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聖經舊約的文本:雅歌書5章10節至6章3節
中文和合本翻譯:
我的良人白而且紅,超乎萬人之上。他的頭像至精的金子;他的頭髮厚密纍垂,黑如烏鴉。
他的眼如溪水旁的鴿子眼,用奶洗淨,安得合式。
他的兩腮如香花畦,如香草臺;他的嘴唇像百合花,且滴下沒藥汁。
他的兩手好像金管,鑲嵌水蒼玉;他的身體如同雕刻的象牙,周圍鑲嵌藍寶石。
他的腿好像白玉石柱,安在精金座上;他的形狀如黎巴嫩,且佳美如香柏樹。
他的口極其甘甜;他全然可愛。耶路撒冷的眾女子啊,這是我的良人;這是我的朋友。
你這女子中極美麗的,你的良人往何處去了?你的良人轉向何處去了,我們好與你同去尋找他。
我的良人下入自己園中,到香花畦,在園內牧放群羊,採百合花。
我屬我的良人,我的良人也屬我;他在百合花中牧放群羊。
英文畢德生信息版翻譯:
※女子
我親愛的情人因體健而有熱力,
紅光滿面,容光煥發!
他是百萬人中唯一的一位,
沒有一人能夠像他。
我至寶的一位,純潔又光明,
烏溜溜的捲髮由肩膀落下。
他的雙眼如鴿子,柔和而明亮,
但深邃的眼神充滿了情意,像井裡的清水般。
他的面龐強健,他的鬍子發出聖人的氣息,
他的聲音,他的話語,溫暖而堅定。
堅實的肌肉在皮膚下緩緩起伏,
安靜而美麗。
他的身軀是雕刻家的作品,
如象牙般的堅硬光滑。
他站立高大,如一棵香柏樹,
強壯且根深蒂固。
這人如崇山峻嶺,
樹木岩石都充滿香氣。
他說話就如接吻,他親吻的話語。
每件有關他的事情都讓我高興,使我激動
徹頭徹尾地。
那就是我的愛人,那就是我的男人,
親愛的耶路撒冷姊妹們。
※合唱
所以,親愛的,妳的愛人去哪裡了?
會在世界上的哪一個地方?
我們可以幫你去找他嗎?
※女子
別管了,我的愛人已經在去他花園的路上,
他要去看百花,觸摸它們的顏色及形狀。
我是屬於我愛人的,而我的愛人也是屬於我的,
他愛撫著這甜美芬芳的花朵。
壹、
前段末尾,新娘求助的群體問她,新郎有什麼值得她犧牲自己,新娘在此回答。新娘這一段對新郎的形容,集中在新郎的外貌。從他的身材講起,到他的頭髮,雙眼,鬍鬚,到發達的肌肉,眼睛所見的,就足夠迷著她。難道是「外貌協會」?還是「眼目情欲」?在未「認識」(婚姻中的性行為)前,總是以外貌先來判斷,這也不為過。想雅歌書的寫作時空背景,應該沒自由戀愛的空間。新娘在結婚時才見到新郎,是絕對可能的事。新娘一一數說新郎外貌的健美,是直接對新郎的頌讚。因著這樣對新郎的愛慕,她可以犧牲自己。
哥林多後輸5章16節:「所以,我們從今以後,不憑著外貌(原文是肉體 )認人了。雖然憑著外貌認過基督,如今卻不再這樣認他了。」開始接觸信仰,認識上帝、基督和聖靈,也都是從看得見聽得到的表面開始。某個人說話溫柔,個性很好,而他是基督徒,這就是從表面認識基督。教堂莊嚴,儀式神聖,這也是表面認識上帝。見證感人,詩歌動聽,這是表面的信仰。然而,這些都是我們認識耶穌的開始。就是因為如此,神才鼓勵我們「應當離開基督道理的開端,竭力進到完全的地步」(希伯來書6章1節)然而,信仰是一種冒險,當我們深入信仰表層之下,是否仍願意信心持續走下去呢?那要看我們了解什麼,經歷什麼。甚或,當一切不和我的喜好,仍願意捨己就神。
貳、
這一段表面的描述,讓我們認識新郎的外觀,也可藉著比興,向下層挖探。新郎全身是發光發熱,有無比的吸引力。光與熱,是心眼而非肉眼看到的。既然肉身不會自己發光發熱,這光與熱就是從「心靈」而來。在信仰中,所信所愛慕的,都不是表面上所呈現的,而是具體現象所隱含的意義。聖經,儀式(神蹟奇事靈歌方言也是儀式),生活都是表象,只有心中看到策動、引發、形成他們的神,才是真的信仰。那唯一的一位神,就是幻影新郎的實際。
於是,每一句的形容詞,如「純潔又光明」、「柔和而明亮」、「聖人的氣息」等等,都是神的「屬性」。「他說話就如接吻,他親吻的話語。」這就是神的氣、神的話要吹入我們的靈裡,讓我們成為有靈的活人。因此,真正的生命需要內在的道。
隱修者操練與神同在,會有極大的喜悅,因為他們關注神,這正是此處所言「每件有關他的事情都讓我高興,使我激動,徹頭徹尾地。」屬靈的操練,要在市井,要在內室,不論何處,要看到神與一切的事「有關」。如此我們就能經歷神。
叁、
眾朋友聽到新娘形容自己的愛人是如何如何的美好,似乎回答之前的問題「有什麼值得犧牲自己」。於是,再繼續問她,新郎究竟在哪裡。眾朋友這樣子問,簡直是多餘,新娘要知道,還求他們協助做什麼?但是,眾朋友的問題,其實是在告訴新娘,「妳心裡應該有數。」去哪裡找新郎呢?當新娘屬算新郎的美善後,答案就出來了——在心裡面,而非世界上去尋找。所以聖奧古斯丁有言:「 當我尋找神時,我發現神在我裡面;當我往我裡面去尋找神時,我發現神在我裡面的更裡面。」當新娘這麼做時,她就找到新郎了。她「(用心靈之眼,思想之眼)看到」了新郎,正往自己的園子去,要在那裏享受美好的花海之浴。而這個花園,以及百花,就是新娘自己以及新娘一切的美好。於是新娘就宣告:她的一切是歸屬給她的愛人,而她的愛人也是屬她的。這種「擁有」與「占有」是有區別的。「擁有」是基於愛與分享;「占有」是基於自私和慾望的滿足。「他愛撫著這甜美芬芳的花朵。」說明新郎對新娘「實際」的擁有,新郎愛撫新娘,有真正婚姻性關係是理所當然的。這是至極之愛,用以隱喻上帝對人之愛。
肆、
最後一段新娘的話,是說到新郎已回到她身邊,因著新娘的渴慕,新郎讓她尋著。馬太福音7章7至8節「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因為凡祈求的,就得著;尋找的,就尋見;叩門的,就給他開門。」這不是我們基督徒新娘該做的事嗎?新郎此時與新娘的肉體合一,正是隱喻著基督與我們靈裡的合一。祂在那兒等我們叩門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