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傳說起源
太陰星君,古人以「太陰」為月之主神,最早見於《尚書‧堯典》。
後被道教尊為「太陰星君」或「太陰娘娘」,主管月之陰精與陰陽平衡。
民間多認為祂即嫦娥(姮娥)昇月成仙,居於月宮,為主夜之神。
二、信仰流傳與紀念日
自古以月神崇拜為源,道教奉太陰星君為陰德與清明之主,為女性、孕育、姻緣與夜行之護神。
📅 農曆八月十五|太陰星君聖誕(中秋之夜)
信眾於當夜備香花果餅,敬月祈願,祈求家庭圓滿、平安順遂。
三、神格與職責
✨ 主宰月宮與陰陽調和。
✨ 庇佑女性、姻緣與孕育。
✨ 照察夜行善惡,護佑亡靈。
✨ 輔助修行靜觀、內丹長生。
太陰星君性靜而明,為修心養性之象徵。
四、供品與注意事項
🍰 月餅:象徵團圓與月滿。
🍇 瓜果:象徵結果圓滿。
🍶 豆腐:象徵潔白與真情。
💄 胭脂與化妝品:表敬女性之美德。
🕯 香燭鮮花:基本敬儀。
💠 禁忌:祭時宜潔齋,不可喧鬧;男性宜避席。
五、 祝文(簡化敬拜版)
香煙裊裊,明月當空。
弟子(信士姓名),誠心叩拜太陰星君。
願娘娘慈光庇佑:
家庭團圓,良緣順遂;
身心清明,夜夢安然;
福慧雙修,吉祥常照。
伏祈聖恩垂鑒,香火達於月宮。
六、信仰精神
太陰星君象徵「靜照與柔德」。
祂以月之清光,啟人心中之明;
以靜養慧,以柔化剛,導人返本歸真。
💬
明月無言,卻照萬心;
以靜修德,以柔成光。
📚 參考資料:
vocus.cc 太陰星君信仰篇
《太上洞玄靈寶月華經》、台灣各地月娘廟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