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郭襄會是〈神鵰〉或〈倚天〉的女主角,但一直出現的意外,讓她當不成!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金庸老先生年過八十,還在為自己的作品修修補補。

這第三次對自己的作品大修改,毀譽參半。

但在第三版的〈神鵰俠侶〉後記裡,他卻留下了一段真心的話,解答了讀者的疑問,楊過對於郭襄的感情,是愛情?還是長輩愛護晚輩之情? ------------

金庸寫道:

『黃蓉懷疑楊過對小郭襄這樣大張旗鼓的祝壽,是為了騙得她的芳心,令她一生一世受苦,用以向郭家報仇。

不是的,黃蓉又不懂楊過了。

郭襄這樣可愛的一個小妹妹,秀美豪邁,善解人意,聰明伶俐,楊過心中早就真的喜歡她了,

給她三枚金針,就是說:

「不論你叫我做甚麼,我都答允!就是要我為你死了也可以!」

大張旗鼓的為一個小姑娘做生日,是熱情而衝動的年輕人的狂妄行為,老成持重的理智中年人當然不幹。

外國有個年輕人為了向他的愛人表示情意,租了架飛機,在空中寫大字「我愛你」,楊過這種狂氣,有幾分相似。

他苦等小龍女十六年,鬱積無可發洩,他替郭襄做生日,有點向小龍女大叫的意思:

「小龍女,我等了你十六年,你還不來,我在給別個可愛小姑娘做生日了!」

旁人要恥笑,楊過怕甚麼?他怎麼會怕?他又不是你!』

------------

這一篇文章無疑直接的承認,他筆下的楊過,是真心喜歡郭襄的,如果小龍女不再出現,郭襄就是陪他行走江湖的伴侶。

原來郭襄那場鋪張熱鬧的十六歲生辰,不是什麼報復的手段,也不是算計,是楊過壓抑太久後的衝動,是向小龍女告別的宣示。

用這種張狂的方法吶喊:「小龍女,你還不出來?那我以後就要給別人過生日了!」

這一段,讀來讓人忍不住苦笑。

楊過苦等小龍女十六年,這中間,變成了行俠仗義的神鵰俠,可是俠義之外,他依然是個熱血的凡人。

面對聰慧機靈的少女郭襄,內心熱情又充滿魅力的楊過,其實已準備「移情別戀!」

那個「三枚金針」的承諾,早已暗含此意,要是郭襄說要楊過娶她,他也會答應! ---

江湖傳說,最初金庸的構想裡,小龍女的確死了。

楊過在絕情崖上等不來她,痛苦之下要跳下去。

這時郭襄拿出第三枚金針,要楊過陪她浪跡江湖,把他從絕望中拉回來。

兩人自此真正成為「神鵰俠侶」。 這樣的情節聽起來,對小龍女有點殘忍,卻也合情理。

只不過,報紙上的連載,刊登到楊過回到絕情崖時,香港《明報》的電話被讀者打爆。

粉絲們的信件也雪片飛來,甚至有人在報社樓下徘徊,帶著棍棒,暗暗向金庸施壓,絕不能讓小龍女被寫死。

明報的員工人人自危,深怕小龍女真的埋骨絕情崖下,他們下班會被打!

最後,劇情只能轉了方向。 於是,有了玉蜂帶信,小龍女重返的安排。

郭襄與楊過的「老少之戀」,就此停留在若有若無的邊緣。 --- #給郭襄的補償變百年思念

或許金庸也想過給郭襄補償,因此他在《神鵰俠侶》小說最後,安排了張君寶的出場。

這個稚嫩的少年,在華山上被打得鮮血淋漓,偏偏又被郭襄憐惜。她替他包紮,送他鐵羅漢。

對十四歲的少年來說,這就是情竇初開的開始。 書中三年後,郭襄再見張君寶時,故事已經轉入《倚天屠龍記》。

第一回,原本隱隱要以郭襄及張君寶為主軸,只不過,命運再度轉彎。

第二回中,張君寶拿著郭襄給的信物,原本要去投靠郭靖,半路上卻偷聽人家夫妻說話,妻子要丈夫自立自強,別去靠別人。

原本簡單的夫妻對話,卻讓張君寶放下投靠郭靖之心,要自己闖出一片天!

