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SU7到殲-35:中國「抄襲」策略的利弊與轉型挑戰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中國的小米手機最近做了一件事,引起許多的討論與批評。小米手機宣布要跳過小米16這個編號,直接推出小米17,而這很明顯就是針對蘋果公司最新的iPhone 17而來。近年來快速崛起的小米手機,最大特點就是毫不掩飾地抄襲iPhone,或者更精確一點來說,是抄襲iPhone以後,再加上一些符合中國本地使用習慣的新功能,然後以便宜的價格,快速搶佔市場。而事實證明,這是很有效的策略,畢竟你可以用較便宜的價格,買到一支類似iPhone的手機,還享有更在地化的使用體驗,何樂而不為呢?

甚至小米手機進軍電動車領域後,也照搬了一樣的策略,只是蘋果公司不生產電動車,所以新成立的小米汽車盯上了保時捷。小米汽車所推出的SU7電動車,與保時捷最新的電動跑車Taycan,外觀極為相似,而被中國網友調侃是米時捷。但小米汽車的SU7只要一半的價格,而且內裝還有大螢幕,與適合中國駕駛使用習慣的設計,讓SU7大受歡迎。甚至在性能方面,因為電動車都大同小異,在賽道上也能與Taycan一較高下,更不用說在一般道路上了。可以說小米汽車把小米手機的發展策略,原汁原味地傳承了下來。

中國小米汽車所產生的SU7電動車。

中國小米汽車所產生的SU7電動車。


小米的這種手法,其實在中國屢見不鮮,甚至在軍事發展上,也有非常類似的案例。比如殲-16與Su-30MKK的外觀幾乎一模一樣,如果不是軍事專家,很難從照片分辨這兩架戰機。殲-16還能說是中國獲得Su-30MKK以後,自行仿製升級的產品。但最新的殲-35,與美國的F-35也極為神似,就百分之百是抄襲之作了,因為美國並未出售F-35給中國。反而是之前曾多次傳出,中國間諜與駭客千方百計想要竊取F-35的技術機密。而殲-35的試飛成功,也代表中國的仿製計畫,的確取得一定的成功。

中國的殲-35戰機,與美國的F-35極為神似。

中國的殲-35戰機,與美國的F-35極為神似。


平心而論,中國這種手法其實利弊參半,優點就不必多說了,直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省下了自己研發的大量時間與費用,可以快速彎道超車,甚至再以價格戰,來逼使被抄襲者退出市場。蘋果公司的iPhone在中國的市佔率,不斷下降,小米手機的熱銷是關鍵原因之一。同時在抄襲的基礎上,再發展出適合自身使用環境的新功能,這一點在所謂的中國新四大發明上,表現的淋灕盡致。中國的高鐵、移動支付、共享單車和網購,其實都不是中國發明的,但中國的確將其發展到極致,或是說內捲到令人咋舌的地步。

但小米這種策略的缺點也很明顯。首先是直接抄襲,不代表基礎的技術能力已跟上,往往只抄到外型,也許部份的性能還不錯,但整體的品質還是略遜一籌。再加上想要快速取得成果,有些細部的問題,並沒有徹底解決,就趕緊推出產品,往往讓情況雪上加霜。就以小米汽車的SU7為例,上市以來的消費糾紛與各種爭議,始終沒有停過,原因大多是設計不良或組裝瑕疪,讓SU7蒙上許多負面評價。小米汽車可能也沒有足夠的技術能力來處理這些問題,只能以行銷手段來掩蓋這些糾紛。

其次是使用這種抄襲手段,無法培養自己的研發團隊,並累積基礎技術,只能一直追隨別人的腳步,難以超越對手。中國的內卷問題,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因為沒有人可以提出創新的產品,大家只能不斷削價競爭。最後這種抄襲手段很容易面臨司法問題,特別是牽扯到專利的部份,因此抄襲的產品往往只能在中國境內販售,難以跨出國門。在缺乏創新又無法外銷的情況下,這種抄襲策略缺乏國際競爭力,雖然透過仿製的過程,為中國培養了不少人材,打下了基礎,但絕不是長久之計。

