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EXPO 2024 台灣 AI 博覽會逛展心得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4/26-28 在台北圓山花博爭艷館舉辦了 2024 年度的台灣人工智能博覽會 TAIWAN AI EXPO

raw-image

今天主要是盡量簡短地帶大家看一下,這三天在展覽上收穫到的內容、聽到的講座,當然篇幅有限啦,不可能做到十分鐘看電影那種濃縮程度。🫠

 大部分的畫面都在影片裡 

最後還會來看,第三天的 AI 創新獎 Junior Award 2024 決賽現場,在 AI EXPO 官網的創新獎頁面,你可以看到進入決賽的這五支隊伍的簡報影片,如果感興趣的話,就跟我一起看到最後吧。




甚麼是 AI EXPO?

不管你對 AI 的認識有多少,你有沒有使用過,不管你是從事什麼行業,或者是學生,我都建議你明年一定要來參加這個 AI EXPO,首先,只要通過申請,它就是免費入場的,再來,它是一年一度,包含了台灣各個領域對 AI 技術從硬體到軟體研發應用的一個總結,也包含了非常多的國際大廠,你可以在這裡直觀地感受到,此刻世界在 AI 領域的發展究竟走到了什麼程度。

raw-image

最重要的是,就像 IBM 技術銷售總經理朱輝先生在講座中提到的,真正的問題是:如何找到合適的位置讓 AI 在行業中快速落地。在這個博覽會裡面,也許你就能找到答案,所以,明年我真的希望大家都不要錯過。

今年的部分就先跟著我來走馬看花一下。




在開始前要來感謝一下這次的乾爹——決戰時刻廣告設計,他們是一家位於高雄的萬事屋,精緻的設計、專業的輸出、精確的張貼,他們的服務無所不包。

涵蓋了廣告看板、燈箱、電腦零件、組裝,甚至是監控系統旅遊行程的量身定制。如果你有任何印刷或廣告需求,只需要一個電話,決戰時刻就能為你提供全方位的解決方案。

raw-image

在 Facebook 搜尋:決戰時刻-廣告設計 印刷噴塗 電腦維修 監控總機 旅遊規劃找到他們的 FB 專頁來聯繫他們!
➡️聯絡電話:07-3850006/0986-946808
➡️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
➡️網站:https://mikao925.wixsite.com/my-site-3




領入場證的時候工作人員就會給你一份手冊,在手冊的背面呢,是一個 AI 洋流之旅集點活動,集滿就可以抽 iPhone 15 Pro Max ……但是我沒有集滿,我只換了一包 AMD 聯名乖乖和一瓶彈珠汽水。

我朋友到今天還在靠北我當場把綠色乖乖拆來吃的這件事情……不是啊,我知道綠色乖乖的意思,但……嗯……如果是你各位拿到這包乖乖會怎麼處理?反正,我是已經吃掉了啦,來不及了啦。

後來又問了幾個朋友,一樣被唸到狗血淋頭🤪看來這波真的是我錯了。




展場介紹

會場裡面三天都是爆炸多人,一共分成七個大區,兩個大舞台,110 個參展攤位。有 AI 城市商業生活企業治理生命科學智慧工廠、還有新創區

raw-image

展場動線算是蠻清晰的,逛起來很舒服,大門右手邊就是每天 13 場講座的不知講堂,在整個展場另一側是也有辦講座的未來舞台,這邊也同時是 AI 創新獎的決賽舞台。講座中間的休息時間就可以用來逛展場,展場逛累了也可以去聽講座。


AI 城市

AI 城市這裡展示了可以被應用在城市規劃和管理中的各種產品,提高城市運行的效率和便利性。

有台灣的記憶體和積體電路公司華邦電子,攤位上就插了一片晶圓在那裡非常顯眼。還有唯一參展的地方政府,新竹縣政府,這個我也覺得很有意思,他們的規劃看起來很有……理想。

有沒有新竹人可以告訴我實際上體感怎麼樣啊?🤔


商業生活

商業生活區可以看到 AI 如何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並從購物、互動娛樂等各個方面,展示不同的解決方案。

