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育吠陀生命之樹– 樹冠/身體層面 Ayurvedic Tree of Life - BODY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接續"阿育吠陀生命之樹(Ayurvedic Tree of Life)"前文,我會以夏洛特·貝克醫學博士(Dr. Charlotte Bech)的生命之樹(Tree of Life)模型為基礎,分三個篇章分別闡述樹冠(身體)、樹幹(心理)和樹根(靈魂意識)對應人體的意涵,用深入淺出的方式,幫助各位更加理解身、心、意識彼此相互關及協同運作的整體觀。

As above, so below, as within, so without, as the universe, so the soul.” – unknown

如上其下 ; 如內其外 ; 外境是內在的反映,靈魂是宇宙的縮影。— 佚名



身體層面 (BODY)

阿育吠陀的基本理論認為人所處的世界代表大宇宙,而人體是大宇宙的縮影,即微型宇宙 ; 換言之,人體就是一個「縮小版」的宇宙。


為什麼人體是「縮小版」的宇宙呢?

事實上,阿育吠陀認為,無論是人類、動物、植物、礦物、生物、非生物和這個地球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元素所建構而成,只是依照不同比例組合而成,所謂的基本元素是指五大元素(Panchamahabhuta),即空間/乙太(Akasha)、風(Vayu)、火(Tejas)、水(Apas)和土(Prithvi)。

raw-image

每種型態、物質或物種的基本元素組成比例都是特定的,也是不可改變的,這五大元素彼此交互作用,分別集結成三大能量(Tridoshas),即風能(Vata)、火能(Pitta)和土能(Kapha),這也是阿育吠陀哲學理論的基石。

自然(梵語:प्रकृति IAST:Prakriti)原指「任何事物的原始或自然形式或狀態,原始或主要的物質」。

根據阿育吠陀理論,人的「體質」和梵文的「自然」一樣,也稱作「Prakriti」,這是因為個體皆源於「自然」的一部分,每個人先天自然的體質(Prakriti)是由自然界裡的三大能量(Tridoshas)為基礎而形成,而這三大能量則是從更細微的五大元素(Panchamahabhuta)排列組合生成,因此形成了專屬於你的獨特體質。

raw-image

自然界裡的三大能量(Tridoshas)

  • Vata:風能
  • Pitta:火能
  • Kapha:土能,亦稱水能


先天自然的體質(Prakriti)

在身體層面,這三大能量同時相互運行且呈現平衡狀態,可稱為“平衡體質(Sama Dosha)”,具有這種先天平衡體質的人是真正的天選之人,在這世界上具有先天平衡體質的人,比例大概只有1%而已,可說是真正的稀有動物,世上大部分人們的體質(Prakriti)與平衡體質(Sama Dosha)差距甚遠,這是因為有太多因素能影響一個人的體質是否平衡,除了父親的精子(sperm)母親的卵子(ovum)品質是否健康優良、受精卵生理組織(Dhātu)的發展母親子宮內環境的健康狀況母親的性格行為飲食生活方式,以及五大元素(Panchamahabhuta)在不同季節、時間的運行,都是影響個人體質生成是否平衡的關鍵因素。原則上,先天自然的體質(Prakriti)在受精的階段即確立完成,通常會跟著我們一輩子,然而它也可能隨著年齡而產生微妙地變化。

raw-image

總共有哪幾種體質(Prakriti)?

除了風能(Vata)、火能(Pitta)、土能(Kapha)這三種單純體質(Ekdoshaj)外,還有雙重體質(Dwidoshaj),以風火型(Vata/Pitta)、風土型(Vata/Kapha)、火土型(Pitta/Kapha)展現在每個人獨一無二的身體層面,簡稱為個人體質(Prakriti)。

單純體質(Ekdoshaj)

風能(Vata)、火能(Pitta)、土能(Kapha)

雙重體質(Dwidoshaj)

風火型(Vata/Pitta)、風土型(Vata/Kapha)、火土型(Pitta/Kapha)

平衡體質(Sama Dosha)

raw-image







Photo by: Sotheyby's 蘇富比拍賣網站 I Archaic bronze ritual food vessel, Ding late Shang Dynasty I 商末 青銅鳳鳥蟬紋三足鼎


