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流行夾娃娃哪個時候,大概是3-4年前。
那時一堆的夾娃娃店像雨後春筍般遍台開花。
中壢街頭或夜市街口,遍佈了這些夾娃娃店。
當時我和內人都喜歡玩,也看了很多教學影片後想親自嘗試看看。
夾娃娃是這樣,你看到一個喜歡的玩偶機台,於是會先觀察它的可夾程度有多高。
比方說在洞口就差一點,人家沒擺好想誘惑你投錢的。評估一下直上直下他有多少夾持爪力,光是以上三點成立就足夠讓你掏錢玩上一輪。
我夾了一年才學會原來可以甩爪,這種高級技巧。
但也不是每個機台都行,甩爪也要看握持力。
甩到一半,沒有握持了就等於空甩。
當時掌握了ㄧ些技巧,所以一些娃娃回來。
但這些娃娃其實都只淪落在角落,或是某個櫥櫃內。
玩得當下享受中獎的樂趣,比較是關鍵。
大家喜歡的應該是那種感覺。
我跟內人小家庭兩人,夾回去頂多分送親友小孩。
分不出去留下來的就真的都是找地方放著而已。
再加上之前扭蛋風行的時候也買了許多,於是房間到處都是這些小玩具玩偶。
每天打掃清潔要小小心,一段時間又要通通放進水槽清洗整理。
現在雖然夾娃娃不再風行,市面上也還有一些夾娃娃店。
想想家裡的玩偶沒地方放,我們便已不再會走進去玩。
現在早上打掃每天看到這些,就會想到當時怎麼想要夾這些?
奮力拿起放下,繼續打掃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