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看新聞,南亞科市值竟然已經超過4000億,秋哥真的嚇了一大跳。看了一下,南亞科從42元左右漲到130,非常驚人,於是秋哥還是老規矩,調財報來看一下。

股 價-南亞科130元,長榮187.5元。
股 本-南亞科309.86億,長榮216.5億。
市 值-南亞科4028.22億,長榮4059.46億。
上半年 EPS-南亞科-1.95元,長榮+17.7元。
盈 虧-南亞科連虧11季,長榮連賺21季。
毛 利 率-南亞科-18.3%,長榮26.5%。
淨 利 率-南亞科-34.1%,長榮19.5%。
本 益 比-南亞科賠錢所以沒有,長榮3.10倍。
每股淨值-南亞科49.91元,長榮230.85元。
本 淨 比-南亞科2.60倍,長榮0.81倍。
帳上現金-南亞科525.7億,長榮2250億。
負 債 比-南亞科24.1%,長榮40.3%。
股東權益-南亞科1547億,長榮5201億。
保留盈餘-南亞科914.4億,長榮4721億。

其實如果是入門者,財報看這幾個就夠了。秋哥沒有要臭南亞科的意思,任何一家拿來跟長榮比,下場都不會好到哪去。但你要知道,南亞科掛牌25年,才能撐住連虧11季,長榮只花五年,就你看到的後面那排數字了。
秋哥有追蹤一些虧損的飆股,例如金麗科。這類飆股飆的時候很兇,殺的時候也夠狠,沒有基本面和獲利護著,歷史總是會不斷的重演。

比較有趣的是,10月至今台塑三寶出脫南亞科共7.5萬張,套現74億元,均價大約98.6元,看三大法人這20天的進貨量,大約6.156萬張,剩下的應該都被散戶接走了。照理說,大股東出貨是下跌的訊號,但這次並沒有,反而硬拉到130,實在不是很正常的現象。最後還是要講一下,南亞科的融資已經破十萬張,就是秋哥講的追高歐印加槓桿的富貴險中求,有求到的,秋哥也是恭喜你,但務必戒慎恐懼,見好就收。倍數人家已經賺走了,你只剩趴數可以賺,但相對的風險已經變得非常高。
最後,看一下員工平均年薪,長榮以252.3萬,吊打南亞科的137.9萬,而且長榮的員工紅利,只有0.5%,不是陽明的1%。你真的以為送貨的傳產股,賺不贏高科技業和AI股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