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給小姐曾經在景觀材料公司工作過,那時候感覺非常新鮮有趣,因為難得能脫離設計,去嘗試做設計以外的工作,也因此遇到很多可愛的同事們~和他們聊天時,我才發現,他們以為設計師只有一種:會畫圖的都算是,而且以為設計師=美編,我真的很驚嚇(笑
對設計師的誤解
設計師基本上都要會畫圖沒錯,但其實不是只要會畫圖都是設計師,之前寫的這篇文章有提過會畫畫不一定會設計? ,其實設計師分很多種,每個領域的思考方式和專業都不同,大家最常聽到的應該是室內設計師、服裝設計師、髮型設計師等等,生活中充滿了各種設計師。
其中,平面設計師應該是最常被誤會的,幾乎只要會畫海報、DM的都叫美編,但工作本質上其實差很多。如果你去巨X電腦學會用繪圖、排版軟體,那你可以當美編,但如果你想要當平面設計師,還需要美感創意,學習色彩學、字體設計,工作內容也包含:企業識別系統(CIS)、Logo設計、廣告設計、產品包裝設計等等,差別是很大的。
設計師有哪幾種?
雖然設計各有專業,但「核心精神」相通:都在為「人」解決問題、創造價值。
設計師依設計面向可以分類為:
- 空間設計師(建築、室內、景觀)
- 視覺設計師(平面、動畫、UI/UX)
- 產品設計師(工業設計、家具)
- 服裝與時尚設計師(服裝、髮型)
每種設計師在想什麼:
- 建築師:結構是否安全?建築造型、樓層配置有沒有滿足空間需求?
- 室內設計師:空間配置是否舒適?有沒有貼合使用者生活習慣?
- 景觀設計師:植物與人是否共融?環境與人為需求有沒有平衡?
- 平面設計師:內容是否清晰、具吸引力?有沒有傳達主題形象?
- 工業設計師:產品是否兼具美感、功能、生產效率與成本?
- 服裝設計師:衣服剪裁、布料是否舒適?有沒有展現身材優勢、風格形象?
為什麼認識不同設計師很重要?
俗話說隔行如隔山,所以業外的人對設計師分類不了解,其實是很正常的。但是,設計師的存在無所不在,影響著我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從我們居住的空間、使用的產品、觀看的影像,到穿戴的衣物等,都離不開各種設計師的專業。所以,當你逐漸了解一個行業,就能懂得欣賞與尊重專業,也更能理解設計能如何幫助你。
說來好笑,我以前以為軟體工程師只有一種,就是打程式的,後來才知道原來還有分前端、後端、全端等等,我也還在理解各種行業的路上,學習尊重彼此的專業。
題外話,在景觀業界也是有工程師的,通常在工地都會遇到,像是電機工程師、土木工程師等,又是另一種領域的工程師了。
每一種設計,都是在替世界解一個不同的題;有人用線條改變空間,有人用顏色講故事,也有人用思考讓生活變得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