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一場會議上聊到「初衷」,雖然已經忘了當時的脈絡,但那一刻讓我不禁回想,自己入行出版的起點是什麼?
剛好昨天在 Threads 上看到一位攝影師貼出幾張採訪唐山書店時的照片,看到那條地下道,哇,整個回憶都湧上來了。
那年與唐山書店陳隆昊老闆約在公館面試,他說在「書店門口」等我。可我那時根本認不得門口在哪。直到接到老闆電話,看見他在對面朝我揮手,才跟著他走下B1,穿越貼滿海報的夢幻隧道,從此開啟了我的出版人生。
陳老闆笑著說,他開這家書店也沒幾年,希望有年輕人能接棒撐下去。當時那一批店員裡,我現在還保持聯繫的也只剩幾位。其中有人離開了出版業,又回來,後來又再度離開。
而陳老闆,仍舊守在那條B1夢幻隧道的盡頭。
還記得那時每天最難熬的,就是下午。可也正因為那時人少,時間流得特別慢,連書的香氣都變得真實又濃厚。
始終記得陳老闆無奈地跟我說,他自己的小孩買書都上網買,他開口跟小孩說可以拿比較低價的,小孩說上網買比較方便啦,陳老闆微笑,很惆悵的感覺。
五年前,一位曾與我在三家出版相關公司共事的朋友結婚。第一家,就是唐山書店。新郎說,陳老闆對他的人生意義重大,特地邀請老闆上台致詞。老闆一口答應,說能見證兩位因出版而相識、相知的人步入婚姻,真的很開心。
婚宴那天,我和太太最早到,接著到的竟然是陳老闆。我驚訝地問:「老闆,你也太早了吧?」
他靦腆一笑:「昨晚還在跟新郎對內容,好緊張啊!」
說完便低頭修潤講稿,那份專注與認真,讓我感覺特別熟悉。
致詞時,陳老闆不斷誇著兩位新人,也感性地談起他對出版的願景與現實的落差。他感謝兩位新人仍在出版業堅持著。新郎新娘聽得紅了眼眶,我在台下,也感動了好久。
致詞結束後,我向老闆介紹太太也曾在出版業待過。同桌的,還有我與新郎、新娘(對,新娘也是前同事)當年在網書的主管。大家像老同學一樣,提到「出版」兩個字,隔閡立刻消失,聊著共同認識的人,也聊著產業的未來。
出版牽起我們所有人的緣分,延續至今。那種感覺,真的很美好。

對我而言,這張照片記錄的不只是片刻,也是一種姿態,陳隆昊老闆低頭修潤講稿的身影,正如他多年來守護出版的執著與溫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