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樹的意象:跨越文化與時空的生命、成長與宇宙連結的象徵〕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AI生成圖

AI生成圖


〈生命樹〉的意象

象徵內容:

生命力、成長、連結、創世與宇宙的樞紐。

常見元素:樹幹象徵穩固的根基、樹冠象徵延展的生命、樹皮與根系象徵與地球與天地的連結。

作用功能:

把天、地、人、人與自然、過去與未來連結起來。

不同文化與文獻中的「生命樹」概覽


亞述與巴比倫(美索不達米亞)

常見概念:世界樹、世界之樹,連接天、地、冥界。

代表意象:一棵高大樹木常出現在神話與浮雕中,象徵王權與宇宙秩序。


古埃及

常見概念:生命之樹與「不死之樹」的象徵意涵,與阿努比斯、奧西里斯等神祇相關。

代表意象:樹木是死亡與再生的橋樑,與「亞特蘭提斯式的樹」不同,但也強調循環與再生。


以色列/希伯來聖經(舊約)

相關例子:世界樹的概念不如其他文化顯著,但樹在園中、知識果樹、生命樹兩種象徵中佔重要地位。

生命樹(Tree of Life)常見於啟示錄的象徵圖像,代表永恆的生命與神的國度。


希臘-羅馬神話

相關意象:樹木與復興、永恆的季節變化(如橡樹、橄欖樹的神話)。

生命樹的直接名詞概念不如中東/埃及那般集中,但樹木象徵生命力與再生。


北歐神話

代表意象:宇宙樹「世界樹(Yggdrasil)」,連接九界,中心於神祇與命運。

功能:支撐宇宙、提供知識、連結生死與祈禱。


印度教與佛教

印度教:樹木在神祇崇拜與修行中常見,如菩提樹(Bodhi tree),象徵覺悟與涅槃。

佛教:菩提樹是釋迦牟尼成道的聖地,象徵智慧、覺悟與解脫。


中國與亞洲其他文化

中國傳統常以「樹」與「樹木神」相關的崇拜,象徵長生、天地人三界的連結。

常見意象包括:「木德、五行中的木」在宇宙與季節的關係裡的象徵。


原住民與其他文明

多數族群以樹木為連結自然、祖先與地母的聖物,承載創世神話與部落歷史。


現代解讀與應用

文學與藝術:生命樹作為成長、家族、時間循環的象徵主題。

心理與靈性:代表自我成長、意識的開展、與宇宙的連結。

科學與自然教育:樹木作為生態系統的重要象徵,提醒人們敬畏自然、尊重生命循環

「生命樹」並非單一的原始文化產物,而是全球眾多文明在長期的宗教、神話與自然觀察中逐步形成的共同主題。它以樹木的生長與連結特性,詮釋了世界的起源、生命的延續與人類與自然的相互依存。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瘋愛塔羅占卜驛站
152會員
477內容數
我是瘋愛塔羅占卜師,從小就是個膽子比人大的女孩,16歲有回拍到黑白無常照片,開始遇見一連串無法解釋的奇異感知力事件,於是開啟我對玄學、神秘學未知世界的探索。 沙龍分享 ♡占卜朋友故事 ♡我的感知力 ♡聊心療心 ♡占卜花園 ♡妝點健康美麗 塔羅師的生活是很平靜,內心卻是豐盛的,自助助人的心念化為文字留在方格子🌈
2025/10/27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GWjkCDcy1w身心靈健康的基本觀點 身體健康: 長途或日常搭乘火車,若姿勢長時間固定,易造成頸肩背部緊繃。適度活動與正確坐姿能減少肌肉疲勞與疼痛。 心理健康: 乘車本身可以提供安靜的空間、減壓的時間;但長時間顧慮、延
Thumbnail
2025/10/27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GWjkCDcy1w身心靈健康的基本觀點 身體健康: 長途或日常搭乘火車,若姿勢長時間固定,易造成頸肩背部緊繃。適度活動與正確坐姿能減少肌肉疲勞與疼痛。 心理健康: 乘車本身可以提供安靜的空間、減壓的時間;但長時間顧慮、延
Thumbnail
2025/10/25
新加玻歌手蔡淳佳,經過時間的淬鍊,在2023年已成立純佳音樂工作室,至今身兼多職--歌手、演員、驗光師、眼鏡行老闆娘、雜誌模特兒,天賦嗓音開啟演唱之路。 |未知的以後|,是她早期的歌曲,無暇嗓音,淡然坦誠的詮釋詞意,現在聽來仍是新意。 https://www.youtube.com/watc
Thumbnail
2025/10/25
新加玻歌手蔡淳佳,經過時間的淬鍊,在2023年已成立純佳音樂工作室,至今身兼多職--歌手、演員、驗光師、眼鏡行老闆娘、雜誌模特兒,天賦嗓音開啟演唱之路。 |未知的以後|,是她早期的歌曲,無暇嗓音,淡然坦誠的詮釋詞意,現在聽來仍是新意。 https://www.youtube.com/watc
Thumbnail
2025/10/24
攀緣的愛,幸福不在。 曇花一現不是愛,只是煙火璀璨後的餘火。 若為蝶為何撲火,除非甘願如蛾。 他明知故犯,你心知肚明。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3E088jowRI 演唱 : 楊天一/馬師傅 他待敷衍還是真心 其實你自己都心如明鏡 得不到關心
