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我照例去巡房。
一位八十六歲的老奶奶斜靠在枕頭上,臉上藏不住病痛帶來的折磨。
一見到我,她仍努力地擠出笑容。
「張小姐,還沒休息啊?辛苦妳了。」
那聲問候像羽毛輕輕落在心裡,不重,卻能感受到柔軟。明明受苦的是她,卻總是先關心別人。
聽說她以前是位老師。
每位照顧過她的護理師,都能過目不忘,正確地叫出每個人的名字。
那過人的記憶力,使我深刻地體會到:教育的熱情一旦刻進靈魂,便會成為一種本能。
幾天後,她的病情急轉直下。
每次我替她翻身,她仍虛弱地問:「今天有沒有好好吃飯?有沒有休息啊?」
我總是笑著回答:「有啦,妳別擔心。」
事實上,那時的我常忙到連飯都沒時間吃。即便如此,我也不會對她的關心感到厭煩。
那一聲問候,使我覺得被需要——也提醒了我, 即使人在病魔的摧殘下,依然可以保有善良。
有次幫她換點滴時,她輕聲對我說:「張小姐,妳知道嗎?人活著,重點不在活多久,而是心有多柔軟。」
她說話很吃力,卻異常平靜。那一刻,我感覺到,她像是在對我,也是在向自己道別。
幾天後的清晨,陽光穿過窗簾,靜靜灑在她的臉上。
她走得很安詳,沒有痛苦,也沒有遺憾。
我的心出奇地平靜。那不是麻木,而是一種釋然。
我忽然明白——
生命雖然短暫,只要學會放寬心,就能用柔軟的心去感受一切。
病人的謝意、家屬的眼淚,還有那一句微弱卻真摯的「謝謝」。
在醫院裡,我見過太多生離死別。但有些離開,卻會留下最深的教誨。
從那天起,我懂了——
「溫柔」是每個人都具備的能力。
它不會讓人變得軟弱, 而是讓我們在面對現實的痛苦時,依然選擇善待他人。
那位老師在生命最後的旅程中,仍然給我上了一堂課。
我會記住她的話,也會把這份柔軟,繼續傳遞下去☘️
世界偶爾會以冷酷的面貌示人,但我仍願以柔軟之心回應它

💬 最後想問問各位:
您身邊是否也有這樣的人,用溫柔的方式提醒—— 溫柔不是示弱,而是一種力量。
歡迎在留言裡分享,那個曾教會您「柔軟」的人或故事💖
我是夜鶯☘️若我的文字帶給大家一絲慰藉與共鳴, 歡迎追蹤、留言,留下您的足跡。 讓我們一起成長、彼此勉勵, 在這個有時不盡人意的世界, 繼續選擇溫柔相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