事實上,在工業革命後,採用這種抄襲策略來發展經濟、培植產業的手法屢見不鮮。德國早期的產品以粗製濫造聞名,為了洗刷惡名,德國積極從英、法兩國竊取各種技術,也引發英國的不滿,當時英國也是對這些仿冒品祭出高額的關稅,以圍堵德國獲得新技術。美國甚至派人去英國偷取紡織機的技術,再回國仿製。但德國與美國在後來都成功轉型,關鍵原因在於這兩國都利用這個策略,先培植了自己的工業基礎,並在自由競爭市場上,持續開發新的產品,中國現在一樣站在這個十字路口,但中國的計畫性經濟,很可能削弱了轉型的力量。

在某種程度上,中國的殲-35就是戰機版的SU7,解放軍為了反制周邊越來越多的F-35戰機,淘汰性能已經落伍的殲-15,需要一款新的輕型戰機,好擔任下一代的艦載機。而直接抄F-35是最快的方式,甚至連軍用編號都從FC-31改為殲-35,這與小米手機直接跳到小米17,有異曲同工之妙。兩者最大的不同,大概是殲-35採用雙引擎,而F-35是單引擎設計,原因大概是艦載機採用雙引擎設計比較安全。美國海軍過去也一直堅持使用雙引擎艦載機,直到F-35C的計畫才被逼著使用單引擎艦載機。

