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過這樣的經驗嗎?
一開始投資,什麼都漲。你覺得自己是天才,投什麼賺什麼。
然後市場突然反轉。你的獲利全部吐回去,甚至開始虧損。
你慌了,不知道該怎麼辦。賣?還是繼續抱?
最後你受不了了,全部賣出。
然後市場又開始漲了。
如果這就是你的故事,你不孤單。
這是大部分投資人的故事:牛市進場、熊市出場。
對他們而言,投資就像從咖啡杯→海盜船→雲霄飛車。最後的感覺只剩下:「一切都失控了」、「早知道......」
但世上沒有那麼多後悔藥。]
不過,你可以不用重蹈覆轍。
接下來,我會有條理地告訴你,如何跳過這些痛苦,直接建立讓自己安心的投資方式。
怎麼做?先理解投資焦慮的真相。

投資為什麼會焦慮?
講白了,就是因為你不懂。
你不懂三件事:
第一,你不懂市場
你不知道牛市和熊市總是交錯出現,而且牛市永遠比熊市長得多。
熊市只是市場的一次深呼吸,是為了維持平衡。
但很多人不知道,所以市場一跌,就覺得『完了,要崩盤了』,然後恐慌賣出。
你可能聽過『少年股神』的故事:成名在牛市,卻死在熊市。
為什麼?因為他們以為自己很厲害,其實只是運氣好。一旦市場反轉,就不知道怎麼辦了。
第二,你不懂你買的商品
我在小白時虧損的50萬,金融海嘯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但真正讓我輸掉的原因,是我根本不懂自己買了什麼。
- 不知道這家公司在做什麼
- 不知道為什麼會漲會跌
- 連「要不要賣」都要等別人告訴我
所以金融海嘯一來,我恐慌性全部賣出,虧損50萬。
「懂」和「不懂」差在哪?
後來我才發現,當你真正了解一個商品時,焦慮感會完全消失。
不懂的時候:
- 漲了緊張:要不要賣?會漲到哪裡?
- 跌了焦慮:要不要停損?會繼續虧嗎?
- 你感受到的是焦慮、緊張
懂了之後:
- 知道這個商品靠什麼賺錢
- 知道為何會漲跌
- 知道什麼情況下該賣出
- 如果有人問「你為什麼買這個?」,你能清楚說明
- 你會感到很安心的持有
第三,你不懂你自己
虧損50萬後,我才發現:當時的我,根本不適合投資個股。
不是股票不好,是我的個性和生活方式不適合:
- 上班忍不住偷看盤
- 開會心不在焉
- 一整天心情被數字綁架
簡單說,我沒辦法一邊盯盤,一邊專心工作。這樣的商品根本不適合我。
後來我把投資都轉到基金,終於鬆了一口氣。
基金為什麼適合我?不用每天盯盤、分散風險、一週看一次就夠。
投資終於變成幫助我的工具,而不是綁住我的魔鬼。
記住:報酬率再高的商品,如果讓你每天焦慮、無法專心生活,那就不適合你。
但更矛盾的是:你明明知道要做功課,卻沒有做
想想看,如果你要買一台手機,你會怎麼做?
📱 買手機(3萬)
✅ 去展示中心看實物
✅ 操作看看、研究評比
✅ 比較規格、看評論
✅ 從開始到下手,可能幾個月 → 因為你知道這是你的責任
💰 投資(30萬)
❌ 聽大家說就買了
❌ 不知道是什麼商品
❌ 不知道為什麼會漲跌
❌ 賺了覺得自己厲害,賠了怪別人 → 因為你把責任推給「聽說」
這就是矛盾。也是為什麼你會焦慮。
所以,要解決焦慮
第一步:懂市場 你要知道市場的規律、週期,這樣你就不會被短期波動嚇到。
第二步:懂商品 你要知道你買的是什麼、為什麼會漲跌,這樣你就能做出正確判斷。
第三步:懂自己 你要知道自己能承受多少風險、適合什麼商品,這樣你就能找到不焦慮的投資方式。
假設前面的步驟你都完成了,也選對商品了,但資金安排不當,你仍可能焦慮。
很多人以為年終獎金、意外收入要立刻投資,其實順序很重要——
下一篇,我會告訴你如何運用『候補隊伍』,讓每一筆額外資金都能在保障安全、犒賞自己之後,安心進入投資隊伍。
我們下篇見。
💬 最讓你焦慮而錯殺的是哪一次的投資經驗呢?歡迎在下面留言分享
如果你也想擺脫投資焦慮,建立讓自己安心的理財系統,歡迎持續關注『安心理財研究室』。
---
想知道我的小白虧損故事,請看從虧損50萬到「睡得著」的投資:理財小白的安心理財覺醒
如果這篇對你有幫助,歡迎按個愛心或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