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城南串串》走讀,到虎爺CROSSINGS
今年,我參與了國立歷史博物館的《城南串串:共學共伴計畫》。這是一場從地方出發的共創計畫,透過民眾與藝術家的對話,設計出三條走讀路線,串起城南的飲食記憶、藝文脈絡與建築歷史。有幸擔任「城南尋趣」這條走讀路線的顧問,雖然我長期出沒於南海學園一帶,卻是第一次走進 粿店仔福德宮。宮廟正對面,是我最喜歡、長期拍攝的一棟建築——被層層植物包圍的 復興汽車電機冷氣公司。

在幾次走讀過程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粿店仔的虎爺。初次拜訪時,我竟沒發現祂就在土地公的神龕下;直到再訪,才注意到那尊靜默的守護者。廟方貼心地在祂兩側裝上鏡子,好讓信眾看見祂的身影。


後來,當南海藝工作室邀請我以「動物議題」設計明日專題攤位時,我腦海中立刻浮現出粿店仔的虎爺,想著祂守護的不只是人,更是與我們共居的生命。
於是,我沿著史博館周邊的街巷,一間間走訪八座宮廟,遇見了九尊虎爺。每到一處,我都誠心祭拜、擲筊請示,說明我希望以虎爺為主題,設計一個關於動物生存危機的教育攤位。所幸,虎爺們都給予了聖筊首肯,我得以獲得祂們的同意與庇佑,拍下一張張虎爺的身影。
我希望在史博館市集裡,能有一場動物議題教育的策展,因應而生的是《虎爺CROSSINGS》,結合虎爺信仰與道路生態學的倫理隱喻。讓民眾透過動物祈願卡、動物誤傷事件簿、以及 #國語實小生態小尖兵 的導覽,一起了解動物的生存危機,為牠們開路,也為自己開一扇理解之門。

📍走讀路線 & 走訪任務
國立歷史博物館 → 台北植物園 → 粿店仔福德宮 → 崁頂永義宮 → 崁頂庄永興宮 → 古亭天佑宮 → 台北玄靈慈惠堂 → 義靈宮 → 龍光福德廟 → 龍興宮(全程約 40–60 分鐘)
【觀察與發現】
1️⃣ 這八間宮廟的主神是誰?
提示:可從宮廟名稱找線索喔!(例如:「福德」通常是主祀土地公)
2️⃣ 為什麼八間宮廟,卻有九尊虎爺?
提示:哪一間宮廟有兩尊虎爺呢?
3️⃣ 哪間宮廟在 Google 地圖上找不到?
提示:走訪時記得留心巷弄間的小廟。
【信仰與形象】
4️⃣ 不同宮廟的主神,和虎爺的形象有關聯嗎?
提示:試著觀察虎爺的顏色與姿態,像是福德正神多為「黃虎爺」。
5️⃣ 虎爺為什麼多半在主神的神龕下?有出現在神龕上或同層的嗎?
提示:虎爺的位置與裝飾,其實象徵著祂在信仰體系中的角色與地位。
【史博館延伸學習】
【活動資訊】
時間|2025/10/24(五)11:00–18:00
地點|國立歷史博物館戶外廣場(南海路 49 號)

2025城南串串在地共學市集已圓滿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