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要去日本留學後,金錢上的花費成了需要解決的問題。在網上爬文的過程中發現許多留日的學長姐們都是透過申請交協獎學金來實現他們的夢想。有鑑於此獎學金申請過程實在過於繁鎖,近幾年PTT也不太有人發相關文章,故想在此紀錄一下這一年準備的心得。我會持續更新到赴日,也就是所有程序都跑過為止。
交協獎學金是什麼?
關於這部分我就不詳細著墨,可以參考交協的官網。簡單來說,就是每年約有50個名額,申請上了即由日本國家幫你付學費、入學料、檢定料、赴日返台機票,還給你規定修業年限內每個月生活費至少14萬日幣起跳(依碩博士及地區有所不同)。換言之,以我為例,去京都讀碩兩年,大約可以拿500萬日幣,依現在0.2左右的匯率大概是台幣100萬。
申請流程
能在赴日前就拿到100萬的獎學金,那為什麼報名似乎不太踴躍?並不是因為此獎學金不有名,事實上,此獎學金的歷史超過40年,拿過此獎學金的人數超過3000人,純粹是因為他的申請流程實在過於繁複,這過程中勸退了不少人。

依照我這屆的資料,必須先參加6月分的EJU考試,努力回憶起自己指考的夢魘。再依據EJU的成績跟其他台灣報名者比較後,決定是否可以參加複試,約有80人可以進複試。進了複試後,不但有書審資料要準備,還要在9月於台北福華進行可怕的日文面試(除非你是英文學程可用英文面試)。
以下記錄一下我這屆的時間點:
- 6/15 考EJU
- 7/16 收到獎學金編號
- 7/23 EJU放榜
- 8/7 交協初試放榜,隔天寄email
- 8/27 前寄書審給交協
- 9/27 面試
- 10/20 放榜,隔天寄email
補充歷屆初試放榜及面試日期:
由於初試EJU的部分,網路上已有許多心得,再加上理科主要是考高中的東西,雖然日本教的可能有些跟我們不太一樣,但考古題多寫就好,別無他法。考古題可於JASSO官網下載,比較新的題目可以到交協閱覽室借閱。不過我這屆遇整修不開放,所以我是到北市圖總圖翻閱。以下附上成績:

由於計分有被標準化過,所以無法直接用對幾題得幾分的方式換算。我在考試時也有數學整大題空白的狀況,分數仍然還行。故大家在練習時不必過度擔心,在此就不詳細說明初試準備方式。
複試準備
複試相較於初試就麻煩許多,請務必在準備初試時就要開始一起準備。
我們先從要繳交的書審資料開始,需繳交的資料有:照片2張、制式申請書2份、研究計畫書(A4、7頁內,以面試語言書寫)、大學成績單、指導教授推薦信、畢業證書(或畢業預定證明)、預計入學大學之合格通知書(或與未來老闆的內諾email)、制式誓約書、淮考證、護照(或未持有護照聲明)、身份證影本、退伍令(結訓令、免役證明、或預定退伍聲明)、日檢成績單(如果有考的話)、英語能力證明文件(如果是英文面試的話,並附上英文學程證明)、健檢單(複試過了再交也沒關係)。所有資料在寄給交協時皆需一份正本與三份影本。有些是交影本就好、如畢業證書,影本要釘釘書針,且皆單面印刷。
制式申請書有兩部分,一部分是填你的個人資料,舉凡姓名、國籍、生日、地址、兵役狀況、家人、緊急聯絡人、學歷、經歷、日文學習經驗、日文久居經驗等等之類的,這部分不難處理。
另一部分比較麻煩了,要回答一些問題,而這些問題文組生很有可能在面試時被問得更詳細。問題諸如:
- 你是怎麼對日本抱持興趣的?
- 為什麼想去日本讀研?
- 你的研究跟日台關係的發展有什麼幫助?
- 家人對你去日本這點怎麼想?(這題我在面試有被問)
- 為了加深對日本的理解,你前往日本後你想做什麼?
- 你怎麼透過去日本留學搭起台日間的橋樑?
- 你以後會怎麼活用你在日本的研究?
- 畢業後的進路?
- 為什麼需要交協獎學金?
- 過去主修?(可以寫一些專題的東西)
- 發表過的書、論文、conference之類?
