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就是這樣:它能讓人痛到窒息,也能讓人因此獲得安慰。
---Emma.

把窗戶開了一個小小的縫
讓風吹進來
可是在還沒有打開窗戶邀請陽光以前
陽光就已經來了
有些東西的本質是選擇
有些東西的本質是命運
就像有些人,也是
對別人好奇的時候
有時候會疲倦
有時候會難堪
像是發現在自己的認知之外
跟自己不一樣的人的認知
看起來像是在嘲諷自己無可辯駁的現狀
啊,現狀
一個如此淤塞的詞彙
好的時候不想疏通
不好的時候無法疏通
-摘自張西在《 大概是時間在煮我吧 》之 < 喃喃二> 篇

shot by Emma@Bydgoszcz,Poland. 10 / 2025.
回到波蘭已經幾天了。這裡初秋空氣依舊冷冽,像一種從不改口的真相。在回波蘭的這幾天,心情如張西所寫的:「 被自己綿密的苦澀扎痛,有時候又被它拯救。」這句話像是當下情緒的寫照,帶著壓抑卻必須經歷的告別與內心調和。
張西在書裡寫:「 有些東西的本質是選擇,有些東西的本質是命運。」我不斷重複這句話,像是要在其中找到出口。我一直覺得,旅行是選擇,但離別是命運。你能決定去哪裡,但無法決定誰會先離開。命運總是用最難以抵抗的方式提醒我們:人世間的相聚,從來都是限時的。
外公的離世是命運,無人能選。但我能選擇的,是如何在這段時間裡,面對自己的心。是讓悲傷無止盡地吞沒,還是練習在悲傷中尋找一點亮光。就像那道還沒打開窗戶就已經先來的陽光——有些力量,不等我們邀請,便已經靜靜抵達。
命運如此冷酷,可選擇卻仍然在我們手裡。這或許就是旅行多年,我逐漸學會的事:在不確定與失控的浪潮裡,仍要保有自己的一點選擇。

shot by Emma@Bydgoszcz,Poland. 10 / 2025.
這些天我常在白天的街角駐足,抬頭望見光線斜斜落在屋瓦上,心裡忽然湧起一種想哭的衝動。可下一秒,寒風一吹,我又忍住了。彷彿悲傷與堅強在拔河,我既痛苦,又感激——因為正是這樣的苦澀,提醒我仍然深切地愛著。
如同張西在《 大概是時間在煮我吧 》一書中的喃喃二篇裡寫的 :「 把窗戶開了一個小小的縫,讓風吹進來。」我在波蘭的這幾日,好像也慢慢在打開那扇窗,讓陽光悄悄鑽入心裡。面對與家人的距離與時間帶來的變化,不是自己選擇卻必須接受的命運,一種微微的疲憊和難堪伴隨著覺察:自己無法完全掌握,也無法改寫的現狀。
「 現狀 」這個詞,張西說是淤塞的。好的時候,我們不想疏通;不好的時候,卻怎麼都疏通不了。這一週,我反覆在這句話裡打轉。「 現狀 」,像一條淤塞的河流,有時悄無聲息,有時波濤洶湧,卻都在推動我必須學習放手與前行。

shot by Emma@Bydgoszcz,Poland. 10 / 2025.
這幾天走在比得哥什的街頭巷尾,每一個角落都帶著一種靜默的厚重,彷彿聽得見時間流轉的聲音,也聽得見自己內心深處那份隱隱的哀傷。這段旅程像是在整理過去的行李,不只是物理上的,更是情感的。那些壓抑的淚光和無法言說的痛苦,像是綿密織成的布,縫合著傷口,也撐起身心的堅韌。
我緊握著這份被愛包圍的身份——孫女的角色,不論距離多遠,生命的連結從未斷裂。這份牽掛曾讓我隨時準備好面對失去,也提醒我要成為更完整、更懂得承擔與放下的人。
在比得哥什的風裡,我學著在悲傷中傾聽自己,用內在的力量去接受那些不能改變的,讓愛和記憶成為紓緩疼痛的敞口,不因距離消散,而是在時間裡密密流淌,成為支撐我的力量。
或許,所謂「 成長 」,不是把所有的痛都壓下去,而是能夠在痛裡,允許自己軟弱。於是開始懂了,張西為何要同時提到「 苦澀 」與「 拯救 」。因為愛就是這樣:它能讓人痛到窒息,也能讓人因此獲得安慰。

shot by Emma@Bydgoszcz,Poland. 10 / 2025.
也許,這就是「 承擔 」的另一種樣貌。
被自己綿密的苦澀扎痛,卻又被它拯救。
它提醒我:能悲傷,是因為曾經擁有;能想念,是因為真的愛過。
正因如此,我才需要練習把這些重量慢慢分開,將能承受的留下,將無法承受的交託給時間。
這些天,我在比得哥什走過許多熟悉的街道。看著有人牽著孩子的手,有人提著麵包回家,有人就坐在咖啡館窗邊看著書。生活仍然在流動。原來,失去與前行從來不是對立的兩件事,它們常常是同時發生的:你一邊失去,一邊繼續走。
而我,也必須學會這樣走。帶著外公留下的愛,帶著這些年的孑然與勇敢,繼續前行。
因為人生從來沒有「 準備好」這回事。
就像風吹進來,就像陽光不請自來。
2025 / 10 / 03 Bydgoszcz time 22:47 寫於葬禮前一天, Emma.

shot by Emma@Bydgoszcz,Poland. 10 / 2025.
【 後記 】
這些天一直有些安靜,是因為情緒來回游離的過於頻繁,也突然感謝那天跟 M 討論後,臨時更改住宿的決定。這幾天一個人待在不遠不近的陌生住處,好過要持續待在外公外婆的公寓裡任情緒與悲傷無盡的肆虐,我許是不一定能承受。

shot by Emma@Bydgoszcz,Poland. 10 / 2025.
就像昨天我行至外公的公寓處,便好似看見那個曾經會一直站在窗口目送我們離去的外婆,後來外婆走了。那個位置成了外公補上的位置。
現在,已經沒有人會在窗邊目送我離去了。
2025 / 10 / 03 Bydgoszcz time 23:30 寫於葬禮前一天, Emma.
📖喜歡我的文章,歡迎❤按讚、🔖收藏、🤳分享
✍原創不易分享轉載請註明出處作者或附上原文連結,非常感謝尊重原創。
🫰感謝您的打賞來支持我寫作的動力吧這邊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