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策略

含有「生存策略」共 53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當成就成為枷鎖,當努力換來的只是更多質疑,我們該如何停止與自己的拉扯?這是一場關於「內耗」的深度對話。透過敏迪與周慕姿的真實故事,我們看見了內耗的根源,也學會了轉化的可能。讀完這篇文章,你或許會發現──原來我們都可以在自我懷疑裡,找到屬於自己的光。
Thumbnail
資源不只是金錢與時間,更是涵蓋存在時間、個體本體、關係中介與物質條件的動態系統。 本文從「資源有限 × 渴望無限」的根本矛盾出發,建立四層資源架構,帶出轉換力才是生存品質的關鍵。 與其追求更多,不如培養辨識、配置與轉換的能力,讓有限資源發揮最大的支撐與影響,進而重建生活的節奏與選擇的主導權。
Irene Lynn-avatar-img
2025/07/29
「你現在所擁有的,不是時間,而是你還能存在的時刻。」 「資源的價值,不在數量,而在轉換力。」 「成熟不是滿足所有欲望,而是知道什麼該留、什麼該放。」
《海岸村的日出日落》影評:疫情、災後重建與地方創生的溫柔物語,探討都市與鄉村的連結、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以及對自我生命意義的追尋。
Thumbnail
旅人小萌-avatar-img
2025/06/16
謝謝您的分享💛
《Mission: Impossible – The Final Reckoning》中AI「The Entity」的描寫,不僅是一個劇情元素,更是對當代AI發展的寓言式警告。我們從現實性、道德想像,以及人類信仰與自由意志的反思。 一、技術真實性:真實基
Thumbnail
這句話——「我們活在陰影下的生與死,為了所愛之人,以及為了素未謀面的人們。」——是一把鑰匙,打開了伊森.韓特(Ethan Hunt)這位特工靈魂深處的信念核心。 它不僅總結了他30年來的行動信仰,也深刻地詮釋了《不可能的任務:最終清算(Mission: Impossible – The Final
Thumbnail
《不可能的任務:最終清算》不只是一部動作片,更是探討人性、科技與信念的深度電影。阿湯哥的奔跑,代表著對抗AI操控的決心,以及守護真實的使命感。
Thumbnail
一間由七位阿嬤主廚打造的義大利餐廳,背後藏著一個男人對亡母深深的思念。《母愛食堂》不只是關於料理,更是關於母愛、記憶與療癒。每道菜都有故事,每個人都在尋找失落的愛。看完這部片,你只想立刻回家,抱抱媽媽,或重現那道讓你掉淚的家的味道。
Thumbnail
《海岸村的日出日落》描繪疫情時代,一位東京上班族逃離城市,搬進東北漁村的故事。從被排斥、誤解,到逐漸融入、療癒彼此傷痛,這不是愛情片,卻深深觸碰人心。日出日落之間,是一場重新相信生活與人的旅程。
Thumbnail
少校-avatar-img
2025/06/22
最近很喜歡找電影場景 百香的家 51-12 Karakuwachō Tadakoshi, Kesennuma, Miyagi 988-0526日本
Netflix影集《黑鏡》第七季第六集〈聯邦星艦卡里斯特:深入無際〉延續第四季經典集數,探討數位意識、人機融合與數位人權等議題。本文回顧劇情,分析其在數位暴政、虛擬反叛、道德困境和存在主義等層面的深刻意涵,並點出其與現實社會AI發展、數位孿生、腦機接口技術的關聯性。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