展位最大的是 AWS,Amazon Web Services。還有工作室遍布全球的特效公司數字王國。以及從傳輸到安全,提供各種網路服務的阿卡邁科技。


企業治理

企業治理區域則聚焦於 AI 進行數據分析,提高決策效率,還有數據資料存儲調用方面的技術支持。

我印象最深的是 NetApp,他們能夠幫助一間公司建立出很好的大型雲端或本地資料中心,從硬體到系統都有各種不同分級的方案,光是現場索取的資料就給了我五六本東西,工作人員的介紹也非常精彩而且平易近人。


生命科學

生命科學區我感覺是更著重在人與科技之間的關係。這裡包含了現場直播的 IC 之音,第一天的主持人有大家都很熟悉的沈春華主播,哇走過路過現場聽到她的聲音感覺還挺奇妙的。

raw-image

但讓我覺得最有趣的,是台灣大學 IBM 量子電腦中心的小攤位,我三天都有走過去看,攤位蠻空的,第一天只有一個同學在顧攤,第二天整個攤位都沒有人,第三天也沒有人,但是在整個活動要結束之前,我終於在攤位上看到了一叢人。

難道這是一個取決於觀測者的量子攤位嗎?🙃


智慧工廠

智慧工廠區域展示了 AI 在製造業中的應用,如何通過智慧化的工廠營運,提高生產效率和品管。

這個應用部分現場幾乎都有很直接的 showcase,我忘記是哪家公司的範例影片,是透過 AI 的影像辨識功能,去確認 Gogoro 生產線上技師們組裝的步驟和細節都沒有錯誤,它的反應是即時的透過監控鏡頭,只要組裝中有缺漏的部分 AI 立刻會提示異常,人在那裡動來動去也完全不影響 AI 的判斷。還有像是可以用一個正上方的鏡頭,快速辨別商品並結算金額的結帳系統,同樣也是使用到影像辨識的功能。就蠻多有趣的展示。


新創區

新創區布滿了小小的攤位,有很多五花八門的 AI 創新項目和新創公司,展示他們正在開發的新技術和應用產品,未來可能會改變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其中就有比較多關於生成式 AI 的應用。

我自己蠻喜歡一個叫 AI SOLLY 的小程式,它是針對特殊教育生開發的社交練習軟體。


每個區域的主題,都可以供參觀者深入瞭解不同的 AI 應用實例。這樣的設計,讓你可以從各個角度和層面去拓展和理解 AI 的多元化應用,並且獲取到最新的資訊。




我花了比較多的時間在聽不知講堂的講座,你可以從 AI EXPO 官網的議程頁面去看到這三天總共有哪些講座。

raw-image

比較詳細的心得之後應該會單獨整理一篇放在 Vocus,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加入我的 Vocus 沙龍👋,新文章上架就可以收到通知,也可以在沙龍裡的討論版展開你想一起討論的內容。這邊就講幾個我聽到蠻喜歡的。

我們現在趕上了時代,所以千萬要跨出這一步,去接觸跟學習 AI,不要過了五年十年之後,回頭才想說早知道就趕快學。
Coding 也就是寫程式這件事情,並不會完全被取代,程式設計師的需求可能越來越低,但它也可能是人類的最後一份工作了。因此,每個人都應該學會寫程式,而現在藉由 AI 發展的契機,進入程式編寫領域的門檻已經極大幅度降低了。
從程式編碼開始,我們也應該去訓練自己的 LLM。
「三流公司做產品,二流公司做平台,一流公司訂標準」。
當然這個部分目前不太可能是每個個人去訓練,而是指一個國家、一個企業接下來的目標都該是擁有真正自己訓練出的 LLM。
前面說到現階段企業面臨真正的問題是:如何找到合適的場景讓 AI 快速落地。
但光看這樣一句,很多人可能會感到茫然,我們可以先把問題拆解開來這麼想:
AI 到底應該在我的行業中扮演什麼角色?它能夠解決什麼問題?要花多少錢導入?如何才能盡快出現回報?以及,該從哪個部分開始導入?


