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標題所說,何謂作戰人員?你拿起槍就是了嗎?不,那只是武裝暴徒。
真正的作戰人員是必須熟練掌握其所配備的輕兵器與相關技術知識的。
不僅包括射擊技巧,還包含分解/組裝、校零、日常保養、彈藥辨識、以及在沙塵、泥濘、低溫等惡劣環境下的故障排除程序。唯有在平時透過系統化訓練、情境演練與嚴格維保,才能在戰場上發揮最⼤效能,並避免因武器故障、操作不流暢或對武器性能的過度信任或輕視,而導致錯誤的戰術選擇或任務失敗。
但是拋開上面的種種訓練與知識的汲取,使用輕兵器有一個最根本的底層邏輯,武器的操作使用上絕對繞不開用槍的四大安全守則。
作為系列開篇,就如同高樓打地基一樣,將為各位介紹,當然……不論你手上拿的是氣槍、空氣軟槍還是真槍,都請時刻遵守
一、永遠把槍當成已上膛
二、永遠不要把槍口對著你不打算射擊的方向
三、手指不放扳機,除非你已經對準目標並準備射擊
四、對目標與其後方環境確定無誤
為什麼要永遠把槍當成已上膛?
常常能看見,有些人過度信任自己的記憶力,「記得」自己沒裝彈,所以誤觸扳機、對準他人或自己導致悲劇。
請記住任何疏忽或錯誤假設都可能造成致命誤擊。因此,槍視為已上膛建立的是一套不依賴記憶的行為準則,能把人為錯誤(忘記卸彈、誤判狀態)降到最低。
新聞:當地 CBS 報導兩名年輕人清槍時發生意外走火,兩人受傷送醫
為什麼永遠不要把槍口對著你不打算射擊的方向?
槍口的指向決定了事故發生時的受害者;一個不經意的指向能把風險直接搬給旁人。控制槍口方向是直接控制事故風險最直接的方式,只要槍口始終指向安全方向,走火的傷害就能被限制或避免。
新聞:恐怖時刻:裁判因「未設置安全裝置」近距離意外射中參賽者屁股
為什麼需要手指不放扳機,除非你已經對準目標並準備射擊?
手指在扳機上的那一刻就增加了誤擊的機率;在壓力下的肌肉反射與判斷失誤會將非致命情境變成致命事故。把手指放在護木或槍身上作為預設位置,是防止非預期擊發的最後一道人為防線,也有助於判斷與溝通時間。
有些致命事件就是因為當事人忽略了這條守則,結果……新聞:https://www.ksat.com/news/local/2025/06/14/3-hospitalized-after-accidental-shooting-at-south-side-range-sapd-says/?utm_source=chatgpt.com
為什麼需要對目標與其後方環境確定無誤
子彈不會在目標表面停止——穿透、反彈或偏移的彈道可能造成立即或延遲的附帶損害。射擊決策必須包含彈道、背景、可能的附帶目標(民房、交通、群眾)的評估;在複雜城市/民用環境尤其重要,避免造成平民傷亡與法律/政治後果。
新聞:https://apnews.com/article/girl-shot-wall-standoff-cd8fe5646efb6c417e33e15262b5480f
結語
這四條原則的核心不只是避免意外,而是建立「安全優先於速度」的戰鬥習慣。真正的作戰人員,在拔槍那一刻就要讓安全程序自動運行,這才是戰場能活下來的根本差異。
總之,每次碰槍前,問自己四句:它有彈嗎?它對誰?我的手在哪?背後安全嗎?訓練要記住把「四大守則」做成肌肉記憶而不是抽象口號。
如果這篇對你有幫助,加入我的沙龍,跟我繼續學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