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捌、說書人曰 73】
【說書人曰:談笑論古,蹉跎忘今。】
2015 年八月,寫完第伍章時,心裡只有一個想法:「寫小說真是累!」
從最初開始動筆寫「奇情記」時,我心裡就想著:「程文秀在朱仙鎮遇上牢獄之災,這一章恐怕很難寫!」
如今看來,我錯了,不是很難寫,而是十分難寫!
首先是關於張人傑,到底是安排成林沖的八十萬禁軍教頭好呢?還是要選擇武松的都頭大人?為了張人傑的職涯規劃,我費神思考了好一陣子!
為了替百草堂找個安身所在,我查了許久,宋初時期的開封府、轄下的祥符縣、戰國時代建立的古城朱仙鎮。
為了了解宋代的社會經濟,我查出了宋代流通的是銅錢,以前看過的「七俠五義」裡所寫的銀兩,其實是明清時代的貨幣。
寫一個中毒身亡的情節,可真是自找麻煩!要選哪一種毒藥?徐氏叔嫂不是江湖中人,所以不必效法金庸筆下的程靈素、不用端出七心海棠那麼高檔的毒物;但總還是得要選一個「赫赫有名」、「震古鑠今」的毒藥,砒霜,正合適!為了寫毒藥,我查到了宋代宋慈所寫的「洗冤錄」,才知道宋慈可說是今天CSI的開山祖師爺!
原來,寫小說就是這樣:要考據很多細節、要編排出前言後語、要串聯起每一個橋段!最重要的是:要下定決心寫完它!那怕是手再酸、心再累、腦袋再空,若是不意志堅定地寫下去,男女主角就永遠沒有「終成眷屬」的那一天!
「奇情記」發想於「七俠五義」,八零後的世代恐怕只有從電視劇裡去認識「七俠五義」、「包公案」這一類的故事!也許覺得它落伍,也許覺得它低俗,但撰寫這些故事的文體:「章回小說」,在中國文學中可也曾經發光發熱過;楚辭、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這些文體在當時都是獨領風騷。當文學走到了明清兩代,文人學子的天份被科舉制度給消磨殆盡了,他們的筆再也寫不出如同前朝那樣瑰麗雋永、波瀾壯闊的詩與詞!落第的秀才們只能將自己經世濟民的胸懷、剷奸鋤惡的豪氣,寄情於茶樓說書的故事裡,於是便有了章回小說!明清兩代開創了一個平民、醒世的文學,比起意境深遠、高不可攀的唐詩、宋詞,章回小說更能在市井小民間引起共鳴、讓人看得廢寢忘食!
「七俠五義」是我從小到大所擁有的第一本書!我還記得那是父親帶回來的,書是二手的、書皮已被撕去,也不知是別人送給爸爸的,還是爸爸撿回來的;在那個物質缺乏的年代裡,能有一本書,哪怕是本舊書,也是很了不得的禮物。那時候的我,剛開始學注音,而這本二手書裡正巧標有注音,我就成天抱著「七俠五義」、抱著老爸書桌上的辭海,硬是「生吞活剝」地啃著這本白話、重編後的章回小說!
想像著自己就是個清朝落第、不得志的窮書生、想像著自己就站在天橋底下說書表演,說一段仗劍天涯、說一段情繫紅顏。而我更是大膽幻想著屬於我的劇本:寫一個天馬行空、寫一個天花亂墜!於是我從「七俠五義」中抽出白玉堂,同時並為他勾勒出一位令他一生傾心、至死不渝的女子:程文秀!錦毛鼠白玉堂原就是章回小說中虛構的角色,而我在這虛構的故事之中,又添了一個虛構人物。我的「奇情記」之於「七俠五義」,有些神似、又有些不同!
寫小說真是一件苦差事,吃力,不討好!從去年的三月起開始動筆,起初寫起來總是放不開:擔心主角這一句台詞寫得不好、擔心內心情緒描寫得不夠到位、擔心自己的文采不夠絕美、擔心自己會用的詞語有限;現在回頭看著自己最初所寫的內容:生澀而呆板!想想自己真是夠大膽,只憑著三兩下、半吊子的寫作功力,像是野人獻曝般,就這麼自不量力地,靠著一股傻勁寫到第伍章的十五萬字!寫文章會讓人歡喜讓人憂:有時靈感來了,一晚上運筆有如神助,看著自己寫的內容會頻頻傻笑著;有時腦袋裡一片空白,連著好幾天都生不出一個字來,心裡的緊張壓力似乎也不亞於當年的大學聯考!我只是憑著一份執著在努力著:也許是來自母親對自己國語成績的信賴,也許是因為父親對自己作文佳作的讚許;也許是想一圓兒時的夢想,也許,單純只是一個「唐吉訶德」式的愚者所做的蠢事罷啦!
拜網路之賜,你可以寫小說,生澀不要緊、呆板沒關係,只要有膽,就刊登到網頁上吧!喜歡的就看,不愛的就不看,不強求、不奢望,隨緣吧!既然是因為愛寫而寫,那就讓自己率性而為,胡寫一次吧!
去年八月寫完「奇情記」的第伍章之後,我心裡浮現了兩句話:
「談笑論古,蹉跎忘今。」
有些思古之憂、有些憤世嫉俗、有些隱世落寞、有些順天應命。瞧,文人就是這樣,一身的酸腐!這像不像一個落第不仕的說書人呢?
※原文刊於 2016.08.04 隨意窩※
【附註 74】
「乾卦」:乾為天,此為六十四卦之首,旨為天地定位、萬物生焉。
「蹇卦」:水山蹇,蹇者,難也,為艱難之意。
「夬卦」:澤天夬,夬者,決也,為決裂之意。
「隨卦」:澤雷隨,為跟隨之意。
「坤卦」:坤為地,與天共同孕育萬物之生成。
「履卦」:天澤履,踩踏之意。
「師卦」:地水師,師為軍隊之意,意指興兵為師。
「困卦」:澤水困,受圍困之象。
「坎卦」:坎為水,坎者陷也,意為水窪。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