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我是Mech Muse~
當 Honda 在 2025/10/15 宣布「追加投資 Helm.ai」時,這不只是單純的投資新聞,而是汽車智慧化的關鍵轉折。這篇文章會帶你理解:
- 為什麼 Honda 要選擇 Helm.ai 作為 AI 軟體夥伴?
- 這段合作背後的發展時間線與產業意圖。
- Helm.ai 最受矚目的技術亮點:Vision-first 與 Deep Teaching™。
- 最後,我會總結這件事對未來自駕車產業與 Honda 產品藍圖的影響。
Honda 押注 AI-first 的自駕未來 📰✨
2025 年 10 月 15 日,Honda 在官方新聞室拋出了一顆震撼彈:追加投資美國自駕軟體新創 Helm.ai。官方聲明寫得相當直接,這筆投資是為了強化 下一代 AD(自動駕駛)/ADAS(先進駕駛輔助系統) 的研發與商品化。

對於熟悉 Honda 的人來說,這並不是一個孤立的消息。今年初在 CES 上,Honda 已經高調亮相 Honda 0 系列(Saloon 與 SUV 概念車),並設定 2026 年量產的時程。那時候,他們就不斷強調:Level 3 自動駕駛、OTA 更新,將會是新世代電動車的差異化關鍵。
而 Helm.ai 的存在,剛好補上了這一塊拼圖。這家 2016 年成立的矽谷公司,主打「AI-first × Vision-first」的技術路線,強調不依賴昂貴感測器、不靠大量人工標註數據,卻能快速訓練出泛化能力更強的自駕模型。它們的核心技術叫做 Deep Teaching™,一種無監督學習的框架,可以讓車廠用更低成本、更快速度去涵蓋複雜的真實駕駛場景。
這意味著,Honda 不只是投資一家新創,而是透過這筆投資,把 AI 能力直接鎖進自己的產品線。換句話說,當 2026 的 Honda 0 上市時,你在車上使用的自駕功能,很可能就有 Helm.ai 的影子。🚙💡
Honda × Helm.ai 的合作時間線 📅🔍
要理解這次投資的深意,不妨把 Honda 與 Helm.ai 的互動放進一條清晰的時間線:
- 2020 年:Helm.ai 對外展示 Deep Teaching™ 概念,強調「不靠人工標註、不需要龐大模擬環境」的 AI 訓練方式,吸引產業注意。
- 2021–2023 年:Helm.ai 完成多輪募資,投資人名單裡不乏汽車產業重量級角色,包括 Honda、Goodyear、Sungwoo Hitech 等,顯示這不是單純財務投資,而是產業卡位。
- 2022–2023 年:Honda 宣布 SENSING 360 / Elite 升級計畫,逐步推進 Level 3 能力,並暗示未來需要更強的 AI 軟體。
- 2025 年 1 月(CES):Honda 0 系列正式亮相,鎖定 2026 年量產,公開喊出「更高階的自駕與智慧化功能」。
- 2025 年 6 月:Helm.ai 推出 Vision 系統,主打「vision-only、多攝影機融合的鳥瞰理解」,並明確指出要與 Honda 0 整合。
- 2025 年 10 月 15 日:Honda 宣布追加投資 Helm.ai,理由直指「強化下一代 AD/ADAS 的研發與商品化」。
這條線告訴我們三件事:
- 技術脈絡穩定:Helm.ai 從頭到尾堅持 vision-first 與 E2E。
- Honda 的押注逐步加深:從早期投資,到 CES 的產品願景,再到現在的追加資金。
- 2026 量產目標:所有動作都在倒數計時,顯示這筆投資與 Honda 0 的上市節奏緊密相扣。
這不是一時興起的合作,而是至少五年鋪陳的結果。📈
Helm.ai 有什麼特別? 🧠⚡
說到這裡,你可能會想問:Helm.ai 到底有什麼特別? 以下三個關鍵點值得注意:
1. Vision-only 策略
不同於 Waymo 或 Cruise 大量依賴 LiDAR,Helm.ai 主打「以攝影機為主」,搭配演算法實現鳥瞰視角(BEV)的理解。這讓硬體成本降低,量產更具可行性,對 OEM 來說極具吸引力。📷
2. End-to-End 模型
傳統自駕系統會分成「感知 → 規劃 → 控制」三段式,但 Helm.ai 強調 E2E(端到端),讓 AI 直接從原始輸入學習駕駛行為,減少中間規則與人為調整,泛化能力更強。
3. Deep Teaching™ 技術
這是 Helm.ai 的秘密武器。簡單說,它能用大量未標註的真實駕駛數據,讓 AI 自我學習,而不是仰賴昂貴的人工標註。這種方式能快速擴張數據規模,涵蓋更多「長尾場景」—— 例如夜間施工、突發天氣、奇怪的道路情境。🌙🌧️
對 Honda 來說,這三點結合起來,就是「更快、更便宜、更容易量產」的解方。這也解釋了為什麼他們願意用資本去綁定 Helm.ai。
總結:投資背後是量產倒數的 AI 戰略 🧩🚀
如果把新聞、時間線和技術補充拉在一起,答案很清楚:Honda 加碼投資 Helm.ai,不是財務操作,而是產品戰略。
對 Honda 來說,這代表:
- 2026 Honda 0 將有更強大的自駕功能,並有望靠 vision-only 策略降低成本。
- SENSING 360/Elite 將逐漸演進成以 AI 為核心的安全與自駕系統。
- OTA(軟體更新)時代下,Honda 有機會建立屬於自己的「數據飛輪」。
對我們這些觀察產業的人來說,接下來值得追蹤的是:
- Helm.ai 與 NVIDIA / Qualcomm 的算力整合會怎麼走。
- 各地法規對 E2E 黑箱模型的接受度。
- Honda 如何把這套 AI 能力真正量產落地。
未來幾年,汽車產業的競爭將不只是「馬力」與「電池」,而是「誰的 AI 學得更快、跑得更穩」。
如果你也對這個議題有興趣,歡迎追蹤Mech Muse。之後我會持續更新其他 AI × 車用科技的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