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期一個禮拜的臺中國際動畫影展在上星期結束了。從影展所收穫的,其實出乎我的預料。不但看了兩部優質動畫電影,還有機會見到導演本人,聽他們分享創作的過程跟對作品的想法。那今天想與各位分享的,就是療癒無數創作者內心的溫暖作品《驀然回首》。

影展觀摩長片《驀然回首》

劇情簡介
小學四年級的藤野在校刊上連載四格漫畫而受到同學們的好評。某天,她得知另一位家裡蹲的同年級學生京本也將在校刊上連載漫畫。京本細緻寫實的背景畫為藤野帶來不少衝擊,甚至令她心生放棄漫畫的念頭……直到畢業那天,因老師的委託才初次真正見面的藤野和京本,兩人之間的命運開始產生了變化…
映後心得—獻給所有創作者的暖心情書
作品標題《Look Back》用一個簡單的故事,卻觸動了無數創作者的內心。而作品標題的含意,也隨著故事的進展一步步揭露給觀眾。故事開頭,藤野在畫畫時的背影便帶出了其中一個含意—漫畫家創作時的孤獨。除了作家自己外,沒有任何人知道那看似平靜的背影,其實早已與內心天馬行空的想法做了多少回的拉扯,讓我忍不住去想「創作的過程,即是一場孤獨的戰鬥」。但,又是什麼樣的原因讓創作者能不斷地堅持下去呢?
電影開頭便聚焦藤野在創作中的背影
這就要提到標題的第二個含意—「看著誰的背影前進」和「回頭看見誰的存在」。之所以放在一起談,是因為我認為這是一種雙向奔赴的關係,拆開來講似乎就少了那份感覺。京本非常喜歡藤野創作的漫畫,這份熱愛從小學延續至長大成人都不曾消失,更因為這份憧憬,讓她產生想畫得更好的念頭。京本看著藤野的背影前進,讓藤野有機會回頭看見熱愛自己漫畫的京本的存在,也給予了藤野重拾創作的勇氣。

看著誰的背影前進 & 回頭看見誰的存在
最後,便是中文標題的含意—「驀然回首」。創作時的困難與辛苦以及難以預料的意外,難免會使人越走越迷惘,不知道是不是應該堅持下去。這時候請試著回頭看看吧!隨著曾留下的痕跡一步步往回看,會發現其實創作的初心一直都在,可能是某個日常時刻、某人的笑容,那些微小卻美好的事物,早已成為持續創作的動力。
或許這部作品是藤本樹老師為了找回初心而做的,但我覺得這個故事飽含的心意,更像是獻給所有創作者的溫暖情書—當再度陷入低潮時,請試著回頭看看吧!
影人講座|<怪物原畫師> 押山清高
這次影展還邀請到了本作導演,有「怪物原畫師」之稱的押山清高老師來到台灣!除了有映後座談外,另外還辦了一場近1小時的影人講座,分享創作的過程。
第一次來到台灣的押山老師不僅相當大方地分享電影人物的設定手稿外,甚至還現場親自示範如何繪製角色以及動畫分鏡圖。原來一張分鏡圖在下筆之前需要考量的事情相當多。需要先想好從哪個鏡頭視角呈現畫面、要遠景還是近景、人物的比例和動作等等,再一層層疊加出一幕完整的畫面,令人相當佩服!(這部分的分享算是重要的商業資訊,所以無法拍照,那就放上老師帥氣的照片吧!)
最後還有談到,隨著AI的出現,老師認為這將會如何影響動畫產業以及產業未來的走向。老師的看法我認為算是抱持著不安但期待的心情。對老師來說,因為大多時候皆是一人作業的他,AI反而成為了他的好幫手,能提升處理事情的效率,節省下來的時間讓他能更專注在創作上。同時也有些不安,如果AI日後真的也能創作出一個不錯的故事,那屆時身為動畫師的他還能夠做些什麼?而其中的差異性又在哪裡?這些問題可能是未來需要反覆去思考的。
結語
很感謝臺中國際動畫影展選了這部作品做為觀摩長片,讓我有機會可以看到這麼優質的動畫,甚至還見到了導演本人,根本收穫滿滿呢!除了這部之外,我還去看了韓國動畫導演安載勳的新作《鰓男孩》,並參加了導演的講座,也獲得了一些想法。之後有機會的話,再慢慢將這些想法整理成文章~
如果錯過了本次的影展也別擔心!明年還會有的唷!很期待明年又會有什麼樣優質的動畫作品呢~
珮姬.悅讀小天地
如果喜歡的話,請記得按愛心❤
想看更多文章,請記得按追蹤➕
歡迎留言分享,你的支持是我持續書寫的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