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的秋天,風裡有淡淡的海鹽味。
「秋水詩社」的門口掛著一盞老式紅燈籠,裡面飄出的不是詩句,而是拉麵的香氣。
葛夜深挽起袖子,正俐落地撈起一把麵。熱氣蒸騰中,他的側臉被金光勾勒出柔和的弧線。客人們都說,他煮麵的樣子像在寫詩。他只是笑笑。對他而言,詩在心裡,麵在手中,兩者都是一種熱度的延伸。
那天,詩社有場朗誦會。
當李秋海走進門時,空氣微微一震——她穿著一件淺藍洋裝,長髮垂落肩頭,眼神清澈得像晨露。她朗誦的詩《黎明之約》柔軟卻有力,每個字都像落在夜深的心上。
「那是……妳寫的詩嗎?」他在會後小聲問。
「嗯。」她笑了,唇邊閃過一抹光。「妳煮的麵,很香。」
他愣了愣——沒想到一個得過諾貝爾文學獎的女孩,會注意到廚房裡的自己。
從那天起,他們常在詩社相遇。
有時討論韻腳,有時只是靜靜坐在角落,聽風拍打窗。
某個星期天,他帶她去了台北市立動物園。
「妳看,那隻狐獴在對妳笑。」他指著草地。
李秋海彎下腰,笑聲清亮如泉。「也許牠懂詩吧?」
「那妳寫一首給牠。」
「好啊,但要妳煮碗麵給我當報酬。」
笑語間,秋光溫柔地灑落。
後來,他們又去了基隆海洋廣場。
海風有點鹹,浪濤拍打岸邊的聲音像心跳。李秋海脫下鞋,在沙上寫下一句詩——
「愛,是海風裡不肯靜止的浪。」
葛夜深看著她的背影,忽然覺得世界靜了。
他想,這樣的女孩,應該屬於星辰與掌聲,而不是一間小小的拉麵店。
「秋海,」他低聲說,「妳有妳的路,我怕……我只是個煮麵的人。」
她回過頭,眼神明亮得幾乎要溢出淚光。
「夜深,妳不只是煮麵的人。妳讓我相信——詩不只是文字,它也可以是味道。」
風起。海浪在他們腳邊拍碎,白沫像散落的詩頁。
他終於笑了。
「那麼……我們就一起寫吧。」
「一起寫,一起走。」
夕陽染紅了海面,他們的影子重疊成一行長詩。
沒有人知道未來會如何,但此刻,他們都懂:
愛,不必用婚姻定義;
只要願意同行,詩就是永恆。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