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atAnts 沙龍|遊戲思辨系列 No.2 消逝的光芒:困獸——從狩獵到生存:系統重構與人性回歸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導言:


在末世的黑夜裡,人類的邊界被挑戰,獸性與理性互相角力。


《消逝的光芒:困獸》原本有潛力成為思考末世中的人性、掙扎中的選擇的舞台,卻在系統上被簡化。


這篇文章,來自 LatAnts 沙龍,是一份「系統重構與思辨延展」——不是批判,而是希望讓遊戲中的選擇、獸性、倫理與生存哲學再次發光。


⚙️ 一、經驗值與成長的偏差


原作《消逝的光芒》之所以經典,

不只是跑酷,而是那種「越危險越成長」的生存動力。


《困獸》卻將成長壓縮成單一經驗來源——殺敵。

這導致:


逃生、潛行、探索不再有意義;


成長與風險脫鉤;


玩家被迫「農殺敵」而非「適應世界」。


👉 建議重構:

引入多源經驗系統:


跑酷經驗 → 增加體力上限、降低消耗、提升移動效率。


生存經驗 → 提升資源效率、武器耐久、潛行成功率、環境抗性。


戰鬥經驗 → 增強格鬥反應、暴擊或碎骨率、反擊能力。


如此,玩家的成長不再依附屠殺,而是展現生存智慧的多樣性。


🌿 二、技能樹的簡化與潛能流失


現行技能樹過於扁平,失去了「選擇路徑」的意義。


👉 建議重構:回歸生存策略導向


建立多條互斥分支,使每次升級都具有方向性:


體能系:提升衝刺續航、減少體力消耗。


修復系:延長武器壽命、降低耐久消耗。


戰鬥系:強化暴擊、格擋與反擊效率。


求生系:提升拾取率、增加高階武器掉落率。


讓升級不只是數值變強,而是人格與思考的展現。


🐺🧬 三、野獸系統的潛力浪費以及奇美拉分化系統:從感染到選擇


野獸系統是本作最具象徵性的創舉——

「人獸共生」與「獸化邊界」的倫理隱喻。

可惜現行設計僅剩短暫的爆發 Buff。


👉 建議重構:延長獸化時間,並導入奇美拉分化系統


《困獸》的世界觀核心是「奇美拉細胞的融合」。

若能深化這點,將賦予整個遊戲更強的敘事張力與選擇痛感。


玩家感染後,體內細胞會依行為傾向與戰鬥風格分化為不同方向:


理性獸化(思維主導)

保留技能與部分控制,能設陷阱、策略性作戰。

→ 象徵「掌控獸性」的自律。


狂亂獸化(力量主導)

攻擊力翻倍但無差別攻擊,誤傷同伴、毀任務物件。

→ 象徵「放棄理性」的爆發。


潛伏獸化(速度主導)

高速無聲、短期暗殺,冷卻時間長。

→ 象徵「掠食智慧」的極致精準。


玩家可吸收不同奇美拉樣本進行混合進化:


力量+速度 → 戰爭混種


理性+潛伏 → 狩獵賢者


但每次融合都提升細胞失控率。

達臨界點時,角色將永久獸化,成為「完全奇美拉」。


在結局之一中,克蘭透過對講機向重要的人道別,

掙扎中獸化、望向鏡頭、躍入黑暗——

只留下回音般的吼叫。


🧩 四、從屍潮到存在主題


若《困獸》能重新建立「限制與選擇」的張力,

便能重拾初代的靈魂:

