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日曆清晰地顯示著「十月四日,寒露將至」。窗外的陽光,卻依然帶著夏末的執拗炙烤著大地,將萬物都曬得無精打采。
這份季節的錯位感,並未削減我對秋的偏愛。你看,那綴滿枝頭的果實,那沉甸甸、金燦燦的稻穗——一切的成熟,無不歷經漫長而沉默的醞釀。記憶最深處,總是兒時那些秋日午後。我愛奔跑於金燦燦的田埂上,目光所及,是無邊無際的金色稻浪,在風中沙沙作響,彷彿大自然正低聲吟誦著豐收的詩篇。空氣裡瀰漫著新穀的暖香,那是生命完成積累後,最質樸的芬芳。至今憶起,心底仍會泛起一陣柔軟的懷念。
然而,這幅完美的秋日圖卷裡,也曾有令我卻步的角落。那便是收割後,田裡散落的數不盡的稻草,以及稻草上令人避之唯恐不及的毛毛蟲。它們蠕動的身軀,曾是我童年金色夢境中一抹尷尬而突兀的暗色。
如今想來,這小小的生靈,何嘗不是生命華麗樂章裡,那段必須獨自捱過的幽暗前奏呢?牠們是蝴蝶最笨拙、最不討喜的篇章,卻也是蛻變之前最為堅韌的沉默儀式。
這多麼像我們的人生,總會行經那樣一段「沉潛期」:看不見前路,彷彿被禁錮在一種不上不下的困頓裡。但請務必相信,那或許正是生命饋贈的一隻「蛹」。我們在其中掙扎、蛻變、積蓄力量,所有內在的重構都是為了在破繭那一刻,能從容舒展那雙於黑暗中早已繪製完成的翅膀。
但願這個秋天的風,能吹得不急不躁,一切溫柔的剛剛好。
也願我們都能在成熟與蛻變之間,在收穫與轉化之中,覓得生命最深的平安,與真正的喜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