至於殲-35的整體性能如何,相信你也不會奢望SU7可以勝過保時捷的Taycan,但無可諱言,殲-35的確擁有生產速度快,造價相對便宜的優勢。這不免讓人想到二戰時,德國戰車在性能上遙遙領先美製戰車,但美製戰車在美國強大的工業生產力支援下,生產速度飛快,價格便宜。雖然交換比高達三比一,平均美國要損失三輛戰車,才能擊毀一輛德國戰車,但在美製戰車的數量優勢下,最後納粹德國仍然慘敗。或許美國也是記取了這個歷史教訓,近年來非常積極重建自己的工業生產力,但能否扳回一城,還有待觀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臻明的沙龍
5.2K會員
434內容數
「假圖天國」將以即時深入解析軍事新聞與國際情勢的方式,討論新聞背後的意義與當前國際情勢的關係性,並以簡單清晰的方式說明各國間的利害關係與複雜恩怨。另一方面,我也會輔以歷史與戰史的介紹,闡述過去歷史戰事的來龍去脈,以及不同立場者對同一歷史事件的不同看法。
王臻明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7/21
是說在某種層面上,中國的疫苗與軍武發展,有非常相似之處。如推出的速度都非常的快,緊跟在歐美先進國家之後,並採用較舊型或較成熟的技術,但因為發展過程不透明,疫苗效果或武器性能的數據不公開,常常令外界無法評估其真實情況。不過由於中國本身的龐大市場,因此擁有一定數量的訂單,在政策扶助下,可以建立起生產規模
Thumbnail
2021/07/21
是說在某種層面上,中國的疫苗與軍武發展,有非常相似之處。如推出的速度都非常的快,緊跟在歐美先進國家之後,並採用較舊型或較成熟的技術,但因為發展過程不透明,疫苗效果或武器性能的數據不公開,常常令外界無法評估其真實情況。不過由於中國本身的龐大市場,因此擁有一定數量的訂單,在政策扶助下,可以建立起生產規模
Thumbnail
2020/06/24
是說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之前在兩會上公開講出,中國有六億人的月薪收入只有一千塊左右人民幣,引起中國社會嘩然。稍後中國財經媒體所公布的研究調查,更進一步揭露中國貧富差距的情況,徹底撕破習近平「奔小康」的政績宣傳。稍後李克強推動的「地攤經濟」,又立刻被否決,這短命的政策出現不到一個禮拜就消失......
Thumbnail
2020/06/24
是說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之前在兩會上公開講出,中國有六億人的月薪收入只有一千塊左右人民幣,引起中國社會嘩然。稍後中國財經媒體所公布的研究調查,更進一步揭露中國貧富差距的情況,徹底撕破習近平「奔小康」的政績宣傳。稍後李克強推動的「地攤經濟」,又立刻被否決,這短命的政策出現不到一個禮拜就消失......
Thumbnail
2019/12/11
中國共產黨政府會選擇採取直接統治的原因,說來很簡單,那就是一個專制獨裁政府永遠擔心自己的政權不穩,因此必需嚴厲控制國內的每一吋角落。古代的帝王們其實也有一樣的心態,只是過去的通訊與交通都不發達,因此有實際上的困難,要直接統治邊疆地區太過不切實際。而中國共產黨政府在建政後的前幾十年裡.......
Thumbnail
2019/12/11
中國共產黨政府會選擇採取直接統治的原因,說來很簡單,那就是一個專制獨裁政府永遠擔心自己的政權不穩,因此必需嚴厲控制國內的每一吋角落。古代的帝王們其實也有一樣的心態,只是過去的通訊與交通都不發達,因此有實際上的困難,要直接統治邊疆地區太過不切實際。而中國共產黨政府在建政後的前幾十年裡.......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雙11購物節準備開跑,蝦皮推出超多優惠,與你分享實際入手的收納好物,包括貨櫃收納箱、真空收納袋、可站立筆袋等,並分享如何利用蝦皮分潤計畫,一邊購物一邊賺取額外收入,讓你買得開心、賺得也開心!
Thumbnail
雙11購物節準備開跑,蝦皮推出超多優惠,與你分享實際入手的收納好物,包括貨櫃收納箱、真空收納袋、可站立筆袋等,並分享如何利用蝦皮分潤計畫,一邊購物一邊賺取額外收入,讓你買得開心、賺得也開心!
Thumbnail
分享個人在新家裝潢後,精選 5 款蝦皮上的實用家居好物,包含客製化層架、MIT 地毯、沙發邊桌、分類垃圾桶及寵物碗架,從尺寸、功能到價格都符合需求,並提供詳細開箱心得與購買建議。
Thumbnail
分享個人在新家裝潢後,精選 5 款蝦皮上的實用家居好物,包含客製化層架、MIT 地毯、沙發邊桌、分類垃圾桶及寵物碗架,從尺寸、功能到價格都符合需求,並提供詳細開箱心得與購買建議。
Thumbnail
2025年9月,科技圈的空氣中瀰漫著一股不尋常的火藥味。這不是一次例行公事的新品發表,而是一場精心策劃的「埋伏戰」。主角,是手機界的兩大巨頭:蘋果與小米。 9月19日,蘋果iPhone 17系列如期而至,全球果粉徹夜排隊,社群媒體被開箱文洗版,一切都像是每年上演的朝聖儀式。然而...
Thumbnail
