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瓦疊影,書齋靜謐。窗外秋陽溫柔,金色的桂葉隨風微落,飄入半掩的雕花窗櫺(音:玲)。檀木書案旁,一張素白流雲紋的琴几橫陳,古箏橫置其上,絲弦流光,泛著淡淡月華。
她身著淡粉羅裙,外罩月白薄衫,衣襟處繡著細密的花蔓裡,藏著一尾墨綠朱喙的相思鳥,隨她呼吸微動,如風中花影。烏髮雲垂,僅以一枝青玉簪挽起,幾縷髮絲俏然散落於頸側,襯得肌膚愈發如凝脂般潤白。
可馨的指尖細長,溫柔地撫在古箏上,似怕驚擾了誰。纖指輕彈,弦聲微顫,一縷悠遠的音韻便自她的指間飄出。那聲音清澈如泉,婉轉如鶯,細柔如柳風拂過水面,帶著幾分思緒的溫婉,與書房裡的靜謐交融成一幅詩意畫卷。
她低眉凝神,睫影輕垂,長睫在臉頰投下一道柔和的陰影。眉彎如遠黛,雙眸似水含情卻不言,唇瓣淡粉,微啟微闔間似有未訴的心事...光線從窗外斜灑,映照在她的臉龐,明暗交錯之間,讓那份恬靜更添一層朦朧的嫵媚。
她撥弦的動作輕盈而有節律,腕骨靈動如春燕翻飛。纖指掠過弦上,聲聲如氣若蘭息,盈滿呼吸的溫柔。裙角隨著她細微的動作輕晃,羅裳若霧似煙,盈盈間散出一縷若有似無的幽香,清甜中帶著一絲溫潤的體氣,恍若花影拂風,連空氣都被她的氣息染得柔軟了。
書案上放著一卷未展的詩冊,字跡墨香猶新。可馨的目光不經意落在那詩冊上,眼底閃過一絲柔光。她指下輕輕一滑,弦聲轉柔,旋律由明朗轉為低婉,如夜風輕語,似有深情藏於音中。
忽而,一縷微風拂入窗內,吹動她的青絲。幾縷髮絲貼在她的頰邊,她抬手將其輕輕撥回耳後,那一抹姿態,婉約得如洛神再世,仙姿玉貌。指尖掠過耳畔的瞬間,琉璃耳墜輕輕一晃,發出清脆聲響,與琴音緩緩相和。
她微微抿唇,似笑非笑,眼神專注於琴弦,神色間卻掩不住一絲羞澀與柔媚。彈到一處轉音,她忽地輕閉雙眼,手勢更柔,音色更暖,彷彿將心底無聲的情思寄進每一縷樂音中。
箏音漸起,似風拂花海,似雨落青檐,婉轉流淌,悠悠不絕。她整個人彷彿融進了琴韻之中,白衣勝雪,氣若幽蘭,仿若是古畫中走出的九天仙女,一舉一動都藏著不染塵俗的柔情。
窗外的光,漸漸斜長。可馨的纖纖玉指在最後一弦上輕輕一抹,聲音如露珠墜地,清亮而短暫。她停下手勢,微微抬首,眼中倒映著一抹淡淡笑意。
她側過身,目光越過半掩的屏風,落在書房另一角。那裡,一名十八歲的少年靜靜而坐,衣袍素淨,神色端正,卻藏著一抹不易察覺的緊張,看似平靜無波的他,唯有指節在袖中微微收緊。
兩人目光交錯的那一瞬,他的心似被無形之弦繃住,氣息微滯,卻仍故作鎮定。
可馨的唇角輕輕上揚,聲音如箏弦餘韻般柔軟低語......
「這一曲《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不知……可合哥哥心意?」
※琴几:專門用來放置古琴的傳統家具。
眉眼裡藏的笑,如星落九霄;
纖姿舞的曼妙,惹月色傾倒。
嫣然笑,幾分嬌, 不染風塵鑄的刀。
懸琴簫,風雅溫柔聲色告。
嬌容調的色調,驚豔得剛好;
梨渦暈的正俏,瀲灩如雲渺。
紫衫飄,蒲扇搖, 無須一分多與少。
墨色燒,釉彩膏泥光色烙。
你似攜月而來的仙瑤,
填補凡塵缺失的心跳。
落於人間一笑,
勾畫醉意裊裊,
似夢繞,畫裡畫外掃寂寥。
你是不食煙火的仙瑤,
舞鳳翔鸞相交的窈窕。
題畫詩也難描,
千古詞不敢擾,
華燈照,墨香裡印色正妙。
嬌容調的色調,驚豔得剛好;
梨渦暈的正俏,瀲灩如雲渺。
紫衫飄,蒲扇搖, 無須一分多與少。
墨色燒,釉彩膏泥光色烙。
你似攜月而來的仙瑤,
填補凡塵缺失的心跳。
落於人間一笑,
勾畫醉意裊裊,
似夢繞,畫裡畫外掃寂寥。
你是不食煙火的仙瑤,
舞鳳翔鸞相交的窈窕。
題畫詩也難描,千古詞不敢擾,
華燈照,墨香裡印色正妙。

《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
秋風清,秋月明,
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
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
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
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
早知如此絆人心,何如當初莫相識。
出自唐代李白的《三五七言》
心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