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03+1004
スイートポテトパン
甜薯包翌日復溫排氣靜置15分鐘,分割8滾圓靜置15分鐘。按壓塑成雞蛋橢圓餅狀,於每個橢圓餅中心鋪滿且堆高如山丘的地瓜餡,等待最後發酵。入爐前於橢圓麵餅周圍塗抹蛋白或奶油,190度15分鐘。
製作麵包時,麵團中調整水份的關鍵在於麵粉內含的蛋白質量。姑且不論每個人對於濕軟麵團耐受程度的主觀因素,也不考慮更細節的灰分值,選用蛋白質含量愈高的麵粉(專指高筋麵粉),可以包容水的程度愈高。
相同配方,相較於11.6% 蛋白質的凱薩琳,13%的嘉禾可以額外添加更多水,達到與凱薩琳近似的麵團質地。
簡單提及一下,除了蛋白質,麵粉中含有的麵筋比例,也攸關配方中的水量克數。麵筋愈少,吸水性愈佳。以古老小麥斯佩爾特為例,若配方中取部分高筋由斯佩爾特取代,就必須提高原配方的水分比例,才能揉出原始配方欲達成的麵團狀態。尚且,其蛋白質含量高達17%。
此外,不同比例蛋白質麵粉的選擇也關乎製作麵包的種類。蛋白質含量愈高,麵團伸展性愈好,麵包口感愈紮實。蛋白質含量介於11%-12%的高筋麵粉適合製作麵包。
除了單一麵粉,也可以混合搭配各種麵粉創造不同口感。含13%以上如嘉禾屬特高筋麵粉,取部分添加於需要拉長個子的吐司類麵包。若要使原本具韌性的麵包組織更能輕易咬斷,如多數的台式麵包(菠蘿、蔥花等),或芋泥多滋與黑豆粉甜圈圈,則取10%-20%低筋替換配方中的高筋麵粉。
更高比例的替換,如「檸檬開心果史多倫」的50%,口感更趨向甜點蛋糕。
無存在一定的方法與規則,以上皆看個人喜好而自由調整,或試驗製作。全麥粉(whole wheat)、裸麥粉(rye)、法國粉(French flour)、斯佩爾特粉(spelt)、米粉(rice flour)等各式各樣,不論為食感,為養生,只要算計好比例,自製手作麵包,如同平日的料理,除了隨心隨興,靈活手腳與頭腦之餘,亦能嚐鮮好友形容的「外面吃不到的」獨享滋味。
「For the substance of our existence is not in the achievement, but in the method.」摘錄自: Brandon(Sanderson). 「The Way of Kings.」
如以上從「The Way of Kings」引述的一句話。
經歷是生活的一切,成就僅是其中一部分。
這款甜薯包就添加15%斯佩爾特粉,取代凱薩琳高筋麵粉。混合著拌入麵團裡的栗子地瓜皮,烤焙後的斯佩爾特貢獻給不同於台式麵包的甜薯包組織淺褐色澤,也給予啖食者咀嚼時,舌尖殘留微淡的堅果風味,與清甜的小麥香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