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評論內容涉及大量劇透,未觀賞者請謹慎閱讀)

《靈魂急轉彎》海報 / IMDb官網
2020年,皮克斯推出了新一部奇幻動畫片《靈魂急轉彎》(Soul)。該片榮獲第48屆安妮獎最佳動畫片、第93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長片獎,其在一眾動畫片中的地位與口碑不言而喻。
一向以童趣冒險見長的皮克斯,這次在《靈魂急轉彎》裡的風格有所突破。相對於皮克斯以往的作品,本片所涉及的議題具有更深的哲學性。沒有驚心動魄的冒險情節,反而選用無數個日常事件串成劇情主線,藉片中主角的追求與掙扎,探討人生的目標與意義,展露了幽深而內斂的哲思,足見皮克斯團隊為此片所下的苦功與心血。
人為什麼而活?
「我活著的意義是什麼?」大概是許多失意的人們都曾有過的疑問,而《靈魂急轉彎》的劇情也圍繞著此一深刻問題開展。在本片的世界觀中,世上一切魂靈都起源於一個稱作「投胎先修班(Great Before)」的空間,所有未誕生的靈魂只有先在此處找到獨屬於他們人生的「火花(Spark)」,才能獲得降生於世的資格。
而對主角喬·賈德納(Joe Gardner)來說,他的火花似乎就是他對爵士樂的熱情。他畢生追逐著成為爵士樂手的夢想,有朝一日終於獲得樂團的面試邀請,卻在同一天意外重傷、靈魂出竅,因而來到投胎先修班。一心重返地球的他,誤打誤撞認識了未出生的第22號靈魂。22號天性淡漠厭世,她在投胎先修班徘徊千年,仍未尋得屬於自己的「火花」,只認為人世間的一切都苦悶無趣,不值得親身體驗。
相遇之後,喬對人生的眷戀令22號心生好奇,她於是決定協助喬重返人世。然而陰差陽錯下,返回地球的途中,反而是22號進入喬的身體裡;喬則附身於一隻貓身上。這樣的巧合讓22號得以透過喬的身體,體驗身為世人的生活,因而歷經了諸多事件與感遇:學生康妮對長號的堅持、理髮師對生活的樂觀、母親對喬的愛與體諒;以及日常中種種細膩的感官記憶:披薩出爐時氤氳的暖香、楓葉種子旋落的軌跡、街頭藝人悠然低迴的歌聲……千萬個微小而美好的瞬間連成一線,終於打動22號,令她獲得了專屬的「火花」。而見證這一切的喬,也恍然大悟,原來那些習以為常的平凡瑣事,才是生命真正可貴處。至此,電影推導出了結論——「火花」並非源於某個特定的夢想或目標,而是生發自對生活的真心熱愛。

《靈魂急轉彎》劇照 / IMDb官網
就劇本的編排而言,劇情無論起、承、轉、合都流暢自洽,舖陳細緻且前後呼應。氣氛層層遞進,最終在揭開「火花」真相之際,將觀眾情緒推至高潮,也使片尾喬回憶往昔的片段更具畫龍點睛之效。毫無疑問,清晰而堅實的故事內核正是本片最大的亮點,亦是它之所以從眾多動畫作品中脫穎而出的關鍵。
當火花照不亮陰影:被過度簡化的苦難
然而,對於「火花」的定義,本片給出的答案看似理想,實則未能觸及議題的核心。
電影以先進發達的紐約作為故事背景,而主角喬則設定為在大城市裡汲汲營營的中產階級,此就本片主旨而論,其實是個十分取巧的做法。22號在因緣際會下體驗了喬的人生,因而燃起對生活的熱忱;但喬這個角色本身的生活環境及型態,自始便注定了22號對這世界的認識會是相對單一的。