除了這些比較觀念上的內容,講座還有很大部分是目前應用上的實例和未來規劃,比方說,鴻海研究院未來想在高雄市打造出一個結合工業、交通、日常生活的智慧城市 AI 系統,🙂高雄的朋友,你們期待嗎?

總體來說,不知講堂的議程講座,內容確實是非常大開眼界的,雖然有一些感覺很像是來工商,但大部分都還是很紮實的內容。然後聽到第三天,我發現真的有很多講者會用星戰來做舉例,不約而同欸,真的好幾個,看到最後我都想說……要不然下次可以考慮留一個螢幕星戰馬拉松?




AI 新創獎決賽

那新創獎決賽的部分,參賽者們上台報告的內容基本跟影片一樣,大家可以在入選作品投票頁面看到各組隊伍的簡報影片,我這邊就不重複講他們的完整內容,主要是跟各位分享一下我自己的感想,也歡迎大家一起討論。

那我先打個預防針哈……呃,我自己並不是程式相關領域出身的,有看我頻道的朋友會比較知道,我之前也基本上做的都是算圖 AI 的影片,所以我的感想並不會是很專業的,只是作為一個走過路過的普通民眾,基於我個人的喜好和認知發表的淺薄意見。

好的,預防針打完了,記得按著你的肩膀五分鐘,我們開始吧。


方言保存

第一組上台的是《SPEAK WITH U 弭平強勢語言帶來的落差:用生成式 AI 進行多模態翻譯與方言保存》。

我覺得想法是很好的,確實 AI 可以變成一個更有效率去保存消失中的弱勢語言的工具,語言要能夠存活,就需要被使用,但是現在高度全球化帶來的是語言滅絕的加速,Language Extinction,指的是少數人使用的語言被多數人使用的語言所取代的現象。目前世界上平均每四個月,就有一種語言不再被人使用

保存弱勢語言的同時也是在保存弱勢文化,評審提出可以從語言出發去想想更多的保存方式,將這個計畫擴展成真正的文化保存數據庫。

我覺得這是一個有點大,但是很不錯的想法,透過 AI 對資料的學習能力,也許能夠做到比單純的留存書面資料和影像、文物,還要更加真實的保留跟還原,還有對這些保存內容的容易被接觸到的程度。


視障輔具

第二組上台的是《協助視障者提升情緒判讀能力弭平社交障礙》。

報告風格還蠻鮮活的,出發點也很好,不過我看過類似的東西,一家以色列公司 OrCam 的知名產品 OrCam MyEye 就是類似的工具,它不是做成眼鏡型態的輔具,而是一個可以吸附在眼鏡側邊的設備,這項產品大約是 2019 年開始有在台灣販售。

當然不是說功能完全相同,但區別感在報告中沒有特別體現我覺得是蠻可惜的。

評審有問到他們這個設備的回應延遲時間,目前是大約 5-10 秒,在日常互動中可能還是稍微有點慢,如果是在節奏比較快的互動場合,比方說吵架,就會完全跟不上。另外也提問到多人場合的情況下,會怎麼輔助辨識?組員的回答是之後會加入視線辨識的功能,由 AI 來辨認現在是誰在看著佩戴者。


新聞整合

第三組上台的是《新聞領域展開——多元新聞整合平台》。

我……第一反應是覺得,這不是目前 GPT 或 Copilot 這類生成式 AI 都能做到的事情嗎?

而且,中立、客觀到底是誰說了算?如果有誰說了算,那也不叫中立了吧,並且大型語言模型本身,對我來說啦,就是一種假中立,它在訓練過程中,給予它資料和對它進行調整的人,難道不會影響它的觀點偏好嗎?

