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第32屆台灣國際女性影展:香妲·艾克曼(焦點影人)。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安娜的旅程》(圖片來源:女性影展)。

《安娜的旅程》(圖片來源:女性影展)。

深思良久,難以尋找到合適的切入點來談論「第32屆台灣國際女性影展」的焦點影人,香妲·艾克曼的電影。

於我而言,艾克曼的電影始終帶有若即若離的疏離感,本次觀看的《安娜的旅程》(1978)、《長夜漫漫》(1982),中篇幅的《1960年代末一名布魯塞爾少女的肖像》(1994)和短片《我餓,我冷》(1984)、《在那天……》(1997),幾乎都給我相同的體驗,便是在形式主動搶眼的前提下,過度冷靜和克制的鏡頭語言使我能意會到「觀看行為」,然而電影有時又會出現稍微突兀的情感爆發,此時這具有表演痕跡與劇場感的安排,再膨脹了「觀看」與「體驗」的印象,形成柔軟卻撼動的微妙感觸,這就是艾克曼予我的獨特印記。

《長夜漫漫》(圖片來源:女性影展)。

《長夜漫漫》(圖片來源:女性影展)。

但電影之間也有著差異之處,比方《安娜的旅程》和《長夜漫漫》與其稱之為電影敘事,或許更類似「一扇窗」,艾克曼只是寫(拍)出安娜和群像的周遭事物,作為觀者也許捉不到因果,甚至覺得平淡,可是不知怎的這些情緒和言語,就能淨化到內心某一塊敏感之地。

《1960年代末一名布魯塞爾少女的肖像》(圖片來源:女性影展)。

《1960年代末一名布魯塞爾少女的肖像》(圖片來源:女性影展)。

而像《1960年代末一名布魯塞爾少女的肖像》,則有明確的敘事線和豐沛的台詞對話,乍看之下也許能比作為「愛在三部曲」的青春版本,並且電影出現好多使人憧憬的青春場面:逃課去電影院、偶遇年齡相近的彼此、在大街上暢談成熟話題、偷黑膠唱盤、爭辯與親吻。可是艾克曼讓少男少女進行的對話,給我的體會卻像是在閱讀一本艾克曼的思想隨筆集,雖然角色持續給予,然而真實情感則過於隱密,反倒「艾克曼」是突出的。只是這份角色自我的「舒適」與「保護」,卻又能在片尾成為一股生動的情感力,為觀者留下揮之不去的餘韻。

《我餓,我冷》(圖片來源:女性影展)。

《我餓,我冷》(圖片來源:女性影展)。

短片《我餓,我冷》和《在那天……》,中間相隔15年,帶給我的是不同的實驗。前者是劇場感和戲劇性最重的一部,可是艾克曼精準詮釋出了一座城市、兩位少女的片段青春和與外界的交流;後者則由艾克曼親自出演,朗讀對電影未來的想像,而在極簡的形式裡,放大了文字(思想)的意義和生活(創作)的痕跡,之中朗讀的速度和鏡頭的運行節奏,讓隱隱糾纏的時間感浮現而出。

《在那天……》(圖片來源:女性影展)。

《在那天……》(圖片來源:女性影展)。


香妲·艾克曼的電影,創造的是觀者的體驗和投射,觀看途中可能朦朧,可以漂泊。但最後留下那輕飄飄的思緒,與其當做幻想抹去,把它當成對映現實(內心)某種面向的契機,進而成為自我對話,也許就是艾克曼的魔法。



圖片來源:女性影展。

圖片來源:女性影展。

第32屆台灣國際女性影展(WMWIFF),將於10月17日至10月26日於光點華山電影館舉行。影展預售票及套票現在已於opentix開售。


✹˚₊· ͟͟͞͞➳ ⁌ 第𝟑𝟐屆台灣國際女性影展 ⁍ ·₊˚𖤐

————— 𝟚𝟘𝟚𝟝.𝟙𝟘.𝟙𝟟 – 𝟙𝟘.𝟚𝟞 —————

⧻⧻⧻⧻⧻⧻⩥ 光點華山電影館 ⩤⧻⧻⧻⧻⧻⧻

▎女影官網|http://www.wmw.org.tw/

▎追蹤女影IG|@wmwiff


「躲在電影裡的詩人」社群平台:

Instagram(主要):https:///cinemawriter_1/

FB:https://www.facebook.com/cinemawriter1

Letterboxd:https://boxd.it/38NRd

Goodreads:https://www.goodreads.com/user/show/144739427-cw-gray

Spotify:https://open.spotify.com/user/21di5g3i56zuvqqjssnsw55pq?si=32f57f74fbec4514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躲在電影裡的詩人:航電影的海
17.6K會員
497內容數
一篇文章,了解一位創作者的內心世界。
2025/06/29
大人世界的潛規則趁虛而入。在多重內、外在的緊張之中,是否有解答?
Thumbnail
2025/06/29
大人世界的潛規則趁虛而入。在多重內、外在的緊張之中,是否有解答?
Thumbnail
2024/09/20
台灣導演蘇鈺淳的首部劇情長片,由日本編劇操刀,談拍電影,更談電影與人,人如電影。
Thumbnail
2024/09/20
台灣導演蘇鈺淳的首部劇情長片,由日本編劇操刀,談拍電影,更談電影與人,人如電影。
Thumbnail
2024/05/08
第14屆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將於5月10日至5月19日舉行。影展套票與單場票現正在OPENTIX兩廳院文化生活販售中。
Thumbnail
2024/05/08
第14屆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將於5月10日至5月19日舉行。影展套票與單場票現正在OPENTIX兩廳院文化生活販售中。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時隔這麼久,再次和《Cine 21》相遇的金賢珠說自己很幸運。但我們都知道她擁有的幸運絕非偶然,那是她在堅定和恐懼擺盪的日子裡,所攢下來的無數累積。
Thumbnail
時隔這麼久,再次和《Cine 21》相遇的金賢珠說自己很幸運。但我們都知道她擁有的幸運絕非偶然,那是她在堅定和恐懼擺盪的日子裡,所攢下來的無數累積。
Thumbnail
筆者曾受到《狂舞摯愛》這部作品的鼓舞,一齣跨越歷史的女性舞蹈電影,那時的我就已被史黛芬妮迪朱斯托導演折服,直到去年她的第二部長片《時髦女子》再次入選坎城影展「一種注目」單元,無疑證明了我心中的想法,她是應當受到關注的女導演,尤其喜愛導演這次敘事的優雅從容,以及攝影的細膩捕捉,整體相較於前作更趨成熟,
Thumbnail
筆者曾受到《狂舞摯愛》這部作品的鼓舞,一齣跨越歷史的女性舞蹈電影,那時的我就已被史黛芬妮迪朱斯托導演折服,直到去年她的第二部長片《時髦女子》再次入選坎城影展「一種注目」單元,無疑證明了我心中的想法,她是應當受到關注的女導演,尤其喜愛導演這次敘事的優雅從容,以及攝影的細膩捕捉,整體相較於前作更趨成熟,
Thumbnail
這是一場以藝術家江賢二先生的畫作為主軸進行的再創作。
Thumbnail
這是一場以藝術家江賢二先生的畫作為主軸進行的再創作。
Thumbnail
近期上映的香港電影《填詞L》,改編自導演黃綺琳的真人真事,講述主角羅穎詩立志成為填詞人,道出她在追夢路途上的努力拼勁和傷心失意。本文分析主角追夢失敗的過程和原因,並女性視野為切入點,評論電影的性別意識、女性形象、異性戀敘事。
Thumbnail
近期上映的香港電影《填詞L》,改編自導演黃綺琳的真人真事,講述主角羅穎詩立志成為填詞人,道出她在追夢路途上的努力拼勁和傷心失意。本文分析主角追夢失敗的過程和原因,並女性視野為切入點,評論電影的性別意識、女性形象、異性戀敘事。
Thumbnail
《填詞L》(前名:填詞撚)光是可以同時見證兩位近年香港新生代中最具潛力(私心認為)女性電影人的「全面進化」,我便已心滿意足了。
Thumbnail
《填詞L》(前名:填詞撚)光是可以同時見證兩位近年香港新生代中最具潛力(私心認為)女性電影人的「全面進化」,我便已心滿意足了。
Thumbnail
「莎莉」是一部相當接地氣的女性成長喜劇,用不同觀點為女性追愛辯駁,異國元素在片中運用相當巧妙。很喜歡 劉品言、林柏宏、楊麗音、李英宏,作為導演練建宏首部電影,也是相當出色。
Thumbnail
「莎莉」是一部相當接地氣的女性成長喜劇,用不同觀點為女性追愛辯駁,異國元素在片中運用相當巧妙。很喜歡 劉品言、林柏宏、楊麗音、李英宏,作為導演練建宏首部電影,也是相當出色。
Thumbnail
陽靚在影視的表現有目共睹,入圍三次金鐘獎,2021年以電影《愛・殺》獲得台北電影獎最佳女主角,她十年前開始當演員是參與一齣非典型的舞台劇,睽違十年,她要演出故事工廠的「媽,別鬧了」。
Thumbnail
陽靚在影視的表現有目共睹,入圍三次金鐘獎,2021年以電影《愛・殺》獲得台北電影獎最佳女主角,她十年前開始當演員是參與一齣非典型的舞台劇,睽違十年,她要演出故事工廠的「媽,別鬧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