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我用AI幫助我學習的方式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就算我看完案例

我也一樣不是很了解菜籃分析是怎麼做的

這在之前SQL Server 有關商業智慧的書內看過很多次

但我怎麼翻書

就是沒看到書中有解釋怎麼做出來的

在以前

我也只能放著

等將來有一天我腦洞大開

突然頓悟...哈哈哈....

(結果一直沒開,直到今天....)

去年花了半年去職訓上了一個AI班

給了一堆演算法的影片課程

沒用就是沒用....

我們要的是怎麼實務應用

不是嚐試去理解艱深的理論


Prompt:

請解釋網頁內的例子讓我了解其中的含意


Gemini

stat_minus_1

Thinking

好的,這是一個非常經典的「購物籃分析」(Market Basket Analysis) 範例,目的是找出哪些商品經常被顧客一起購買。


我將為您一步步解析這個網頁範例的含意。


首先,我會先抓取網頁內容,以便進行分析。


check

WebFetch...ssociation-rules

You chose to accept 'WebFetch' once.

好的,這個範例的核心目標是分析一個商店的交易紀錄,找出 「如果顧客買了 A,他們有多大可能性也會買 B?」 這種關聯性。


整個過程可以分為三個主要步驟:


第一步:準備數據 (Create and Add Data)

範例首先建立了一個名為 test_data 的資料表,用來存放交易紀錄。


CREATE TABLE test_data (

trans_id INT, -- 交易編號

product text -- 商品名稱

);


INSERT INTO test_data VALUES

(1, 'beer'), (1, 'diapers'), (1, 'chips'),

(2, 'beer'), (2, 'diapers'),

...

(7, 'beer'), (7, 'diapers');

含意解讀:


這裡模擬了 7 筆交易 (trans_id從 1 到 7)。

每一行代表一筆交易中的一個商品。例如,第一筆交易 (ID=1) 包含了 beer (啤酒), diapers (尿布), 和 chips (洋芋片) 三樣商品。

這種格式是 MADlib 函數需要的標準輸入格式。

第二步:執行關聯規則分析 (Run Association Rules)

這是最關鍵的一步。範例使用了 madlib.assoc_rules 函數來進行分析。


SELECT * FROM madlib.assoc_rules (

.40, -- Support (支持度)

.75, -- Confidence (信賴度)

'trans_id', -- 交易 ID 欄位

'product', -- 商品欄位

'test_data', -- 資料來源表

'public', -- Schema 名稱

false);

參數含意解讀:


Support (支持度) 0.40:


定義: 指某個商品或商品組合在 所有交易 中出現的頻率。

意思: 「我們只關心那些至少在 40% 的交易中都出現過的商品組合」。這有助於過濾掉那些非常冷門、偶爾才被購買的商品,專注於分析常見的購買行為。

Confidence (信賴度/信心水準) 0.75:


定義: 指「如果顧客買了 A,那麼他們同時也買了 B」的條件機率。

意思: 「我們要找的規則,必須是『當顧客購買了前提商品(A)時,有至少 75% 的機率也會購買結果商品(B)』」。這代表了規則的可靠性。

這個函數執行後,會產生一個名為 assoc_rules 的結果表,裡面存放著所有符合上述 Support 和 Confidence 門檻的規則。


第三步:解讀分析結果 (View the Results)

最後,透過查詢 assoc_rules 這個結果表,我們就能看到挖出來的規則。


SELECT pre, post, support FROM assoc_rules

ORDER BY support DESC;

結果輸出:


pre | post | support

-----------+--------+--------------------

{diapers} | {beer} | 0.7142857142857143

{chips} | {beer} | 0.42857142857142855

結果含意解讀:


pre (LHS - Left Hand Side): 規則的前提,代表顧客已經購買的商品。

post (RHS - Right Hand Side): 規則的結果,代表顧客很可能接著購買的商品。

第一條規則: {diapers} => {beer} (尿布 => 啤酒)


意思: 「購買了尿布的顧客,很有可能也會購買啤酒」。

support = 0.714...: 代表「尿布和啤酒」這個組合在所有 7 筆交易中出現了 5 次 (5/7 ≈ 71.4%)。這是一個非常頻繁的組合。

雖然這裡沒顯示,但我們可以推斷它的 Confidence 必定大於我們設定的 75% 門檻。這意味著在所有購買了尿布的交易中,有超過 75% 的交易也包含了啤酒。

第二條規則: {chips} => {beer} (洋芋片 => 啤酒)


意思: 「購買了洋芋片的顧客,也可能購買啤酒」。

support = 0.428...: 代表「洋芋片和啤酒」這個組合在所有 7 筆交易中出現了 3 次 (3/7 ≈ 42.8%)。

總結與商業應用

這個範例成功地從原始交易數據中,挖掘出了兩條有價值的消費模式:


尿布和啤酒 是強關聯商品。

洋芋片和啤酒 也是關聯商品,但關聯性稍弱。

商店經理可以利用這個資訊來制定行銷策略,例如:


