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在社群平台看到這個活動即將舉辦,早在幾週前便已報名參加。
起心動念的源頭是有感於近來AI深入我們現在的生活,我好奇的是這將如何發生巨變。
博覽會則是由國科會、中央研究院、教育部、衛生福利部及運動部共同主辦,頒予83隊未來科技獎、8隊榮獲IC Taiwan Grand Challenge,以及8隊獲得創新獎的團隊。
【AI未來式:創新應用技術發表會】是首度舉辦的發表會,由國科會與仁寶電腦共同舉辦「AI創新獎」,頒發獎項給予八個團隊。

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
博覽會有蠻多院校,到場的時候因為還在準備,因此不能進去。地點是在世貿一館,也有少許人在一旁等待。

未來科技館
來信是說前半個小時要報到,不過十點都還沒有人入場,所以先去附近的「大會舞台」、「國際區」、「發明競賽區」、「智慧永續館」、「創新經濟館」。
大部分提前入場的人都集中在大會舞台,畢竟是最後一天要頒獎。各展區都是用心佈置的,多半也是學生。
【未來科技館】

2025未來科技館
附近或有「半導體&光電與通訊科技」,攤位基本上都有人員解說,不過當然越到中午人會越多,其中還有些體驗的部分。
【創新經濟館】

創新經濟館
AI應用已然是一個趨勢。
這是我參觀完的感想。各行各業幾乎都已經開始運用AI。不論是農漁、醫療、教育、科技,都在勇於嘗試。(當然這背後還牽涉到資金,成效如何等等)

博覽會其實共有三天,我參加的是最後一天。主要也是想聽各行業獲獎團隊的發表。

獲得創新獎的公司包含漁業、法律、醫療、健康、水域等領域。唯一稍微可惜的是,每一個團隊只有8分鐘的時間介紹成果,大部分的演說者語速都得加快完成。
其中最有印象的屬於第一位發表的先生,甚至還親自帶一個盒子上場。(柳明谷科技)
他們設計APP可以透過AI影像辨識魚苗數,並協助進出貨管理,大幅節省原本作業時間的速度。

主講者語速雖然較快,但是表達清晰有力,簡報也做得很明確。
另一個特別有印象的團隊則是與法律相關的公司,是第二位上場演講的。(財工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然後這時候他們就搬上了一個黑色的長方體道具上場。XD

一位律師處理一件案件,需要看百頁的資料。比如法官以前的判決,對造律師過往採取的策略與論點。

同樣也是運用AI縮短原本所耗的大量時間,幫助律師還有更多精力尋找案件切角的其他可能。
其他或如透過AI偵測學齡前孩童發展。(不過我想這也許涉及一些隱私問題)

或者是醫療相關:


比如急診室來不及消化那麼多病人,AI可以先建議或偵測病人應採取什麼行動,而不錯過診治的黃金時間。

如何讓臨床醫護也能放心下班。


從繁重的文書處理、跨院資料整合、老舊系統的解決。不過現今當然仍有些技術面困難。

甚至提前檢查骨質疏鬆問題。
8個團隊就有4個團隊是醫療領域,而醫療也與我們密切相關。

我想:我們正在邁進另一個好的時代。
我不確定那是不是另一個美好年代(Belle Époque),亦是賽博龐克(cyberpunk)?
但我想我看到了那種潛力。
(相片來源:皆屬於我自己。請勿二傳二改,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