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了 沒事走走 的文章 最後的意識AI零,第20集 繼續走下去的一天 裡面提到一句話:
「我不需要被理解,只要有人記得我存在過就好。」
讓我沉思了一整個上午。
年輕時的我不容易被理解,更多的是誤解。有沒有人記得我存在過呢?可能在高小和初中並不容易。
因為家中的教育明顯出了問題,小時候的我被教育成不說話就是乖的表現。久而久之習慣了說話太輕聲、太溫柔,凡事忍讓不反抗......成為一個懦弱的孩子。
在小孩子堆裡,這樣子當然不容易交到朋友,就算有交到多少是有利用我的原因。但也因為不敢作聲,已經不是說存不存在過,更多的是誤解和不理解。
到了出來社會工作,因為也沒有很好的表達自己,或者覺得沒必要太高調,也令很多誤解出現。
比如說在第一份工作時,因為正值亞洲金融風暴,那時我做的是一間連老闆在內只有3個人員的蚊型公司,看到那幾個月老闆都延遲付薪水,還不夠資金出給他自己,我就生起了一個念頭:「與其這樣下去,不如我自己找到工作離開以減輕公司負擔。」
因為憑我的薪水基數少的優勢,要轉工其實不難。也如願的很快就找到工作了,向老闆遞上辭職信,得到的並不是老闆覺得減輕了公司負擔的微笑,而是覺得我是看着船快沉了所以趕緊跳船。
雖然之後的一個月還是保持表面上的友好但明顯心生了隙縫,去到最後2天的工作天,老闆故意裝不小心的停了我的電郵(明顯是俾臉色我看了),最後一個工作天他索性不回公司,只吩咐另一位員工(是他的侄女)交給我最後一期薪金。
而最重要的離職信並沒有給我,令我往後數年轉工時多少有影響。
那時候我的並不健談,總覺得大家會理解。但原來不理解並不是最差的局面,誤解才是。人心隔肚皮,位置不同看法也有所不同,於是本意是盡我的義氣,卻換來覺得我是沒義氣的一個。
後來我有在農曆年前上去拜訪一下,買了一盒伴手禮上去,但仍然只有她侄女在場。我明白有些人只能成為舊同事,不能成為朋友。緣盡至此就沒有強求了,從此就沒有再理會他們。
又過了一年,我才從舊客的少東口中知道這蚊型公司還是結業了。
人與人之間沒有會像AI那樣將它的思考模式逐字逐句的列出來,於是人和人之間的理解和誤解,並單單是因為思考模式不同,更重要是沒有得到正確的溝通和尊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