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一天,我要去看桑布伊。」
2021年,我寫下了這段話,而2025年10月18日就是那一天。
第一次聽到桑布伊的歌聲時,感覺像被大地溫柔的擁抱。他的聲音像山、像海、像風、像溪流、像山谷,深沈而透明,穿透心靈。
週六晚上,我抱著期待萬分的心情,走進國家音樂廳。「無界的疆域」是當天演出的主題,主旨在探討多元文化社會下,族群間如何敞開心胸,彼此理解。但那晚,我感受到的是,桑布伊的音樂早已打破了時間、語言及族群的邊界,就像大地,包容萬物。
從部落古調、鼻笛演奏、滿洲歌謠、青年之歌、椏幹、祖先的叮嚀、風之歌、擁抱⋯他的音樂把卑南族的過去與現在,山谷與溪流,祖先的古老智慧帶到我們眼前。

表演沒多久,桑布伊說這是他第二次在國家音樂廳表演,第一次是在1992年(如果我沒記錯的話),他開玩笑的說,第一次上來時,因為怕是最後一次,所以幾乎把部落裡的人都叫來了。30年後,他再次站上了這個舞台,不變的是,他依然透過音樂提醒我們不要忘記重要的事。
「依照我們部落祖先的教導,我們人類是最後才被創作出來的,所以我們要愛我們的環境,愛身邊的動物,因為牠們是我們的表哥表姐。」
桑布伊這麼說道。
反思文明與自然的疆界
想起最近太魯閣堰塞湖的新聞,藍綠色的溪水美得讓人驚心動魄,也美得令人悲傷。
有位網友說,這是大自然在告訴我們,祂想休息了。
我不禁思考,當文明一直侵吞自然的邊界,我們最後還能留下些什麼呢,
而什麼才真正值得留下?
謝謝桑布伊,不斷在音樂裡譜寫下答案。
回家路上,我的耳機播放著〈桑布伊 同名專輯〉,
想著,還好,在這個混亂的時代中,我們還有桑布伊。
謝謝桑布伊。
延伸聆聽,3首我的必聽私心推薦:
1.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RD_R8rvt
曲目:蝴蝶。卑南族是母系社會,女人辛勤工作、織布,看著媽媽小姐們忙進忙出,像蝴蝶一般,在部落裡穿梭飛揚,他就想寫一首歌送給媽媽小姐們。因為有了她們的勞動,才能有豐收分享的時刻。
2.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4mhHwb4o3A
曲目:擁抱。乍聽之下是一首情歌,但它不是情歌,而是述說環境、土地對我們的擁抱,大自然對我們的擁抱。或許也可以當作是情歌,像是樹一樣抱住了你。
3.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1yk2l_ds_w
曲目:Dalan 路
如果有啟發到你的話,歡迎追蹤留言收藏分享
也歡迎追蹤我的IG❤️@impickythankyou
自我成長|社會觀察|觀點啟發
--------------------------------------------------------------------------------------------
每一個按讚、追蹤、留言都是莫大的鼓勵🥺🥺🥺
讓我有動力繼續分享關於高敏人的(內心)世界...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