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日本股市大漲的背後,藏著你必須知道的秘密?
近期,日本股市的強勁表現吸引了全球目光,由政策預期點燃的「高市交易」(Takaichi Trade)成為市場熱議的焦點。這個交易的核心特徵十分鮮明:對日本股市的強烈看漲、日圓匯率結構性的持續走弱,以及日本公債市場的顯著波動。然而,在這場由國家強力主導的經濟盛宴之下,是否隱藏著一般投資人未能察覺的巨大風險與反直覺的真相?當政策的油門踩到底,我們看見的是通往復甦的康莊大道,還是懸崖邊緣的瘋狂加速?
本文將為您揭示「高市經濟學」中最令人驚訝的五個核心觀點。這不僅僅是對政策的解讀,更是幫助你在這盤複雜的棋局中,看懂日本的下一步險棋,從而在機遇與風險的鋼索上穩步前行。
一、矛盾的政策?不,這是一場刻意追求通膨的「高壓經濟」豪賭
許多人對「高市經濟學」感到困惑:為何政策一方面計畫廢除臨時汽油稅或將食物消費稅降至零來緩解物價上漲的痛苦,另一方面又透過大規模的財政刺激和追求弱勢日圓來推升通膨?這看似矛盾的組合,背後其實隱藏著一個極其大膽的思想—創建一個「高壓經濟」(High-Pressure Economy)。
這個概念由前美國聯準會主席葉倫(Janet Yellen)提出,其核心目標是刻意允許總需求在一段時間內持續超越經濟的潛在供給能力。其目的只有一個:用強大的需求壓力,徹底衝擊並扭轉日本社會根深蒂固的通縮心態。
從這個視角來看,一切都變得清晰。更高的通膨率和更弱的日圓匯率,並非不幸的副作用,而是為了永久性地根除通縮思維所必須接受的成本,甚至是刻意追求的政策工具。這也解釋了高市早苗對於升息的強硬表態:
在當前經濟環境下,日本銀行(BOJ,央行)升息是「愚蠢的行為」。
二、股市狂歡的B面:日本國債是懸在所有人頭上的「懸頂之劍」
如果說「高市經濟學」是一場盛大的派對,那麼日本公債市場就是那個搖搖欲墜的派對場地。這是整個計畫中最致命的弱點。目前,日本政府的債務總額已超過其國內生產毛額(GDP)的260%,位居全球已開發國家之首。
高市的擴張性政策無可避免地需要發行更多國債來融通,而市場已經開始要求更高的風險溢價。連高盛(Goldman Sachs)等國際頂級投行都已發出警告,稱日本公債市場的波動性正在加劇。這將日本央行推入了一個無法解決的「政策三難困境」:當政府需要發行更多國債,而通膨預期又在升溫時,市場力量會自然推高債券殖利率。此時,央行若要強行壓低殖利率以維持低利率政策,就必須在市場上無限量購債,這等同於大規模印鈔,將直接加劇日圓的貶值壓力。反之,若為了穩定匯率而升息,則會直接引爆債市危機。
這三者之間存在著根本性的矛盾。因此,長天期公債殖利率的走勢,將成為衡量此政策成敗的終極指標。
三、全面牛市的假象:這是一場由政府精心策劃的「贏家通吃」牌局
許多投資者容易陷入「股市上漲代表所有股票都好」的迷思,但在「高市經濟學」的劇本中,這是一個危險的誤區。這輪牛市並非齊漲共跌的全面行情,而將呈現出極為顯著的板塊分化,贏家與輸家的命運早已被政策的走向所決定。
三大「贏家」群體:
- 政府訂單的直接受益者: 國防、半導體、量子科技、AI、能源及糧食安全等被定義為攸關「經濟安全保障」的戰略產業,將獲得直接的政府預算與採購保證,盈利增長確定性最高。
- 弱勢日圓的紅利享受者: 大型出口導向型企業(如汽車、電子)是日圓貶值的最大贏家,其海外獲利在換算回日圓時會大幅增值。然而,必須警惕這類增長主要來自「匯率換算效應」,一旦日圓走勢逆轉,其盈利將面臨壓力。
- 國內消費刺激的受惠者: 零售、旅遊、物流等內需產業,將直接受益於政府發放的現金補貼和減稅措施所帶來的消費提振。
政策下的「輸家」板塊:
- 金融與銀行業: 在央行被迫維持超低利率的環境下,銀行的淨利差將持續受到壓縮,從而抑制其盈利能力。
- 進口導向型產業: 對於高度依賴進口能源、原物料的行業,弱勢日圓將直接導致其生產成本飆升,利潤空間受到嚴重擠壓。