那個在黑夜中奔逃、喘息、懷疑自己是否仍為人的靈魂。


如今,夜魔不再可怕,

它們只是夜晚的背景。

真正的「困獸」,反而是我們——

在選擇與失控之間,被文明與獸性撕裂的人。


✍️ 結語


《消逝的光芒:困獸》仍然值得體驗,

但它尚未完整表現那份「選擇的殘酷」與「夜的孤獨」。


願它能重新喚回那股黑夜中的恐懼與掙扎——

那是人類仍為人的最後證明。


── LatAnts 沙龍 · No.2


🧠 那麼,你會願意體驗這樣的重構嗎? 
你是否也曾在遊戲中,思考過人性與選擇的重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螞蟻(拿鐵茶蟻)的沙龍
4會員
80內容數
我以主觀為筆,描繪人性與荒謬的交界。 觀察、分析、吐槽,譜寫我的世界觀察,只願與君共鳴。 ——自由書寫,主觀角度,真誠勝於共識。 (頭像由創作者手繪,其他配圖將由 AI 依關鍵字生成。)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人的基因,因為生存而需要學會辨識的物件,成了信念。 信念就是生存系統。 人類意識只對生存有關的東西產生解釋,並排除任何不助生存的東西,過濾任何不助生存與威脅的訊號並歸類為無意義。 這樣他們放眼望去都是有助生存且可以理解的物件。 這構成了人類社會的矩陣或環境或世界觀或人類物質世界。
Thumbnail
人的基因,因為生存而需要學會辨識的物件,成了信念。 信念就是生存系統。 人類意識只對生存有關的東西產生解釋,並排除任何不助生存的東西,過濾任何不助生存與威脅的訊號並歸類為無意義。 這樣他們放眼望去都是有助生存且可以理解的物件。 這構成了人類社會的矩陣或環境或世界觀或人類物質世界。
Thumbnail
探討人類共同需要優先面對的問題,以及問題的核心:集體信念。
Thumbnail
探討人類共同需要優先面對的問題,以及問題的核心:集體信念。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未來社會趨勢的文章,探討了未來社會的物質和精神生活,以及社會結構和人性的轉變。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未來社會趨勢的文章,探討了未來社會的物質和精神生活,以及社會結構和人性的轉變。
Thumbnail
《飢餓遊戲》是一部以反烏托為背景的故事,其世界觀充滿極權與共產的影射,也令人感到深刻印象。在這個作品裡,社會主要由都城與十三個地區為組成,其不同區域則各別代表不同的產業人群,特別的是,因爲資源的匱乏,劇中也加入了生存遊戲的概念,而不同區的人民們,便需要在這年度盛事中遴選出一對人物代表進行生存競賽
Thumbnail
《飢餓遊戲》是一部以反烏托為背景的故事,其世界觀充滿極權與共產的影射,也令人感到深刻印象。在這個作品裡,社會主要由都城與十三個地區為組成,其不同區域則各別代表不同的產業人群,特別的是,因爲資源的匱乏,劇中也加入了生存遊戲的概念,而不同區的人民們,便需要在這年度盛事中遴選出一對人物代表進行生存競賽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現代人際連結的困境、我們與環境的關係,以及社會的權力鬥爭。文章充滿了關於不平等、懷疑民主的評論,並且提到了生態相關的問題。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現代人際連結的困境、我們與環境的關係,以及社會的權力鬥爭。文章充滿了關於不平等、懷疑民主的評論,並且提到了生態相關的問題。
Thumbnail
生存究竟為了什麼? 大多數人都只為求生存而天天追趕金錢, 難道生存就只能為錢嗎? 新一代認為努力沒回報, 那不如活在當下? 總是被負評的高慾望和低慾望生活有錯嗎? 現時各國物價高企,大事小事都需要錢的世界下,很多人的收入僅僅只能應付生活所需,扣除基本的生存成本,如住屋,交通,水電煤等支
Thumbnail
生存究竟為了什麼? 大多數人都只為求生存而天天追趕金錢, 難道生存就只能為錢嗎? 新一代認為努力沒回報, 那不如活在當下? 總是被負評的高慾望和低慾望生活有錯嗎? 現時各國物價高企,大事小事都需要錢的世界下,很多人的收入僅僅只能應付生活所需,扣除基本的生存成本,如住屋,交通,水電煤等支
Thumbnail
疫情改變人類生活樣子,重挫經濟,改變了地球樣貌,以及生態的多樣性。疫情下人類活動暫停,生態稍微獲得改善空間。生態被開發不回。變種病毒侵襲,難以逐步控制。政治分裂造成社會連結被破局。全球人口問題與社會矛盾。反思人類生活與價值觀。
Thumbnail
疫情改變人類生活樣子,重挫經濟,改變了地球樣貌,以及生態的多樣性。疫情下人類活動暫停,生態稍微獲得改善空間。生態被開發不回。變種病毒侵襲,難以逐步控制。政治分裂造成社會連結被破局。全球人口問題與社會矛盾。反思人類生活與價值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