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突然想跟大家聊聊,為什麼我的筆名是「夜鶯」?
詳細的時間我記不太清楚了。我只記得偶然讀到韓斯.克里斯汀.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Fairy Tales》中的經典童話〈The Nightingale〉。
那個故事,也許就是我成為「夜鶯」的契機。
💎 比起金銀財寶,皇帝更愛夜鶯的歌聲
故事描述古老的中國,皇帝住在富麗堂皇的宮殿中,花園裡種滿奇花異草,還建造了一棟全由玻璃打造的宮室。
但在這座金碧輝煌的宮殿裡,最珍貴的不是珠寶或藝術品,而是一隻住在林間、聲音動人的夜鶯。
皇帝原本並不知道牠的存在,直到有一天,外國使者稱讚:「中國最偉大的奇觀,不是宮殿,也不是寶石,而是那隻會唱歌的夜鶯。」
於是,皇帝下令尋找夜鶯。當牠被帶進皇宮時,夜鶯以真摯的歌聲感動了所有人。皇帝流下眼淚,封牠為「宮廷歌手」,從此夜夜為皇帝歌唱。
然而,有一天宮中送來一隻鑲滿寶石的「機械夜鶯」。那機械的旋律雖然華麗,卻毫無情感。 人們被它的外表迷惑,漸漸忘了真正的夜鶯。 失落的夜鶯,只能靜靜飛回森林。
🕯️ 皇帝病危與夜鶯的歸來
多年後,皇帝生了一場重病,命在旦夕。
那隻機械夜鶯早已損壞,宮殿裡一片死寂,連死神都靜靜坐在床邊,等著奪走他的生命。
就在此時,真正的夜鶯回來了。牠停在窗邊,唱起熟悉的歌。歌聲如沐春風,驅離了死神,也喚回了皇帝的生機。
皇帝感動落淚,想將夜鶯留在身邊。但夜鶯告訴他:「我會為眾人歌唱,但不會被囚禁。我的歌屬於自由,也屬於那些願意傾聽的人。」
從那之後,夜鶯依舊在夜色中歌唱,用牠的聲音溫暖宮牆內外的人心。
🪶這則寓言對我的啟發
這個故事對我來說,不只是一則童話,更像是一面鏡子。
我一直相信,真正能打動人心的,不是外在的光鮮亮麗,而是真實的靈魂✨
這也就是我取名「夜鶯」的原因。
在現實生活中,我希望自己能像那隻夜鶯一樣, 用真誠的文字去陪伴、去傾聽,也用柔軟的方式去靠近每一位讀者。
私底下的我其實很直率,對朋友總是「愛之深,責之切」。
我一直覺得,真正的朋友不該只是附和你想聽的話,而是在你迷失的時候,願意提醒你、拉你一把 。(夏德應該很有感,因為他被我唸過不少次 )
我曾告訴他:
不必在意別人怎麼看你;也不要去多管閒事,專心做自己的事就好。
就算別人的行為讓你看不下去,那也與你無關。
文字是有靈魂的,透過我們的觀點去書寫,自然能吸引到同樣頻率的人。
真正的成熟,是懂得把注意力收回,放在修正自己的不足上。
或許我說話的語氣有點直接,但那就是我關心人的方式。 因為我相信,關心不是迎合,而是在該說的時候,願意說出實話。
至於創作,我從不敢說自己的文字能引起多少共鳴,但我一直很重視「情緒價值」。 我不追求點閱率,也不在意按讚數, 只希望有人在讀到我的文字時, 能感受到一點溫度、一絲安慰。
就像夜鶯在夜裡歌唱,不求多少人聽見, 只願那聲音能讓誰停下腳步,抬頭看看星空。 哪怕只是一瞬間,就已足夠。
在這個幾乎什麼都能被 AI 取代的時代裡。我依然相信,身為人最珍貴的地方來自於「情感」。 那份柔軟、那份真實, 才是我們存在的理由。
🌙 夜鶯的願望
我希望自己,就像那隻夜鶯,在黑夜中歌唱。即使聽眾只有月亮與星辰, 只要路過的旅人能稍微停下腳步,喘口氣,再繼續前行, 那就足夠了。
幸福其實很簡單,不是嗎?
如果您也曾有一個外號、一個筆名,藏著你的信念與故事,歡迎在留言裡告訴我。
或許,我們都在用不同的方法, 在各自的人生裡,唱著屬於自己的歌🎶
我是夜鶯☘️若我的文字帶給大家一絲慰藉與共鳴, 歡迎追蹤、留言,留下您的足跡。 讓我們一起成長、彼此勉勵, 在這個有時不盡人意的世界, 繼續選擇溫柔相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