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吧!50後的第三人生》:退休不是結束,是一場重生的練習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這本《享受吧!50後的第三人生》作者是丁菱娟,她曾任世紀奧美公關董事長與共同創辦人。我過去也讀過她幾本關於職場相關的著作。記得她在生小孩前依然承受高壓、全力投入工作;而過了50歲之後,她選擇出售公司、退到第一線之外,轉為作家、到大學授課,開啟第三人生。

我大約在兩年前讀這本書。那段時間我看了許多關於第三人生與退休的書。雖然我還沒退休,但這些閱讀讓我提前思考:退休要怎麼規劃?退休之後要做什麼?更重要的是——若我們一味期盼某個“將來”的日子(例如等著退休),就容易否定正在流逝的這段時光,只想把它「熬過去」。這其實是在浪費生命。因此,應該把握每天:今天是餘生最年輕的一天。

本書提醒我:精彩的第三人生不是天上掉下來的,而是從自己開始規劃。作者將人生分成三幕:

.第一人生是求學,探索世界,建立知識與價值觀,為未來奠基;

.第二人生是職場打拼,追求成就,建立事業與家庭,累積經驗與財富;

第三人生是智慧生活,離開職場後追求「智慧、快樂與自在」,開展全新的生命境界。

五十歲以後,人生不必再是拚搏,而是學會「優雅地生活」。整體心態也要轉變:

1)從追求成就,轉為追求意義——不再只要外在肯定,而是尋找內心真正重視的價值;

2)從依賴收入,轉為願意付出——把焦點從賺錢移到貢獻,透過分享與服務,創造更大的價值;

3)從他人眼中的成功,轉為自己定義的幸福——擺脫社會期待,按照自己的節奏生活。

作者也指出,退休不是「完全不工作」。人若什麼都不做,容易失去活力、安全感與生活重心,社交也會流失。因此可以「以不同方式繼續工作」:不為錢,而為學習、興趣與貢獻;讓工作成為自我實現的途徑,而非生存壓力;並維持「一半工作、一半生活」的節奏,享受更豐富的人生體驗。工作同時帶來社會連結、自信與健康。作者本人就是例子:從公關公司董事長,轉為大學教授、作家、新創導師與 Podcaster,展現多元的職涯可能性。

學習方面,作者的動力來自「學習與成長」,希望「一路玩到掛」。她有兩個習慣:

.年度三件事:每年年底列出隔年要完成的三件事,十多年來把人生變成一場自我實驗;

.每年一項新才藝:鋼琴、油畫、易經、書法、哲學……讓生活充滿驚喜,也更有節奏。

她也熱愛 Long Stay 的遊學:在加拿大、倫敦等地長住,學繪畫與料理,重新感受世界之美。她說,遊學不是為了學分,而是為了生活。

在理財與生活方式上,她主張「減法人生」,讓人生更輕盈。東西越多,心靈越擁擠;因此練習「買一丟一」,購物前先問自己:「這真是需要,還是只是想要?」理財上,她建議把資產分成三個帳戶:

.生活費帳戶:基本支出,維持日常生活品質;

.救命錢帳戶:醫療與意外準備,面對突發狀況的安全網;

.享樂帳戶:旅行與體驗的預算,讓生活更豐富精彩。

她提醒要為自己存到95歲的生活與醫療費,提早規劃,就能減少後顧之憂。另也主張趁健康時立下遺囑,並每年更新;用不完的錢可回饋社會,讓愛延續。

健康與優雅是一種由內而外的修煉。飲食原則是「早好、午飽、晚少」;餐餐七分飽,九點後不進食;多菜少肉、少吃加工,盡量用蒸煮取代炸烤。她也愛上走路與散步,因為那是與自己對話的時刻,能在步行中找到平靜與力量。穿搭上,建議選擇有質感的衣物、妝容明亮、保持微笑;避免過度裝飾與過緊過短的衣服。打理外表,是對生活的尊重。

在人際與婚姻上,她把婚姻比喻為花園,需要定期清理;若努力無效,可考慮「卒婚」或分居,給彼此空間,找回平衡。與父母相處時,要理解「老人不是變了,而是病了」,用陪伴與接納代替責備;面對子女,則「把別人當別人」,尊重他們的選擇與節奏,不越界、不干涉,給予支持但不施壓。

最後,關於內在修煉,她提到:煩惱多半來自分不清「自己的事、別人的事、老天的事」。要學會只管自己的事,不干擾別人的事,不操心老天的事。也建議定期留白一天,不安排行程;在獨處中,聽見內在的聲音,遇見更真實的自己。

