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瓦爾·拉維坎特,矽谷最受尊敬的天使投資人之一。

從小學就經常窩在圖書館,靠著不斷閱讀與自學,把經濟學、哲學、科技知識吸收進腦袋。他相信「知識是槓桿」,能夠突破出身的限制。

畢業後,他進入矽谷創業圈,雖然沒有資金與人脈,但他選擇用眼光和思維,去理解產業的未來。
後來,他創辦了 AngelList,一個幫助創業者與投資人連結的平台,徹底改變了矽谷的融資生態。同時,他還投資了Twitter Uber 等公司,成為最成功的早期投資人之一。
當所有人以為他會繼續追逐金錢時,他卻選擇停下來思考:真正的財富,到底是什麼?他寫下了一篇在網路上爆紅的文章《How to Get Rich》,裡面分享了他對財富的核心洞見。

納瓦爾說,真正的財富不是銀行裡的數字,而是「你不必出賣時間,就能過想要的生活」。他提醒人們,要投資在 特定知識、善用知識槓桿、並且保持長期思維。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累積出不依賴幸運的持久成果。
■什麼是特定知識:
這種知識不是學校教的標準化技能,而是你天生擅長、又樂於深耕的領域。它可能是你的洞察力、創意能力、講故事的天分,或對某個產業的獨特理解。
要怎麼做:
1.找出那些你「做起來不費力、但別人覺得難」的事情。
2.把時間投入在這些能被市場認可的強項上,並持續精進。
3.最後讓這份能力成為你個人品牌的一部分,別人想到問題時就會想到你。
■如何善用知識槓桿:
納瓦爾說,現代最強的槓桿,不是金錢或人力,而是科技與內容。
一段影片、一篇文章、一個程式,都能在你不工作時替你發揮力量。
要怎麼做:
1.把你的知識數位化:錄影片、寫文章、開 podcast、寫電子報。
2.讓網路替你傳遞價值,創造「自動放大的影響力」。
3.學習如何讓AI、工具、自動化流程幫你節省時間。
■如何培養長期思維:
他認為,真正的財富需要時間複利。短期的投機,會讓你忙碌卻焦慮;長期的堅持,則會讓你看見「時間的魔法」。
要怎麼做:
1.將目標設在「十年後還值得做的事」。
2.每天進步 1%,一年後就成長 37 倍。
3.把「學習、健康、關係」視為長期投資,因為這三樣是財富的基礎。
納瓦爾用他的人生告訴我們,即使出身卑微,只要你肯投資大腦、養成長期思維,就能從貧困走向真正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