原則上,任何不是平衡體質(Sama Dosha)的人,就如同缺隻腳的「三足鼎」,很容意呈現站立不穩的情況,在人的生命過程中,隨著失序的生活方式和壓力影響,隨時會轉變成失衡狀態(Vikriti),若不及時調整生活方式或忽視身心失衡的示警,失衡狀況將逐漸顯化成疾病,對於我們的身心層面將造成長期負面影響(慢性疾病),久而久之,身體症狀影響心理狀態,心理壓力加重身體病痛,如此反覆惡性循環,我們離健康平衡的距離也就愈來愈遠了。


Jai Guru Dev


*歡迎分享轉載並註明出處: 阿特瑪.阿育吠陀 #aatmaayurveda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阿特瑪 • 阿育吠陀 aatma ayurveda
5會員
6內容數
Hi 我是蕾吉娜,歡迎來到阿特瑪 • 阿育吠陀 aatma ayurveda,在這裡我將分享許多關於古印度阿育吠陀生命科學及整合醫學的相關訊息,歡迎一起跟著我來深入探討身心健康、靈性意識、整體健康平衡的所有議題吧!
2024/07/19
以阿育吠陀生命之樹來作譬喻,人的意識層面如同是「樹根」、心理層面是「樹幹」、身體層面是「樹冠」,樹根是整棵植物的根基,負責支撐、貯藏、吸收、運輸水分及養分,在地底下固持並默默滋養著整體,給予樹幹與樹冠穩定支持,樹根、樹幹、樹冠彼此相互依賴、相互依存。
Thumbnail
2024/07/19
以阿育吠陀生命之樹來作譬喻,人的意識層面如同是「樹根」、心理層面是「樹幹」、身體層面是「樹冠」,樹根是整棵植物的根基,負責支撐、貯藏、吸收、運輸水分及養分,在地底下固持並默默滋養著整體,給予樹幹與樹冠穩定支持,樹根、樹幹、樹冠彼此相互依賴、相互依存。
Thumbnail
2024/07/16
人類的心理層面如同生命之樹的樹幹,樹液藉由樹根流經全身並滋養著樹冠,樹幹支撐著樹冠,猶如人類的心理層面支持著身體層面的健康,時時刻刻保持心理正向樂觀,讓「心靈」恢復純淨自然,就是滋養身體的健康法則。
Thumbnail
2024/07/16
人類的心理層面如同生命之樹的樹幹,樹液藉由樹根流經全身並滋養著樹冠,樹幹支撐著樹冠,猶如人類的心理層面支持著身體層面的健康,時時刻刻保持心理正向樂觀,讓「心靈」恢復純淨自然,就是滋養身體的健康法則。
Thumbnail
2024/07/11
根據瑪赫西阿育吠陀(Maharishi AyurVeda)的基礎理論,夏洛特·貝克醫學博士(Dr. Charlotte Bech)用阿育吠陀的角度闡述了「生命之樹/Tree of Life」的模型,她說明樹冠、樹幹和樹根分別代表我們的身體、心理和靈魂意識 。
Thumbnail
2024/07/11
根據瑪赫西阿育吠陀(Maharishi AyurVeda)的基礎理論,夏洛特·貝克醫學博士(Dr. Charlotte Bech)用阿育吠陀的角度闡述了「生命之樹/Tree of Life」的模型,她說明樹冠、樹幹和樹根分別代表我們的身體、心理和靈魂意識 。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人類的心理層面如同生命之樹的樹幹,樹液藉由樹根流經全身並滋養著樹冠,樹幹支撐著樹冠,猶如人類的心理層面支持著身體層面的健康,時時刻刻保持心理正向樂觀,讓「心靈」恢復純淨自然,就是滋養身體的健康法則。
Thumbnail
人類的心理層面如同生命之樹的樹幹,樹液藉由樹根流經全身並滋養著樹冠,樹幹支撐著樹冠,猶如人類的心理層面支持著身體層面的健康,時時刻刻保持心理正向樂觀,讓「心靈」恢復純淨自然,就是滋養身體的健康法則。
Thumbnail
如上其下 ; 如內其外 ; 外境是內在的反映,靈魂是宇宙的縮影。— 佚名 阿育吠陀的基本理論認為人所處的世界代表大宇宙,而人體是大宇宙的縮影,即微型宇宙 ; 換言之,人體就是一個「縮小版」的宇宙。
