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感謝一路上陪伴我,以及對我伸出援手的人
勇敢地朝著你的夢想前進,去過你所想像的生活 — 亨利.戴維.梭羅
我想大多數人在面對重大抉擇時,都會感到迷茫、不安,甚至是遲疑吧。
Samuelson & Zeckhauser 在 1988 年的研究中提到一個心理現象——現狀謬誤(Status Quo Bias)。
人們習慣安於現況,即使現狀正讓生活與健康逐漸惡化,依然會用各種理由來合理化未來的風險與不確定。
「知其不可而為之」聽起來或許荒謬,但有時,勇敢跨出那一步,才是真正的理性。
以我自身為例:
護專畢業後,實習結束到醫院任職,每月薪資大約四萬五。扣掉房租、學貸、生活費與帳單後,大概只能存下一萬多,一年約十八萬。
但現實卻像一道牆——台北市的房價每坪少說六十萬,一間二十坪的小房子頭期款就要兩百四十萬。以我這樣的存款速度,大概要準備十三年,還得祈禱房價別上漲。
我也曾考慮搬去新北或其他地區,可是值完小夜班後根本沒有大眾運輸工具,我得騎車或開車回家——問題是,我的方向感和平衡感都不怎麼好。
於是,我做了一個許多人無法理解的決定——去陪酒。
我沒有富爸爸,也不敢指望會有條件優越又溫柔體貼的男人娶我。
我掙扎過、抗拒過,最難接受的是「喝酒」這件事(以前我幾乎滴酒不沾)。
客人的毛手毛腳我還能忍,因為在醫院工作時,也曾遭遇性騷擾。
我告訴自己:給自己一個期限、一個目標,達成就離開。
起初和經紀人關係並不好。他雪藏我、讓我沒檯可坐,只派一些兄弟客給我。
後來透過朋友介紹,認識了溫德爾,情況才好轉。
我永遠記得第一次領「週薪」的金額——32,250 。
眼淚就那麼不爭氣地落下,那一瞬間,我明白了什麼是「現實的重量」。
現實確實殘酷。我認為醫院的工作很有意義,能看到病患康復的笑容,是種莫大的安慰。
但心裡那股「被錢壓得喘不過氣」、「對未來茫然」的焦慮卻始終存在。
我從沒想美化八大行業——若能平平穩穩地工作、利用閒暇時間充實(投資)自己,那才是最理想的狀態。
我只是想跟大家說,踏出第一步雖然艱難,但每跨過一個檻,就是一次成長。
我們的可能性是無限的,安於現狀,才會困在原地。
直到現在,我仍能很堅定地說:
我勇敢地邁出了第一步。
我買了房,也遇見許多一路上給我支持與幫助的人。
我沒有迷失,也沒後悔——有的,只是無比的感恩。

“Go confidently in the direction of your dreams. Live the life you have imagined.” - Henry David Thoreau
如果您也曾在現實的壓力中掙扎過,或曾為了夢想而勇敢跨出那一步,歡迎在留言裡分享各自的故事。 讓我們一起為那些曾經努力過的自己鼓掌🙏
謝謝那些在我最孤單時伸出手的人,也謝謝那個願意撐下去的自己🫶
若這篇文字也觸動了您—— 歡迎加入「仲夏夜之夢」,一起聊聊關於成長、選擇與重生的故事🌌
每週我都會分享格言與反思,邀請您和我一起靜下心,思考人生的課題。
希望我的故事,能帶給大家一點勇氣與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