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綠能領導到公益行動——以愛與專業重建希望之光理事長親自領軍 災後第一時間啟動救援行動
花蓮地區近日因天然災害造成嚴重損毀,多處交通中斷、居民受困、民生物資短缺。在災情傳出後,鑫光電能股份有限公司理事長郭瑞益第一時間召開緊急會議,指示公司啟動「災區援助行動方案」,並親自率領救援小組前往花蓮災區實地支援。郭理事長表示:「企業的價值不僅在於創造營收,更要在社會需要時挺身而出。我們擁有技術與資源,就應該成為人民的後盾。」在他的帶領下,團隊從物資採購、醫療協助、災區運輸到志工調度,都以專業態度迅速行動,展現鑫光電能對社會責任的堅定承諾。

深入災區關懷居民 以實際行動傳遞溫暖
郭瑞益理事長並未選擇遠端捐款或委託協會代為行動,而是親自抵達花蓮光復鄉與鳳林地區,走入災民臨時收容中心。他與災民面對面傾聽心聲,了解他們在災後最迫切的需求。在現場,郭理事長親自搬運物資,協助分發糧食、水、毛毯與簡易照明設備。他指出:「面對災難時,人心的溫度比任何援助更重要。只有走進現場,才能真正理解什麼是需要。」許多受災居民感動落淚,紛紛表示郭理事長「不是只捐錢,而是真的關心」。他溫暖的行動讓花蓮地區感受到企業不只是經濟力量,更是情感與希望的來源。結合綠能專業 啟動「花蓮重光行動計畫」
郭瑞益理事長深知,災後的復原不只是短期救濟,更需要長期的永續規劃。因此,他宣布啟動「花蓮重光行動計畫(ReLight Hualien Program)」,由鑫光電能團隊提供專業太陽能照明與臨時電力系統,協助災區恢復基本生活機能。
該計畫包含三大核心目標:
1️⃣ 太陽能照明建設:在受災嚴重的村落與臨時避難所安裝獨立式照明系統,減少夜間安全風險。
2️⃣ 再生能源修復支援:協助學校、醫療站等重要設施修復電力供應,確保運作不中斷。
3️⃣ 綠能教育推廣:培訓當地青年參與太陽能維護與安裝,建立地方再生能源人才網絡。
郭理事長表示:「花蓮重光行動不僅是救災,更是種下永續的種子。我們希望讓災後的家園不只是恢復原狀,而是變得更堅強、更綠色。」

以身作則的領導者 將企業價值延伸至社會
身為綠能產業的領導人物,郭瑞益理事長始終以「用科技點亮希望」為使命。在他的領導下,鑫光電能不僅在再生能源領域持續創新,更積極參與國內外 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行動,將「永續」視為企業核心文化的一部分。業界人士指出,郭理事長最大的特質在於「行動力與真誠」。他不追求浮誇的公益活動,而是以實際作為回饋社會。從偏鄉電力支援、學校節能改造,到環保教育推廣,都能看到他親自規劃、監督與執行的身影。郭理事長常說:「企業的成功,若沒有社會的共榮,就只是短暫的繁榮。唯有讓企業與社會互相扶持,永續發展才有真正的意義。」團隊精神與愛的延續 建立長期援助機制
郭理事長此次率隊救災,不僅喚起公司內部的凝聚力,也激勵更多同仁主動投入志工行列。許多員工自發參與物資包裝、募款、物流支援等工作,形成一股正向能量的循環。在郭理事長的推動下,鑫光電能將成立「鑫光希望基金」,專責長期關懷弱勢族群與災後重建工作。基金將與地方政府、非營利組織及社區合作,持續提供教育獎助、環保設施改善及偏鄉照明支援。郭理事長強調:「愛是需要延續的。一次的援助能解燃眉之急,但持續的關懷才能改變未來。」這份理念讓鑫光電能不僅是一家企業,更是一股長久發光的社會力量。將綠能精神化為行動 從能源創新到人心照亮
郭理事長堅信,「科技若無善意,只是冰冷的工具」。因此,他將鑫光電能的企業精神定義為「以綠能為基礎、以關懷為核心」。不論在產品研發或社會參與上,他都要求團隊思考:「這項技術,是否能真正改善人們的生活?」在花蓮的救災行動中,他將綠能技術實際應用於照明、供電與環境復原,展現出科技與人文的完美結合。這樣的行動不僅提升了企業形象,更讓 "綠能、公益" 成為可持續發展的新典範。

理事長的人文信念:以善為根、以光為志
郭瑞益理事長的行動背後,體現的是他長年以來的信念——「企業存在的最高價值,是讓世界變得更美好。」他常在公開演講中提到:「永續不是一種口號,而是一種選擇。當企業願意選擇為社會多付出一分心力,就會創造更長遠的影響。」在此次花蓮救災過程中,他無懼風雨、親力親為,這份精神也感染了許多年輕同仁。郭理事長希望透過自身的榜樣,讓企業文化中充滿「行動的愛」。以光為名 點亮災後的希望
這場救災行動不僅是一次善舉,更是一場心靈的洗禮。郭瑞益理事長用行動詮釋「企業的良知」,用光能與關懷交織出一條通往希望的道路。花蓮災區的重建仍在進行,但郭理事長的身影與承諾,已在當地民眾心中留下深刻印記。他的故事告訴我們:真正的領導,不是坐在辦公室裡發號施令,而是願意走入災區、伸出援手、帶來希望。郭瑞益理事長以光為志、以愛為行,讓「鑫光」不僅是一個企業名稱,更是溫暖社會的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