然後再回答你的研究計畫題目與前三志願的大學與指導教授,原則上不能更改。
以上這些問題我是幾乎沒有被問到,但網路上的文組學長姐似乎被問的機率很高,記得資料繳交前務必自己留存一份回答,以利面試準備。
其他除了研究計畫,就是一項一項攻破,很煩,但別無他法。我是4個月軍事訓練役,剛好可透過畢業到日本開學這段時間去當兵,這部分就要注意需於指定日期前繳交退伍令或結訓令。一年兵的話我就不清楚排程。
研究計畫比較麻煩,我當初是清明連假前後花了兩個星期搞定,醒來就讀paper,讀到就寢,邊寫計畫邊讀書。我想如果你是申請博士學程,或是申請碩士學程但大學專題有做過類似的事情,應該很容易抓自己的節奏。若這真的是你第一次寫研究計畫,可以的話給自己兩星期到一個月的時間好好準備。想清楚自己的研究動機、問題意識,尋找前人已經做過哪些東西,並不斷質問自己的研究價值。你會發現7頁其實沒有很困難,反而是刪減到7頁比較困難。
尋找靈感時可透過Gemini等LLM工具輔助。比較好的方式是讓模型當你的prompter,而不是反過來。畢竟,這終究是你的研究計畫。他生成一份他自己的研究計畫給你自己抄,並沒有意義。
面試
聽說文組好像有壓力測試的環節,但理組是沒有。你可以跟我一樣當天緊張到爆,腳抖個不停,日文連読みます都講不出來都沒有關係(記得補一句兵役のせいだよwww),理組的重點是,確定你知道你自己要做什麼,你真的要來做研究,這份研究計畫真的是你寫的,只要你能說服面試官以上三點,原則上問題不大。
面試當天有以下幾點需注意:
- 服裝儀容。
女生的話我不太清楚,但我自己的話是全身上下Uniqlo,在京都考研的時候就順便買一買。襯衫、西裝褲、西裝外套、領帶、皮鞋。我是覺得越無聊越好,想像自己是個新卒,那個樣子就好,不要有任何花俏的地方。 - 面試禮儀。
我自己是參照這個影片,從敲門、挨拶、坐姿等,盡量規矩,禮多人不怪。幸好當時正在新訓,腰桿挺直抬頭挺胸大聲問好,跟喝水一樣簡單。 - 當天除了護照、身份證、准考證外,什麼都不能帶。當然進到面試小房間時可以在玄關放自己的行李,但坐到位子上的時候什麼不能帶。我原本想說要帶個白板,在我講解演算法的時候畫圖,但問了交協得到的回覆是不行。
- 提早到福華等是可以的,但要面試前10分鐘才能請飯店人員帶你上樓及報到。報到時會給你一個名條,請貼於胸口處。如果你跟我一樣黏不住的也不用太緊張,面試官當然知道你是誰。不過跟我一樣很緊張也沒關係,就當作是一種緊張的理由吧。
就我印象中,首先計時人員問我「父母支持你來日本嗎?」,這題似乎是每個人都會問的。回答完後就開始3分鐘的研究計畫報告。我自己是沒有報完,當兵久了腦子只有驗槍驗畢,但其實沒有關係,這段時間主要是讓兩位面試官回味一下你的所有資料。
回味的意思是,面試在事前已經看完你所有的資料,並寫滿眉批。這場面試(對理組生來說)真的只是要確認研究計畫是不是你寫的,還有你是不是個正常人,而已。
以下是我記得的一些問題:
- 日文是全部自學嗎?沒有上過任何日文課?
- 大學的Seminar報什麼(還要解釋交大電機Seminar多水😑)
- 大學做過的專題內容?
- 京大考試後被分配到的實驗室?
- 遇到研究上的困難會如何解決?(我其實很討厭這題,不同的困難有不同的解法)
- 你研究的題目算小眾,怎麼得知這個資料結構的?
- 為什麼選用這個tool?
- 你大量引用的2篇paper都有讀過嗎?有實作過嗎?
跟網路上少數理組生的文一樣,幾乎沒有問適性問題。這些問題也是很典型理學院教授的問題,他們只是想知道你知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而已。如果是工學院的話會更在乎應用價值,但應該也不難回答。
面試完後,不要太過擔心,通過初試的你有5/8的機率會錄取,即便表現不如預期,還是有一定機會能錄取,再不行就去當兵吧,很爛的藉口但很好用(笑。
放榜
放榜後才是開始,還有許多事情要做,這部分我會再持續更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