最有意思的是他們建構的這個平台,每篇新聞都有一個打星星評分的系統,讓使用者可以參考來判斷這篇新聞的好壞……然後這個星星居然是使用者打的。嗯?🙃

好我必須要說,這個專題是全部裡面我最不喜歡的,但這是我個人喜好的問題,就,它沒有打中我。

不過這組的評審講評我覺得是最精采的。首先提到了新聞版權問題,因為這組最開始的規劃是非營利,有個評審老師直接瘋狂強調你要先活得下來才有以後,要先想怎麼商業化!怎麼營利!就像版權問題就是一筆錢,沒有收入談不了授權那爬來的新聞就會有版權問題。

再來是事實查核,組員回應是同樣考量到成本,所以這塊只能未來再規畫。這時候就要提到一句老話:「垃圾進,垃圾出 (garbage in, garbage out)」,評審也說了,假新聞即便表達的口吻再中立也還是假新聞。

然後最精采的部分,也是我覺得他們這個專題能夠獲得銀獎的關鍵說真的……當然這是我個人的瞎猜哈,就是有一個評審提出他們不如轉個方向,把這樣整合新聞系統的目標客群從一般大眾,轉為外電媒體,為新聞工作者打造一款省時省力的新聞工具,減輕外電媒體每天都需要閱讀全世界範圍大量新聞內容的工作量,並且作為工具,那新聞授權的部分也可以交給新聞公司去談就好,他們本身也會省力很多。


raw-image

然後在評審又一次強調了「同學,不要想著做非營利,要想怎麼賺錢」之後,下一組上來就表示他們的專題是非營利目的,我直接笑出來。

居安意識

下一組上台的是《AI 啟動市民力量:喚醒居住環境共好意識》。

不能說好不好吧,就是感覺他們的東西點出了問題,卻沒有給出太多解決的辦法。似乎我沒有看到更多的結合到專業領域,像是確實評估結構承重,或是像如果要做改善的話,將會付出的費用評估等等,比較現實面的東西沒有看到。

評審第一句話果然是「又來一個不想賺錢的」🤣。

也提到了一些現實面的問題,像是租屋者可能無力改善環境嘛,那是不是也該納入一些參考的租屋資訊啊,這類的擴展功能。


家事調解

最後一組上台的是《Le姊家事商談好夥伴-結合生成式 AI 與親權判決模型解決親權難題》。

那個 Le 是 Legal 的縮寫,而家事指的是家事法庭、家事調解這類型的法律領域,這確實是一個明明就很常見卻不怎麼被人重視,而且資源相對貧瘠的選題。

他們除了整個專題規劃得很不錯,還實地拿去給了家事調解員做試用,根據反饋進行微調和後續的計畫。

基於前面兩組的經營問題,評審也是一開始就問了他們的商業模式打算怎麼營運,以及這個輔助是可以在調解當下用得上的嗎?組員的回答可以看出他們思考跟準備得都比較全面,我想也是多虧於測試跟反饋收集得足夠多。未來有考慮加入語音輸入,來輔助分析調解現場的狀況,根據調解員的經驗也可以調整輔助強度,這些規劃我覺得都蠻不錯的。


說了這麼多,其實這五組決賽隊伍的專題都做得很棒,畢竟打到了決賽嘛。現場看的時候真的有點夢回以前做專題報告的自己,學生時代社會經驗不夠多,事情也會想得比較簡單,特別是對於商業模式的考量通常都不會擺在第一位。

你最喜歡的專題是哪一組呢?在下面留言來分享一下吧!我自己最喜歡的隊伍是家事商談那組,第二喜歡的應該是語言保存組。




這場博覽會,對於處在這個時代變革當下的我們來說,是很棒的學習和體驗機會,不僅能夠更好地理解當前 AI 發展,還可以幫助你預見未來的趨勢並做好準備。

那麼希望我的分享對你有幫助,今年有參加到的朋友也歡迎跟我分享你的看展心得,有任何問題或是有什麼想補充的都可以在影片或文章下方留言。


感謝各位收看,掰掰。


Youtube頻道[你風哥 Wind Bro Draw]上各式生成AI工具教學及介紹影片的文字版,包含使用方法與小技巧,完整的影片文案重新梳理,或是實用小筆記,還有進階使用者的理論基礎部分。工具目前包含ComfyUI、Leonardo.Ai、Picsi.Ai、Pika Labs……等,緩慢新增中。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Comfy 官方應用更新詳解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ComfyUI中階③Upscale、SDXL
閱讀時間約 14 分鐘
簡單解釋 SORA 工作原理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Leonardo.Ai 收藏夾、透明、4+16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