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機場,大家最常看到的,
是穿梭在機坪上的地勤人員。
拖車、加油車、行李盤車忙進忙出,那是一種讓人直觀的「繁忙」。
但還有一群人,往往不被注意。
我們不在停機坪上奔跑,
也不會出現在航廈的櫃檯前,
我們的工作地點,是連接飛機與航廈之間—— 空橋。

像這張灰色的帆布,就是我們日常常要接觸、安裝、或替換的部件之一。 很多人以為它只是隨便的布料,其實是 專門廠商製作的雨遮帆布, 用來防止風吹雨淋,確保旅客在上下機的過程中不被影響。

(圖/取自工廠工作日誌)
像空橋的雨遮帆布,
它並不是我們自己製作,而是由廠商生產。
但從安裝、調整,
到後續的維護與修復,
這些卻是我們每天的任務。
當帆布因長年使用而裂開、
當空橋伸展收縮不順暢、當某個簾片卡住,
這些看似微小的故障,
都會讓旅客的上下機受到影響。
而我們,必須第一時間趕到現場,
爬高、拆卸、安裝,
無論白天或深夜,
確保空橋能再次安全穩定地伸展。
對多數旅客來說,空橋只是一段短短的路,
走過去,就能抵達機艙。
但對我們來說,它是一份責任,
是一次又一次反覆檢查、修復後,才能讓每位旅客安心踏上的路。
機場是繁忙的交會點,
有數以萬計的旅客在這裡來來去去,
而我們,或許不會被看見,
卻總在背後,默默守護著每一次航班的啟程。

桃園機場第三航廈正在興建,預計 2027 年完工,會先啟用北登機廊廳。 它的設計靈感來自台灣的山與海── 波浪狀的屋頂、流動感的天花板, 希望讓每一位旅客,一進到航廈,就能感受到台灣的自然律動。 🌿 小結 機場每天數以萬計的旅客流動, 背後都有許多「不在螢光燈下」的角色在守護。 如果下次搭飛機時,你恰好走過那段空橋, 或許能想起,也有我們這些默默付出的人, 讓旅程能順利啟程與歸來。
(每一次到機場我總是喜歡去看今天機場又有甚麼不同.你是否也喜歡呢)
🌿 小提醒:
今晚 19:00,我會發表《十二歲的告別》卷一第二篇。 如果你有在追這個系列,記得晚上再回來看看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