Thumbnail
2025/10/24
攀緣的愛,幸福不在。 曇花一現不是愛,只是煙火璀璨後的餘火。 若為蝶為何撲火,除非甘願如蛾。 他明知故犯,你心知肚明。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3E088jowRI 演唱 : 楊天一/馬師傅 他待敷衍還是真心 其實你自己都心如明鏡 得不到關心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自然界植物的神秘力量 生命之花與台灣百合圖騰 ★宇宙∣植物∣人類.在愛的秩序裏共生共存 植物包含一切知識,陽性與陰性,無所遺漏。 人以靈性的觀點進入植物的世界,我們馬上如同從前有著天眼通洞察力般地可以成為世界各種實像的主人,但這種天眼通的能力後來被遺忘了。 ▲植物使得他們的根深入地底,如果真
Thumbnail
自然界植物的神秘力量 生命之花與台灣百合圖騰 ★宇宙∣植物∣人類.在愛的秩序裏共生共存 植物包含一切知識,陽性與陰性,無所遺漏。 人以靈性的觀點進入植物的世界,我們馬上如同從前有著天眼通洞察力般地可以成為世界各種實像的主人,但這種天眼通的能力後來被遺忘了。 ▲植物使得他們的根深入地底,如果真
Thumbnail
以阿育吠陀生命之樹來作譬喻,人的意識層面如同是「樹根」、心理層面是「樹幹」、身體層面是「樹冠」,樹根是整棵植物的根基,負責支撐、貯藏、吸收、運輸水分及養分,在地底下固持並默默滋養著整體,給予樹幹與樹冠穩定支持,樹根、樹幹、樹冠彼此相互依賴、相互依存。
Thumbnail
以阿育吠陀生命之樹來作譬喻,人的意識層面如同是「樹根」、心理層面是「樹幹」、身體層面是「樹冠」,樹根是整棵植物的根基,負責支撐、貯藏、吸收、運輸水分及養分,在地底下固持並默默滋養著整體,給予樹幹與樹冠穩定支持,樹根、樹幹、樹冠彼此相互依賴、相互依存。
Thumbnail
人類的心理層面如同生命之樹的樹幹,樹液藉由樹根流經全身並滋養著樹冠,樹幹支撐著樹冠,猶如人類的心理層面支持著身體層面的健康,時時刻刻保持心理正向樂觀,讓「心靈」恢復純淨自然,就是滋養身體的健康法則。
Thumbnail
人類的心理層面如同生命之樹的樹幹,樹液藉由樹根流經全身並滋養著樹冠,樹幹支撐著樹冠,猶如人類的心理層面支持著身體層面的健康,時時刻刻保持心理正向樂觀,讓「心靈」恢復純淨自然,就是滋養身體的健康法則。
Thumbnail
如上其下 ; 如內其外 ; 外境是內在的反映,靈魂是宇宙的縮影。— 佚名 阿育吠陀的基本理論認為人所處的世界代表大宇宙,而人體是大宇宙的縮影,即微型宇宙 ; 換言之,人體就是一個「縮小版」的宇宙。
Thumbnail
如上其下 ; 如內其外 ; 外境是內在的反映,靈魂是宇宙的縮影。— 佚名 阿育吠陀的基本理論認為人所處的世界代表大宇宙,而人體是大宇宙的縮影,即微型宇宙 ; 換言之,人體就是一個「縮小版」的宇宙。
Thumbnail
根據瑪赫西阿育吠陀(Maharishi AyurVeda)的基礎理論,夏洛特·貝克醫學博士(Dr. Charlotte Bech)用阿育吠陀的角度闡述了「生命之樹/Tree of Life」的模型,她說明樹冠、樹幹和樹根分別代表我們的身體、心理和靈魂意識 。
Thumbnail
根據瑪赫西阿育吠陀(Maharishi AyurVeda)的基礎理論,夏洛特·貝克醫學博士(Dr. Charlotte Bech)用阿育吠陀的角度闡述了「生命之樹/Tree of Life」的模型,她說明樹冠、樹幹和樹根分別代表我們的身體、心理和靈魂意識 。
Thumbnail
透過意念和觀想,我們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生命的連結性,並且打開感知之路,體驗到更多生命的可能性。觀想的重點在於「意圖」,思想是吸引愛進入你的現實的力量。本文探討觀想的技巧以及透過觀想所能達到的效果。
Thumbnail
透過意念和觀想,我們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生命的連結性,並且打開感知之路,體驗到更多生命的可能性。觀想的重點在於「意圖」,思想是吸引愛進入你的現實的力量。本文探討觀想的技巧以及透過觀想所能達到的效果。
Thumbnail
邁向生命的圓滿(象山慶24.6.1) 生命的由來—造物主、進化論,或其他?    生命的起源,是現代科學、哲學、神學尚未解決的重大問題,是人們關注的焦點。歷史上對這問題也有多種假說,如神靈創造說、自然發生說、化學起源說、天外飛來說;但都是以地球生物為對象,且偏於物質的來源,忽略了生命的內在主體:
Thumbnail
邁向生命的圓滿(象山慶24.6.1) 生命的由來—造物主、進化論,或其他?    生命的起源,是現代科學、哲學、神學尚未解決的重大問題,是人們關注的焦點。歷史上對這問題也有多種假說,如神靈創造說、自然發生說、化學起源說、天外飛來說;但都是以地球生物為對象,且偏於物質的來源,忽略了生命的內在主體: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