四、弱勢日圓不只是結果,更是地緣政治的「武器」
日圓持續走弱,最直接的原因是日本與美國等主要經濟體之間日益擴大的利率差距。這使得日圓成為全球「利差交易」(Carry Trade)中完美的融資貨幣——即借入低利率的日圓,投資於高利率的美元等資產,從而對日圓匯率構成持續的下行壓力。
但在基本面之外,我們必須看到一個更深層次的真相:弱勢日圓在某種程度上也是政策制定者樂見的「政策工具」。它能顯著提升日本出口產品的國際競爭力,這是一場以鄰為壑的「競爭性貶值」。這種策略將對周邊以出口為導向的經濟體造成直接衝擊,台灣的機械業與傳統製造業等,將因日本產品競爭力的提升而面臨加劇的競爭壓力。
五、「安倍經濟學2.0」?更像是只踩油門、忘了煞車的升級版
市場普遍將「高市經濟學」視為「安倍經濟學」的激進演化版,但其核心差異揭示了更深層的政策轉向。簡單來說,它在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這「兩支箭」上進行了顯著加碼,卻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結構性改革這「第三支箭」。
這意味著政策焦點發生了重大轉移:從過去致力於勞動力市場與公司治理等廣泛改革,急遽轉向聚焦於由國家主導、針對半導體與國防等特定戰略產業的扶植。這種選擇雖然能在短期內為特定領域注入強大動力,但也揭示了其長期發展的內在局限性——放棄了對經濟體質進行全面性、根本性的改善。

結語:乘浪而行,但永遠要盯緊海嘯的警報
總結而言,「高市經濟學」為日本市場創造了一個短期機遇與長期風險並存的複雜環境。投資者應當抓住由政策驅動的股市上漲浪潮,但必須清醒地認識到,這場盛宴的基石——日本公債市場——正承受著極限壓力。
成功的策略是在積極參與和審慎風險管理之間取得平衡。你必須對作為風險風向標的日本長天期公債殖利率保持高度警惕,任何異常飆升都可能是派對結束的信號。因此,最終的策略不言而喻:乘浪而行,但務必為在第一波海嘯來臨前安全上岸做好萬全準備。

根據「高市經濟學」強調的產業方向和「高市交易」的核心精神,我來推薦三檔最符合「看漲日股」精神的ETF
在「高市經濟學」政策下,特別受益的產業趨勢包括:國家戰略投資 (半導體、高科技、國防)、大型出口企業 (受益於弱日圓)、以及內需刺激。
台新日本半導體ETF (00951)
符合原因: 「高市經濟學」明確指出要將資金投入半導體等攸關「經濟安全保障」的關鍵領域。這檔ETF直接鎖定日本半導體產業,若政策確實落實,這些公司將是直接且明確的受益者。從數據看,其年初至今及1年表現也印證了此產業的強勁。

圖表日期2025/10/08
富邦日本ETF (00645)
符合原因: 追蹤東證一部指數 (TOPIX),這是日本股市最廣泛、最具代表性的指數,涵蓋各行各業的龍頭與大型企業。高市經濟學的三大支柱(戰略投資、擴張財政、寬鬆貨幣)旨在刺激整體日本經濟成長。TOPIX作為大盤指數,最能反映整體經濟的動能,其中也包含許多大型出口導向企業。它的長期表現亦非常優異。

圖表日期2025/10/08
中信日本商社ETF (00955)
符合原因: 日本的「商社」在日本經濟中扮演獨特的角色,它們不僅是貿易公司,更是涵蓋能源、金屬、化工、食品、生活產業等多元領域的綜合性集團。在全球供應鏈重組、資源戰略、以及國家級戰略投資中,商社往往能扮演關鍵角色,並從中受益。例如,在能源與糧食安全(高市經濟學強調的經濟安保領域)方面,大型商社具有強大佈局。此外,許多商社也具有龐大的海外業務,能間接受益於弱勢日圓。

圖表日期2025/10/08
但這三檔ETF都屬於在台灣掛牌的原型ETF,它們皆「不具備」匯率避險功能。 這意味著,如果希望完全執行「高市交易」中「看漲日股,同時看空日圓」的策略,仍需要自行考量其他方法來進行日圓的匯率避險,例如透過期貨或其他外匯工具,或者接受日圓貶值可能造成的匯差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