2025年9月,科技圈的空氣中瀰漫著一股不尋常的火藥味。這不是一次例行公事的新品發表,而是一場精心策劃的「埋伏戰」。主角,是手機界的兩大巨頭:蘋果與小米。 9月19日,蘋果iPhone 17系列如期而至,全球果粉徹夜排隊,社群媒體被開箱文洗版,一切都像是每年上演的朝聖儀式。然而...
Thumbnail
蘋果近日獲得一項與iPhone電池技術相關的新專利,將有助於提升手機的續航性能, 訴求可在不增加機身體積與重量的前提下,就能塞進更大容量的電池,被外媒視為是一大突破性的創新技術。 據外媒Gizchina 報導指出,該技術被命名為「Battery Cells with Tabs at Righ
Thumbnail
蘋果近日獲得一項與iPhone電池技術相關的新專利,將有助於提升手機的續航性能, 訴求可在不增加機身體積與重量的前提下,就能塞進更大容量的電池,被外媒視為是一大突破性的創新技術。 據外媒Gizchina 報導指出,該技術被命名為「Battery Cells with Tabs at Righ
Thumbnail
很多人買了2、3萬元的新手機,都會為愛機貼上保護貼或裝上保護殼, 避免碰撞出現刮痕碎裂。近日有消息傳出,蘋果已經斥資數十億, 將明(2025)年推出的iPhone 17螢幕做一層超硬AR層鍍膜, 提升耐刮能力,屆時可能不必再使用保護貼了。 不再需要保護貼? 熔入奈米級陶瓷晶體宣稱硬
Thumbnail
很多人買了2、3萬元的新手機,都會為愛機貼上保護貼或裝上保護殼, 避免碰撞出現刮痕碎裂。近日有消息傳出,蘋果已經斥資數十億, 將明(2025)年推出的iPhone 17螢幕做一層超硬AR層鍍膜, 提升耐刮能力,屆時可能不必再使用保護貼了。 不再需要保護貼? 熔入奈米級陶瓷晶體宣稱硬
Thumbnail
蘋果近日獲得一項與iPhone電池技術相關的新專利,將有助於提升手機的續航性能, 訴求可在不增加機身體積與重量的前提下,就能塞進更大容量的電池,被外媒視為是一大突破性的創新技術。 據外媒Gizchina 報導指出,該技術被命名為「Battery Cells with Tabs at Righ
Thumbnail
蘋果近日獲得一項與iPhone電池技術相關的新專利,將有助於提升手機的續航性能, 訴求可在不增加機身體積與重量的前提下,就能塞進更大容量的電池,被外媒視為是一大突破性的創新技術。 據外媒Gizchina 報導指出,該技術被命名為「Battery Cells with Tabs at Righ
Thumbnail
賈伯斯在當初是堅決反對製造手機的,但後來卻領導著蘋果推出了 iPhone。這篇文章深入探討蘋果如何持續創新和改變,在極其競爭的科技產業中立足。透過擴大能力圈和建立強大的生態系統,蘋果不斷引領市場走向。
Thumbnail
賈伯斯在當初是堅決反對製造手機的,但後來卻領導著蘋果推出了 iPhone。這篇文章深入探討蘋果如何持續創新和改變,在極其競爭的科技產業中立足。透過擴大能力圈和建立強大的生態系統,蘋果不斷引領市場走向。
Thumbnail
蘋果推出,iOS 17.4/iPad OS 17.4 等系統更新,包含耗電、閃退、卡頓、發熱等12項功能更新,當然也錯誤修正和安全上更新。 蘋果表示,iOS 17.4版本在安全和錯誤上改善,新功能及修正,另外也針對《數位市場法案》於歐盟市場的用戶做了部份功能調整。 提升 iPhone
Thumbnail
蘋果推出,iOS 17.4/iPad OS 17.4 等系統更新,包含耗電、閃退、卡頓、發熱等12項功能更新,當然也錯誤修正和安全上更新。 蘋果表示,iOS 17.4版本在安全和錯誤上改善,新功能及修正,另外也針對《數位市場法案》於歐盟市場的用戶做了部份功能調整。 提升 iPhone
Thumbnail
蘋果引領硬體技術潮流,並擁有嚴格的品牌力、成本控管和供應鏈技術。
Thumbnail
蘋果引領硬體技術潮流,並擁有嚴格的品牌力、成本控管和供應鏈技術。
Thumbnail
2023年全球AI成為熱門話題,Google、Samsung等手機品牌相繼推出了他們的「AI手機」。作為手機巨頭之一的蘋果,當然不會放棄這塊大餅。傳言和蘋果執行長庫克本人的言論都指向2024年將是蘋果將推出AI產品,預計iOS 18將帶來重大更新。
Thumbnail
2023年全球AI成為熱門話題,Google、Samsung等手機品牌相繼推出了他們的「AI手機」。作為手機巨頭之一的蘋果,當然不會放棄這塊大餅。傳言和蘋果執行長庫克本人的言論都指向2024年將是蘋果將推出AI產品,預計iOS 18將帶來重大更新。
Thumbnail
就在2024年的第一個月,我搜集完了我規劃的蘋果生態圈的最後一塊拼圖,說起來還真花了不少錢,但我覺得很開心也很值得。就讓我來分享我的電子產品、以及我到底敗家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就在2024年的第一個月,我搜集完了我規劃的蘋果生態圈的最後一塊拼圖,說起來還真花了不少錢,但我覺得很開心也很值得。就讓我來分享我的電子產品、以及我到底敗家了些什麼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