因此到了第三回,直接畫面一轉,張君寶變成了張三豐,弱冠少年成為了九旬老道。

男主角由張君寶變成了徒弟張翠山。

金庸筆鋒一轉,把原本可以延伸的「襄寶之戀」,收束成一場百年思念。 ---

百年之後,最讓人唏噓的,是《倚天》第三冊裡的一幕。

當趙敏率領玄冥二老、阿大等手下,進攻武當山時。

這危急之秋,張三豐身受重傷,他卻從懷裡掏出那對郭襄送的鐵羅漢,交給了四肢俱斷的俞岱岩,說後人照鐵羅漢的演示練功,也能傳下一門功夫。

哎呀,這可是郭襄當年親手送給張君寶的小玩意,老道士竟隨身帶了一百年啊~~?」。

百年過去,少年成了老道,江湖更迭,只有這只鐵羅漢,還在提醒著他,曾有一個明媚的少女,把最初的惻隱與關懷留給了他。 --- 小結 小龍女粉絲或許「贏」了,守住了楊過與姑姑的結局。

但另一邊,郭襄與楊過的情感,也在文字縫隙間留下了一道影子。

那影子無聲無息,卻比轟烈的誓言更長久。

正如百年之後,張三豐懷中那只鐵羅漢,靜靜證明了一段未曾展開的故事。



郭襄送張君寶鐵羅漢

郭襄送張君寶鐵羅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老安的方格子
219會員
705內容數
這裏是老安生活中雜七雜八的生活記錄。
老安的方格子的其他內容
2025/08/31
楊不悔對張無忌說,她想要一生跟著殷梨亭。 小說中的描寫很輕,但卻在字縫間,透出張無忌心裡的一點失落!
Thumbnail
2025/08/31
楊不悔對張無忌說,她想要一生跟著殷梨亭。 小說中的描寫很輕,但卻在字縫間,透出張無忌心裡的一點失落!
Thumbnail
2025/07/29
《一點小信仰》以溫暖人心的故事,探討信仰的本質及在人生中的重要性,並透過猶太教拉比和非裔美國牧師的生命故事,展現信仰如何支持人們面對生命中的挑戰與苦難。
Thumbnail
2025/07/29
《一點小信仰》以溫暖人心的故事,探討信仰的本質及在人生中的重要性,並透過猶太教拉比和非裔美國牧師的生命故事,展現信仰如何支持人們面對生命中的挑戰與苦難。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早兩天再次重溫了《神鵰俠侶》這本小說,這已是我第四次閱讀此書了。但原來隨著年齡的增長,每次重讀時都會有另一番體會和感慨,這此重讀令我思緒萬千、五味雜陳,為此書寫下文以紀感受。        正所謂「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這句話套用在神鵰一眾角色身上也是頗為恰當的。相信很多人在書
Thumbnail
       早兩天再次重溫了《神鵰俠侶》這本小說,這已是我第四次閱讀此書了。但原來隨著年齡的增長,每次重讀時都會有另一番體會和感慨,這此重讀令我思緒萬千、五味雜陳,為此書寫下文以紀感受。        正所謂「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這句話套用在神鵰一眾角色身上也是頗為恰當的。相信很多人在書
Thumbnail
因為看了港劇《天龍八部》,而開始看金庸,因此我所看的第一部金庸小說也是理所當然的是《天龍八部》了。 因為港劇中鮮明的角色造型,在看小說時,也會直接帶入腦海中已經既存的人物印象。也就是,喬峰就該是梁家仁那樣的形象,段譽也正該是湯鎮業那樣的感覺;只除了虛竹,原著中一個外貌醜陋的和尚,這就和黃日華對不上
Thumbnail
因為看了港劇《天龍八部》,而開始看金庸,因此我所看的第一部金庸小說也是理所當然的是《天龍八部》了。 因為港劇中鮮明的角色造型,在看小說時,也會直接帶入腦海中已經既存的人物印象。也就是,喬峰就該是梁家仁那樣的形象,段譽也正該是湯鎮業那樣的感覺;只除了虛竹,原著中一個外貌醜陋的和尚,這就和黃日華對不上