商品擺設: 將啤酒放在尿布或洋芋片附近,方便顧客一起拿取。

促銷活動: 推出「買尿布送啤酒折價券」的活動,進一步提升銷售額。

這就是關聯規則分析從數據中發現洞見,並轉化為商業價值的典型過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重生
4會員
88內容數
越難割捨,越難活自己
重生的其他內容
2025/06/20
去年初做某家金控及其銀行的gcp 專案時, 就聽到entra id,想說這是什麼 ? 應該是跟認證有關.... 現在終於知道了,就是AD..... 真是....換名字而已 怎麼不用個大家都熟悉的技術名詞就好了 Cloud...... 也是百家爭鳴..... 大廠現在都想細水長流了!!
2025/06/20
去年初做某家金控及其銀行的gcp 專案時, 就聽到entra id,想說這是什麼 ? 應該是跟認證有關.... 現在終於知道了,就是AD..... 真是....換名字而已 怎麼不用個大家都熟悉的技術名詞就好了 Cloud...... 也是百家爭鳴..... 大廠現在都想細水長流了!!
2025/06/18
終於把office 365訂閱轉為沒有AI版的了.... 幾個月前突然收到一封微軟的來信 office 365因為增加AI的功能 調整為4190 當時...想說..有著麼強迫推銷的嗎 ?? 這陣子一直接到它的office 365 copilot的網路seminar 想說...被強迫使用了
2025/06/18
終於把office 365訂閱轉為沒有AI版的了.... 幾個月前突然收到一封微軟的來信 office 365因為增加AI的功能 調整為4190 當時...想說..有著麼強迫推銷的嗎 ?? 這陣子一直接到它的office 365 copilot的網路seminar 想說...被強迫使用了
2025/06/18
今天終於把這個搞懂了.... 重點還是在百家爭鳴 我就覺得很亂...摸不著頭緒 我今日問了perplexity 它給的回答
2025/06/18
今天終於把這個搞懂了.... 重點還是在百家爭鳴 我就覺得很亂...摸不著頭緒 我今日問了perplexity 它給的回答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總結一下目前有的素材: AI說書 - 從0開始 - 103:資料集載入 AI說書 - 從0開始 - 104:定義資料清洗的函數 AI說書 - 從0開始 - 105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總結一下目前有的素材: AI說書 - 從0開始 - 103:資料集載入 AI說書 - 從0開始 - 104:定義資料清洗的函數 AI說書 - 從0開始 - 105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目前我們已經有資料集在 AI說書 - 從0開始 - 103 ,必要的清理函數在 AI說書 - 從0開始 - 104 ,現在把它們湊在一起,如下: # load Eng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目前我們已經有資料集在 AI說書 - 從0開始 - 103 ,必要的清理函數在 AI說書 - 從0開始 - 104 ,現在把它們湊在一起,如下: # load Eng
Thumbnail
今天想分享我怎麼「用 AI 設計一個學習流程」讓我把學過的英文「真的記住,並且用的出來」 這個過程不會碰到複雜的技術,只需結合基本學習原則,還有在ChatGPT用中文下指令的技巧,這樣你以後就可以針對自己想學的英文內容設計客製化的學習材料跟練習過程喔!
Thumbnail
今天想分享我怎麼「用 AI 設計一個學習流程」讓我把學過的英文「真的記住,並且用的出來」 這個過程不會碰到複雜的技術,只需結合基本學習原則,還有在ChatGPT用中文下指令的技巧,這樣你以後就可以針對自己想學的英文內容設計客製化的學習材料跟練習過程喔!
Thumbnail
因為 AI 領域的技術不斷地迭代更新,無法避免的是需要一直去追新的技術 並且需要在一個有限的時間學會,或是實作應用導入到專案之中。 那我覺得在學習新技術可通過以下步驟: 1. 找一個讀得懂的教學資源 現在網路上的教學資源很多,或是書籍的資源也很豐富, 同時也有像是 chatgpt 的 AI
Thumbnail
因為 AI 領域的技術不斷地迭代更新,無法避免的是需要一直去追新的技術 並且需要在一個有限的時間學會,或是實作應用導入到專案之中。 那我覺得在學習新技術可通過以下步驟: 1. 找一個讀得懂的教學資源 現在網路上的教學資源很多,或是書籍的資源也很豐富, 同時也有像是 chatgpt 的 AI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回顧 AI說書 - 從0開始 - 87 說:Wang 等人 2019 年的論文,提供了合理答案的選擇 (Choice of Plausible Answers, COP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回顧 AI說書 - 從0開始 - 87 說:Wang 等人 2019 年的論文,提供了合理答案的選擇 (Choice of Plausible Answers, COP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回顧 AI說書 - 從0開始 - 87 說:Wang 等人 2019 年的論文,提供了合理答案的選擇 (Choice of Plausible Answers, COP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回顧 AI說書 - 從0開始 - 87 說:Wang 等人 2019 年的論文,提供了合理答案的選擇 (Choice of Plausible Answers, COP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回顧 AI說書 - 從0開始 - 87 說:Wang 等人 2019 年的論文,提供了合理答案的選擇 (Choice of Plausible Answers, COP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回顧 AI說書 - 從0開始 - 87 說:Wang 等人 2019 年的論文,提供了合理答案的選擇 (Choice of Plausible Answers, COP
Thumbnail
AI 相關的內容每天都非常多,有聽過很多人因此感覺到焦慮,怕錯過了最新資訊就會趕不上,這篇內容會跟大家詳細的分享我自己的學習方法和經驗,並且會在最後分享一些我的學習資訊來源。
Thumbnail
AI 相關的內容每天都非常多,有聽過很多人因此感覺到焦慮,怕錯過了最新資訊就會趕不上,這篇內容會跟大家詳細的分享我自己的學習方法和經驗,並且會在最後分享一些我的學習資訊來源。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