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貴四歲被送到新店山上一戶大家庭當童養媳,八歲開始被養父家的阿嬤訓練煮飯,寶貴說,「在別人家過日子很辛苦,爸媽不在身邊,別人叫我們做什麼就要做什麼,不能頂嘴。」寶貴的女兒阿華說,「記得小時候,我媽的話很少,很少表達自己的想法,她說,童養媳沒地位,人微言輕,說多了礙人家的眼,不如不說。」
老父親斷了寶貴一家的資源,兩人只好胼手胝足努力打拚,一個種菜種到不知休息、一個賣菜賣到天荒地老,拚搏了十多年,終於買了房子,一家六口終於有自己的家。當四個孩子長大各自成家,先生就帶著寶貴出國旅遊,去過十多個國家,玩到後來,寶貴覺得沒意思,所以她轉身投入做志工,她說,「做志工心很安住,不會想東想西,也不會想要跟別人比上比下,還能運動流汗。」
自從寶貴去環保站做資源回收,聽到很多志工的人生故事,也聽老智者講人生的道理,她決定把心裡那些陳年垃圾掏出來。女兒阿華說,「累積六十年的垃圾,在我媽做志工的第五年就全部清空了,她變得很開朗,因為她已經把所有的不愉快、埋怨,以及恨意丟到心裡的焚化爐,燒得精光。」
寶貴說,以前很傻,只會怨,不知道轉念,更不知道換個角度換立場去想。做志工後,寶貴學會轉念,如果沒有養父母的嚴格磨礪,她不知道自己能耐有多大,如果沒有被公公斷資源,她體會不出靠自己打江山的成就感。寶貴回頭看,逆增上緣不是壞事,皮球拍得用力就彈得高,應該要用感恩的心感謝過去所有的人事物。
到環保站做事之前,寶貴會先爬山當運動,在山上與球友打一場羽毛求,九點才下山做資源回收,如此幸福充實的日子,寶貴已經過了整整二十年。老智者說,心寬念純,前方的路就是坦途,狹心報復,路就會越走窄,很多時候不是別人蓄意不懷好意,而是我們容易把別人的無心之語重重聽進去,因此重傷了自己,也誤恨了對方。
#放下
#心寬念純
#淨化心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