Thumbnail
「你們有沒有發覺,片名不是叫『神雕俠侶』嗎?如果楊過是男主角,是不是應該有個女主角,才叫『俠侶』。」我還以為震峰看的是推理片,下次找他看衛斯理。 「我知道!叫『小龍女』,還有一隻大雕。」鑫奕不愧是讀得多。 「是不是潘迎紫演的姑姑,旁邊的大雕會一直發出『嗶哱』的聲音。」
Thumbnail
「你們有沒有發覺,片名不是叫『神雕俠侶』嗎?如果楊過是男主角,是不是應該有個女主角,才叫『俠侶』。」我還以為震峰看的是推理片,下次找他看衛斯理。 「我知道!叫『小龍女』,還有一隻大雕。」鑫奕不愧是讀得多。 「是不是潘迎紫演的姑姑,旁邊的大雕會一直發出『嗶哱』的聲音。」
Thumbnail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 這副包括筆者在內,多數金迷琅琅上口的對聯,涵蓋金庸(1924年3月10日~2018年10月30日)14部武俠巨著(短篇武俠小說《越女劍》未收錄於此對聯),素有「左手寫社評,右手寫小說」美譽的金庸,在《大公報》子報《新晚報》總編輯羅孚(1921年~2014年5月2
Thumbnail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 這副包括筆者在內,多數金迷琅琅上口的對聯,涵蓋金庸(1924年3月10日~2018年10月30日)14部武俠巨著(短篇武俠小說《越女劍》未收錄於此對聯),素有「左手寫社評,右手寫小說」美譽的金庸,在《大公報》子報《新晚報》總編輯羅孚(1921年~2014年5月2
Thumbnail
#倚天屠龍記可能發生的其他結果全在金庸大師一念之間 看到金庸大師筆下的郭襄和張君寶,總是不免感嘆萬千。他們兩人的故事,始於華山,終於襄陽。一開始,張君寶只是個年輕氣盛的少年
Thumbnail
#倚天屠龍記可能發生的其他結果全在金庸大師一念之間 看到金庸大師筆下的郭襄和張君寶,總是不免感嘆萬千。他們兩人的故事,始於華山,終於襄陽。一開始,張君寶只是個年輕氣盛的少年
Thumbnail
大師沒有打我臉,演員倒是有的,某某是否適合演繹某些角色?活了這些年,一直聽到有關爭議。當然跟演員當時的演技水平有關,可是斷言的人也許有「雛鳥情意結」,忽視了觀眾看不到、幕後看得出「演員與角色的連結」,所以過了很多年有些角色被重新發現「演得好」,就能稱之為「打臉」,甚至有人更活自己成演過的角色,是為…
Thumbnail
大師沒有打我臉,演員倒是有的,某某是否適合演繹某些角色?活了這些年,一直聽到有關爭議。當然跟演員當時的演技水平有關,可是斷言的人也許有「雛鳥情意結」,忽視了觀眾看不到、幕後看得出「演員與角色的連結」,所以過了很多年有些角色被重新發現「演得好」,就能稱之為「打臉」,甚至有人更活自己成演過的角色,是為…
Thumbnail
雖然不知道現在的小孩還讀不讀金庸,但大師的系列作品絕對是永遠的雋永經典之一。為了少用電子產品,想要多看點書,於是想到可以重讀金庸,篇幅很長又夠精彩,很適合拿來「浪費時間」。最近剛看完的是「神鵰俠侶」,很快地記錄一些精華片段跟心情。
Thumbnail
雖然不知道現在的小孩還讀不讀金庸,但大師的系列作品絕對是永遠的雋永經典之一。為了少用電子產品,想要多看點書,於是想到可以重讀金庸,篇幅很長又夠精彩,很適合拿來「浪費時間」。最近剛看完的是「神鵰俠侶」,很快地記錄一些精華片段跟心情。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