。 於是,有了玉蜂帶信,小龍女重返的安排。
郭襄與楊過的「老少之戀」,就此停留在若有若無的邊緣。 --- #給郭襄的補償變百年思念
或許金庸也想過給郭襄補償,因此他在《神鵰俠侶》小說最後,安排了張君寶的出場。
這個稚嫩的少年,在華山上被打得鮮血淋漓,偏偏又被郭襄憐惜。她替他包紮,送他鐵羅漢。
對十四歲的少年來說,這就是情竇初開的開始。 書中三年後,郭襄再見張君寶時,故事已經轉入《倚天屠龍記》。
第一回,原本隱隱要以郭襄及張君寶為主軸,只不過,命運再度轉彎。
第二回中,張君寶拿著郭襄給的信物,原本要去投靠郭靖,半路上卻偷聽人家夫妻說話,妻子要丈夫自立自強,別去靠別人。
原本簡單的夫妻對話,卻讓張君寶放下投靠郭靖之心,要自己闖出一片天!
因此到了第三回,直接畫面一轉,張君寶變成了張三豐,弱冠少年成為了九旬老道。
男主角由張君寶變成了徒弟張翠山。
金庸筆鋒一轉,把原本可以延伸的「襄寶之戀」,收束成一場百年思念。 ---
百年之後,最讓人唏噓的,是《倚天》第三冊裡的一幕。
當趙敏率領玄冥二老、阿大等手下,進攻武當山時。
這危急之秋,張三豐身受重傷,他卻從懷裡掏出那對郭襄送的鐵羅漢,交給了四肢俱斷的俞岱岩,說後人照鐵羅漢的演示練功,也能傳下一門功夫。
哎呀,這可是郭襄當年親手送給張君寶的小玩意,老道士竟隨身帶了一百年啊~~?」。
百年過去,少年成了老道,江湖更迭,只有這只鐵羅漢,還在提醒著他,曾有一個明媚的少女,把最初的惻隱與關懷留給了他。 --- 小結 小龍女粉絲或許「贏」了,守住了楊過與姑姑的結局。
但另一邊,郭襄與楊過的情感,也在文字縫隙間留下了一道影子。
那影子無聲無息,卻比轟烈的誓言更長久。
正如百年之後,張三豐懷中那只鐵羅漢,靜靜證明了一段未曾展開的故事。

郭襄送張君寶鐵羅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