總結來說,第三人生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最好的抗老祕方是保持熱情。人生下半場,我們不必再急著證明什麼,而是學會享受當下、珍惜每個平凡而美好的時刻。此時此刻,我們擁有更多智慧與經驗,也有更多時間與自由;可以選擇真正讓自己快樂的事:學新技能、培養興趣、旅行探索,或與家人朋友共度時光,這些都是第三人生的精彩篇章。

幾句我特別記下的金句:

.「當你不再急著證明自己,才能真正活出自己。」

.「別讓退休成為結束,而是新的起點。」

.「優雅,是對自己與他人最好的禮貌。」

.「讓金錢成為支撐夢想的基石,而不是枷鎖。」

.「當你能享受孤獨,世界才會變得寬廣。」

如果你準備展開第三人生,請記得:五十歲以後不是結束,而是開始。每個人的第三人生都像指紋般獨特——重要的不是照著別人的模式,而是找到屬於自己的節奏與方法。讓我們擁抱這個充滿可能性的階段,讓每一天都成為值得慶祝的新開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讀跑自由 Run to Freedom
1會員
27內容數
一邊閱讀,一邊奔跑。 把知識變成行動,把行動變成自由。
2025/10/06
《陪你走中國》是吳祥輝送給兒子的畢業禮物,一趟從黑河到香港的父子之旅。書中以文明進化與人類視角,帶領讀者重新理解中國的歷史、思想與現實。作者主張「中國需要祝福與提點,而非詛咒」,這趟旅程不僅是地理上的行走,更是一場關於認識、理解與思辨的心靈對話。
Thumbnail
2025/10/06
《陪你走中國》是吳祥輝送給兒子的畢業禮物,一趟從黑河到香港的父子之旅。書中以文明進化與人類視角,帶領讀者重新理解中國的歷史、思想與現實。作者主張「中國需要祝福與提點,而非詛咒」,這趟旅程不僅是地理上的行走,更是一場關於認識、理解與思辨的心靈對話。
Thumbnail
2025/10/05
這本書記錄了台灣馬拉松代表選手張嘉哲的生命歷程——從補習班逃出的少年,到在國際賽場上奔跑的「真男人」。他歷經傷痛與低潮,卻從未放棄,用雙腳證明跑步不只是比賽,而是一種活著的方式。他相信:「重點不是跑完,而是跑在路上。」也提醒我們,每一步,都是人生最真實的答案。
Thumbnail
2025/10/05
這本書記錄了台灣馬拉松代表選手張嘉哲的生命歷程——從補習班逃出的少年,到在國際賽場上奔跑的「真男人」。他歷經傷痛與低潮,卻從未放棄,用雙腳證明跑步不只是比賽,而是一種活著的方式。他相信:「重點不是跑完,而是跑在路上。」也提醒我們,每一步,都是人生最真實的答案。
Thumbnail
2025/10/05
《窮查理的普通常識》集結查理・蒙格十一場演講精華,展現他融合跨學科思維與逆向思考的人生與投資哲學。他主張以「紀律、耐心、聚焦」為核心原則,專注在能力圈內行動,強調避免愚蠢比尋找天才更重要。書中闡述與巴菲特的黃金夥伴關係、終身學習的重要性,以及「讓自己配得上想要的東西」的人生態度。
Thumbnail
2025/10/05
《窮查理的普通常識》集結查理・蒙格十一場演講精華,展現他融合跨學科思維與逆向思考的人生與投資哲學。他主張以「紀律、耐心、聚焦」為核心原則,專注在能力圈內行動,強調避免愚蠢比尋找天才更重要。書中闡述與巴菲特的黃金夥伴關係、終身學習的重要性,以及「讓自己配得上想要的東西」的人生態度。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雖然從很久以前,晚美小姐就不斷在思考,退休後自己想過怎麼樣的生活,但直到40好幾之後,因為心境上的轉換,才開始著手對未來退休生活進行相關準備。 #斜槓的想法 因為家人因素及工作轉換的關係,從步調快速,常常腎上腺素飆升的高壓工作環境,轉換到能好好把一件事情研究清楚並規劃工作節奏的新環境,就好像是一
Thumbnail