Thumbnail
如上其下 ; 如內其外 ; 外境是內在的反映,靈魂是宇宙的縮影。— 佚名 阿育吠陀的基本理論認為人所處的世界代表大宇宙,而人體是大宇宙的縮影,即微型宇宙 ; 換言之,人體就是一個「縮小版」的宇宙。
Thumbnail
根據瑪赫西阿育吠陀(Maharishi AyurVeda)的基礎理論,夏洛特·貝克醫學博士(Dr. Charlotte Bech)用阿育吠陀的角度闡述了「生命之樹/Tree of Life」的模型,她說明樹冠、樹幹和樹根分別代表我們的身體、心理和靈魂意識 。
Thumbnail
根據瑪赫西阿育吠陀(Maharishi AyurVeda)的基礎理論,夏洛特·貝克醫學博士(Dr. Charlotte Bech)用阿育吠陀的角度闡述了「生命之樹/Tree of Life」的模型,她說明樹冠、樹幹和樹根分別代表我們的身體、心理和靈魂意識 。
Thumbnail
而菩提作為第六原則 ( 在第七原則和第五原則之間 ) 是連接阿特曼和心靈、心靈和阿特曼之間的紐帶;換句話說,它是本體(Self)和自我(Ego)之間的聯系。作為第五原則的心靈可以成為『以第六原則菩提為中心。』事實上,它不僅能以菩提為中心,而且其目標和永恆的目的就是這樣做。
Thumbnail
而菩提作為第六原則 ( 在第七原則和第五原則之間 ) 是連接阿特曼和心靈、心靈和阿特曼之間的紐帶;換句話說,它是本體(Self)和自我(Ego)之間的聯系。作為第五原則的心靈可以成為『以第六原則菩提為中心。』事實上,它不僅能以菩提為中心,而且其目標和永恆的目的就是這樣做。
Thumbnail
我們會說,精神或阿特曼不是任何人的個人屬性,而是神聖的本質;它沒有身體、沒有形式,是不可思量的、看不見的和不可分割的。它不出現但存在著……它只是映照著凡人。而它無所不在的射線或光通過它的載體和它的直接顯化(菩提 )來散發出來,以進入每個人,並彌漫整個身體。
Thumbnail
我們會說,精神或阿特曼不是任何人的個人屬性,而是神聖的本質;它沒有身體、沒有形式,是不可思量的、看不見的和不可分割的。它不出現但存在著……它只是映照著凡人。而它無所不在的射線或光通過它的載體和它的直接顯化(菩提 )來散發出來,以進入每個人,並彌漫整個身體。
Thumbnail
據說在肉體死亡的那一刻,靈魂將面臨如此強烈的光或火焰 … 如果我們轉向印度來看,我們會發現許多關於阿賴耶(Alaya,靈魂)的對立思想學派,各自宣揚著不同的教義;有些詞有雙重甚至有三重的意思。瑜伽行派系統(Yogacharya)說阿賴耶是宇宙靈魂 (Anima Mundi) 或者一個高等開悟者的自我
Thumbnail
據說在肉體死亡的那一刻,靈魂將面臨如此強烈的光或火焰 … 如果我們轉向印度來看,我們會發現許多關於阿賴耶(Alaya,靈魂)的對立思想學派,各自宣揚著不同的教義;有些詞有雙重甚至有三重的意思。瑜伽行派系統(Yogacharya)說阿賴耶是宇宙靈魂 (Anima Mundi) 或者一個高等開悟者的自我
Thumbnail
我們前幾篇提到的宇宙源頭 我們可以理解為 我們的靈魂在宇宙誕生時就已經誕生了 所以我們的能量其實也存在了幾億年 只是以不同的型態存在 那這樣的型態就會以各種方式呈現 像是氣體、岩石、生物等等 甚至也有一些我們人類無法理解的呈現方式 那現在的你 就是一個具有意識的靈魂 以人類的型態存活在這個世界上 人
Thumbnail
我們前幾篇提到的宇宙源頭 我們可以理解為 我們的靈魂在宇宙誕生時就已經誕生了 所以我們的能量其實也存在了幾億年 只是以不同的型態存在 那這樣的型態就會以各種方式呈現 像是氣體、岩石、生物等等 甚至也有一些我們人類無法理解的呈現方式 那現在的你 就是一個具有意識的靈魂 以人類的型態存活在這個世界上 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