《靈魂急轉彎》劇照 / IMDb官網
回顧片頭部分閃過的喬的人生跑馬燈,可以看出在夢想上的不得志是他過去生活中最主要的遺憾,這固然是他自身的不幸,但換作更宏觀的視角想,能擁有這種煩惱的他,或許也同樣是幸運的。儘管痛苦不可以量化的方式比較,但與真正生活在底層的人們相比,起碼他不必為了基本的生存需求擔憂,尚有追逐夢想的機會。這樣的背景設定,正暴露了整部電影最大的局限——喬這個角色所經歷的人生困境,對那些真正掙扎於生存邊緣的人而言,幾乎無法產生共鳴。
本片的核心分明為「生命的意義」這樣深沉的課題,故事中卻僅以「難以實現的夢想」、「缺乏家人認可」、「事業上的空白」等片面經歷,概括呈現人生的苦難。如此處理,反而使電影欲傳達的核心思想顯得單薄,也使得 22 號最終選擇投身人世的動機缺乏足夠說服力。更直白地說,假如22號不幸投生到戰亂地區、貧窮家庭或充滿病痛的身體中,她應如何自處?
火花不在於實現夢想,而在於發現美好——對於那些經受過真正低潮的人們來說,這樣的答案,真的足以支撐起一生的重量嗎?
反出生主義者:那些不願出生的人們
其實,從一開始「不想出生」的22號身上,似乎隱約可窺見「反出生主義」(Antinatalism)的影子。
正如其名,反出生主義者認為,由於生命必然伴隨著痛苦,且生的歡愉並不足以抵銷生之苦楚,因此「不出生」比「出生」更好,而「生小孩」則是一件有違道義的事情。
此一觀點與故事最開始22號的心境暗合。她認為在凡胎肉體中過活需要忍受太多苦痛,因而寧願在投胎先修班無知無覺地徘徊千年。作為一個靈魂,22號雖然無法體會到感官上的快樂,但也杜絕了遭遇痛苦的可能。
乍聽之下,「反出生主義」是種偏負面的極端思想,但它的提出,恰恰反映了一部分人對自身生命的苦惱與反思。比起追逐理想,大部分時間裡,一般人的生活更接近於「忍受痛苦」。欣賞生活的美好自非難事,真正難的,在於承受生活的醜惡。也因此,最能展現對生活的熱愛的方法,不在於發現美好,而是看盡一切醜陋後仍勇敢求生。
如果《靈魂急轉彎》希望從根本上說服觀眾,無論怎樣的生命都必然有其價值與意義,那最要切的,或許並非強調生活的美好,而是提供一個如何與痛苦長久共處的解方。畢竟歸根結柢,過得一帆風順的人們鮮少會去質疑存在的意義。論起「活著的目的」,本片最需要去觸及、說服的對象,正是那些活得最痛苦的人們。

《靈魂急轉彎》劇照 / IMDb官網
人生不只是童話:活著,需要莫大的勇氣
電影末尾,22號在經歷短暫而深刻的一天後,終於開始相信活著的美好。儘管心中仍存猶疑與不安,她仍義無反顧地朝人世一躍而下。而經此一事,喬也獲得重返人間、度過餘生的機會。這樣的結局溫柔而圓滿,可以說,《靈魂急轉彎》是一部專為成年人編造的童話。
但對於早已身在人間、面對現實的觀眾而言,我們都知道人生不只是童話,完滿的結局亦是真正考驗的起始。在漫長的人生路中,「活著」不僅僅關乎於該如何享受當下,更關乎於如何擁有面對每一個前途未卜的明天的勇氣。
《靈魂急轉彎》以動畫為載體,探討了「人生意義」這樣龐大而沉重的議題,由此不難看出皮克斯希望在動畫片領域開拓不同風格與受眾的野心。既如此,作為一位已成年的觀眾,在「火花」的詮釋上,筆者會期盼能看到更多新意。就這點而論,沒能跳脫保守的心靈雞湯,是本片稍嫌可惜之處。
不過,儘管對現實層面的描繪略為理想化,《靈魂急轉彎》仍在敘事節奏與情感鋪陳上展現出一定水準,充分呈現出皮克斯在主題深度上的新嘗試,其整體製作皆在平均之上,依然不失為皮克斯動畫系列裡值得一看的佳作。
總評
片名:《靈魂急轉彎》(2020)
評分:7/10(個人主觀評價,僅供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