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聽說》是鍾怡雯的經典散文集之一,也是她文學風格轉變的重要代表作。這本書最早出版於1999年,2025年推出了增訂新版,收錄了她在1998年至2000年間於《中國時報》、《聯合報》等報刊發表的二十篇散文,展現她從熱帶雨林的原鄉書寫,轉向更貼近日常、語言更具敘事性與趣味性的創作風格。
📘 書籍簡介
- 書名:聽說(2025增訂新版)
- 作者:鍾怡雯
- 出版社:九歌出版社
- 內容分輯:全書分為三輯——〈節奏〉、〈候鳥〉與〈聽說〉,各自呈現生活節奏、遷徙記憶與語言流言的主題。
🖋 作者簡介
鍾怡雯,1969年生於馬來西亞,她的散文作品以語言的詩性、情感的細膩與文化的深度著稱,被余光中譽為「新世紀女散文家代表」。
鍾怡雯著有散文集《河宴》、《垂釣睡眠》、《聽說》、《我和我豢養的宇宙》、《飄浮書房》、《野半島》、《陽光如此明媚》、《麻雀樹》、《鍾怡雯精選集》;論文集《莫言小說:「歷史」的重構》、《亞洲華文散文的中國圖象》、《無盡的追尋:當代散文的詮釋與批評》、《靈魂的經緯度:馬華散文的雨林和心靈圖景》、《內斂的抒情:華文文學論評》、《馬華文學史與浪漫傳統》、《經典的誤讀與定位:華文文學專題研究》、《當代散文論I:雄辯風景》、《當代散文論II:后土繪測》、《永夏之雨:馬華散文史研究》、《翦影之秘:當代中國散文研究》;翻譯《我相信我能飛》;並主編《華文文學百年選》(16冊)、《馬華文學批評大系》(11冊)等多部選集。
✨ 主題與風格特色
- 語言的敘事性與詩意:鍾怡雯擅長將日常瑣事轉化為富有詩意的敘述,語言細膩、節奏感強。
- 生活素材的轉化:她離開原鄉的熱帶雨林書寫,轉而關注都市生活中「不起眼的素材」,如廚房、鑰匙、電話、謠言等,挖掘其中的情感與哲理。
- 情緒轉折與自處之道:特別是在〈聽說〉一文中,她以「聽」與「說」為線索,描寫自己面對謠言的情緒波動與最終的自我安頓,展現女性書寫的敏感與堅韌。
📖 精選篇章亮點
鍾怡雯的散文如回力球,在虛實之間反彈,時而詭異、時而驚悚,卻總能刷新觀點。《聽說》是她創作風格轉變的重要代表作,見證她從熱帶雨林的原鄉書寫,轉向日常生活的微光素材。
- 〈芝麻開門〉:以鑰匙逃走為引,展開記憶與困擾,從「鑰匙逃走了」的幽默開場,延伸到童年記憶與心靈的門扉,語言靈動又富哲思。
- 〈廚房〉:以抗拒「走上祖母與母親命運」為題,探討女性角色與空間的關係,拒絕女性命運的複製。
- 〈聽說〉:描寫面對流言蜚語的無奈與反思,語氣時而諷刺、時而溫柔,展現人性複雜與自我修復的過程。在流言中探索情緒與自處。
✨目錄
一切皆是雲煙(新版序)
貍奴的腹語 余光中
輯一 節奏
芝麻開門
廚 房
非常饞
節 奏
跩
償
懶
悶
輯二 候鳥
祝你幸福
熱島嶼
雪,開始下了
凝 視
殼
候 鳥
輯三 聽說
路燈老了
藏 魂
聽 說
浮光微塵
失 魂
擺 脫
六 月(代後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