雖然從很久以前,晚美小姐就不斷在思考,退休後自己想過怎麼樣的生活,但直到40好幾之後,因為心境上的轉換,才開始著手對未來退休生活進行相關準備。 #斜槓的想法 因為家人因素及工作轉換的關係,從步調快速,常常腎上腺素飆升的高壓工作環境,轉換到能好好把一件事情研究清楚並規劃工作節奏的新環境,就好像是一
Thumbnail
本篇文章描述了職業婦女麗芬姐在面對退休時的迷惘與困境,以及如何選擇迎接不同生活的選擇。她以自己的故事鼓勵讀者培養喜歡的事情或技能,慢慢建立社交圈,並找到新生活的重心。文章以個人真實故事為主,鼓勵、啟發讀者。關鍵字包括:職業婦女、退休、生命意義。
Thumbnail
本篇文章描述了職業婦女麗芬姐在面對退休時的迷惘與困境,以及如何選擇迎接不同生活的選擇。她以自己的故事鼓勵讀者培養喜歡的事情或技能,慢慢建立社交圈,並找到新生活的重心。文章以個人真實故事為主,鼓勵、啟發讀者。關鍵字包括:職業婦女、退休、生命意義。
Thumbnail
退休本是人生的一件大事,但有些人退休後過不慣清閒的日子,但也不知道要做什麼,只好整天在家飽食終日、無所事事,生活十分無聊,因而心情常不愉快。然而也有些人雖然退休了,卻不在家怨天怨地,反而努力學習新的事務、新的技術,甚至到國內外旅遊,交些各地的新朋友,生活多彩多姿,身心自然健康與快樂。  
Thumbnail
退休本是人生的一件大事,但有些人退休後過不慣清閒的日子,但也不知道要做什麼,只好整天在家飽食終日、無所事事,生活十分無聊,因而心情常不愉快。然而也有些人雖然退休了,卻不在家怨天怨地,反而努力學習新的事務、新的技術,甚至到國內外旅遊,交些各地的新朋友,生活多彩多姿,身心自然健康與快樂。  
Thumbnail
《希望老後的我,看起來還不錯》這本書就像老後生活指南,分為30個主題,雖然大部分的篇幅很短,不過倒是有很多值得細細品味的內容。 今天想來分享書中的其中一個篇章,邀請大家檢視一下自己嚮往的退休人生狀態。請根據以下的敘述,從1排到5(最嚮往到最不嚮往) A. 實現未完成夢想的絕佳機會。搬離原
Thumbnail
《希望老後的我,看起來還不錯》這本書就像老後生活指南,分為30個主題,雖然大部分的篇幅很短,不過倒是有很多值得細細品味的內容。 今天想來分享書中的其中一個篇章,邀請大家檢視一下自己嚮往的退休人生狀態。請根據以下的敘述,從1排到5(最嚮往到最不嚮往) A. 實現未完成夢想的絕佳機會。搬離原
Thumbnail
幾年前曾偶然在書店中閱讀到本書作者田臨斌的其他書籍,當時覺得他的書籍讀來很輕鬆寫意,雖然主要是分享給退休人士的書籍,但其實對年輕一代來說,也有不少值得學習之處! 《今年開始人生都是自己的》一書中,作者分享了自己退休後的生活遊歷與人生體悟,其中有許多經驗對我來說都非常驚豔,例如:重拾以前的興趣,
Thumbnail
幾年前曾偶然在書店中閱讀到本書作者田臨斌的其他書籍,當時覺得他的書籍讀來很輕鬆寫意,雖然主要是分享給退休人士的書籍,但其實對年輕一代來說,也有不少值得學習之處! 《今年開始人生都是自己的》一書中,作者分享了自己退休後的生活遊歷與人生體悟,其中有許多經驗對我來說都非常驚豔,例如:重拾以前的興趣,
Thumbnail
迎接第二次黃金青春的人生提案~江育誠 作者調查五十歲以上的台灣民眾,有近四成尚未開始規劃退休生活,驟然脫離職場,生活失去重心,生命也會漸漸失去活力,自然容易出現所謂退休症候群,甚至憂鬱症上身。 退休之前,我們靠職業維生,退休之後,必須靠興趣維生,就是作者的體悟。 退休是人生下半場
Thumbnail
迎接第二次黃金青春的人生提案~江育誠 作者調查五十歲以上的台灣民眾,有近四成尚未開始規劃退休生活,驟然脫離職場,生活失去重心,生命也會漸漸失去活力,自然容易出現所謂退休症候群,甚至憂鬱症上身。 退休之前,我們靠職業維生,退休之後,必須靠興趣維生,就是作者的體悟。 退休是人生下半場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