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佳節的清晨,是被絡繹不絕的祝福訊息喚醒的。
為自己沏上一杯溫潤的普洱,讓茶香喚醒心神。我向來不空腹喝濃茶,怕傷了胃氣,於是總會像這樣,先讓茶香氤氳滿室,待備好簡單的茶點,才坐下來正式品飲——這份不疾不徐,便是生活該有的節奏。開始張羅一家人的早點。
孩子們很乖,一聲輕喚,便開心地起床梳洗,圍坐一起吃早餐。看著她們,心裡驀然一軟——她們真的長大了,早已不見小時候那種賴床的哭鬧。
還記得小女兒上幼稚園時,每天早起必有一場哭戲。我曾忍不住問她:「你什麼時候才不會一起床就哭呢?」她當時仰起小臉,一臉天真卻再認真不過地回答:「我長大以後就不會哭了啊!」
我不禁莞爾。確實如此。沒有記錯的話應該從國小三年級到現在上了國中,她學會了用清晰的表達來代替淚水,告訴我她的煩惱與需要。
這個假期,孩子們自覺地寫完功課,自己設定好手遊時間,時間一到便放下手機,轉而陪我一起看影片。
曾有朋友好奇地問我:「妳家孩子怎麼能這麼守規矩,說放下手機就放下呢?」
我說:「這不是命令,是我們『事先約定』好的。可以玩,但不能沉迷。」當然,這並非一蹴可幾。剛開始,她們也會拖延,是在一次次溫和的提醒與調整中,才慢慢養成了習慣。
我深感欣慰的是,家裡的孩子從不需要三催四請才動一下,也不會因為幫了家裡忙就伸手要零用錢。(因為在她們很小的时候,我就告訴她們:「我們是家裡的一份子,互相幫忙是責任,不是交易。」)她們也從不因為飯菜不合口味就任性倒掉。(我曾找來許多貧困地區孩子沒有食物吃的紀錄片和她們一起看。)她們會默默吃完,然後誠實地告訴我:「媽媽,這個不好吃,下次請不要再買了。」
回首這十幾年,若問我最大的成就是什么?我想,並非她們的成績單,而是她們骨子裡那份為人著想的善良,與那份懂得珍惜與負責的品性。
時值中秋,願這份人間煙火裡的圓滿,能常駐每個家庭。祝大家佳節愉快,闔家安康,萬事皆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