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去年雄影開幕片《命中註定那頭鵝》到今年的開幕片《左撇子女孩》,同樣有著一位小女孩的身影出現在電影裡,童星演員葉子綺從飾演童年時期的小月鵝,演到了登上國際(坎城影展影評人週單元)的關鍵角色「左撇子女孩」,她在去年上架的影集《人生清理員》當中,扮演女員工依雯的女兒樂樂,接連看下來,她完全是每部作品裡的「亮點」。電影《左撇子女孩》中,她就是那位左撇子女孩宜靜,隨著母親與姊姊一同搬來台北,在臨江街夜市擺攤工作,她雖貪玩調皮,卻是媽媽的得力助手,幫忙點餐、端菜給客人,也幫隔壁攤的強尼哥叫賣。葉子綺演出了孩童視角的「天真無邪」,卻「有邪」地摸遍了整個夜市,偷走不屬於她的小物,如同當年見到《歡迎光臨奇幻城堡》裡三寶小演員的天才演出,宜靜也是個天才,對比魚缸裡的「笨魚」,這些魚,不正是這些被現實所困住的大人們,她跳脫了「魚缸」這層思考,只能說她罵得真是好。

片中外公將「左撇子」視為「魔鬼手」的舊時代觀念強加在宜靜身上,如同台灣乃至亞洲社會文化裡的傳統觀念,貫徹「重男輕女」的外婆賺人蛇集團的錢只為了投資兒子,或是「嫁出去的女兒就像潑出去的水。」等等,這些思考在這個時代早該被屏棄,它像是一種毒害的思想,試圖伸出真正的「魔鬼之手」影響著下一代的「女孩」們,宜靜卻因此相信了外公的說法,選擇「封印」了她的「魔鬼手」。而讓她對此感到深信不疑的事件,來自於媽媽前夫留下來的狐獴咕咕,她在跟咕咕玩球時,始用左手丟球,沒想到狐獴因此從陽台摔下樓砸中騎士慘死。當宜靜為了向外婆借錢不得的母親,她選擇解除封印,魔鬼手偷走了外婆犯案的文件證據,她的手卻因此被外婆當成了「神之手」,這一舉手之勞竟讓外婆躲過了牢獄之災,諷刺的是,即使如此外婆得知宜靜身世的真相後,不再正眼看她,神再度貶為了魔鬼,但在淑芬與宜安這一代母女關係裡,她們成功解開了心結,也解開了魔鬼手的詛咒。


本片有著恰到好處的喜劇元素,包含了新聞媒體報導的社會亂象。像是片中最有趣的環節,紀錄下台灣最荒謬的「鮭魚之亂」,發想自壽司業者的活動,擁有鮭魚之名的人可以免費吃到飽受到不小的回響。套用到電影裡,「改名」也意味著改運的機會,宜安巧遇的同學說她也改了名字,當初的同班同學裡,一半以上的人都改名換姓了,片中的這一家人都需要能夠改運的機會,她們卻沒有因此改名離開,而是選擇留下來,一如母親淑芬還清了前夫跑路所留下來的債務,可見其偉大之處。

全片最動人讓我落淚的一場戲,是宜安帶著宜靜逐一到每間攤販歸還東西,看著宜靜一邊愁眉苦臉地卻又無比真誠的道歉,最後終於能夠好好地獨自面對自己所犯下的錯,不再推給「魔鬼手」當作藉口,我看到紅了眼眶,這場戲將孩子積累已久的不安,能量全然釋放出來,事後回想,原來這場戲早已鋪墊好了宜安與宜靜的母女關係。電影開場母親淑芬為了前夫,即使付不出攤位租金,也要付他最後的喪葬費,看在外婆和母親的姐妹眼中顯得荒謬且不合理,因此教導宜靜的工作也漸漸落到了宜安身上,於是她多次姊帶母職的背後,原來她們真的是母女,難怪她看妹妹的眼神就像在對待女兒一樣,因此當她們在外婆的壽宴上坦白,才把宜靜的真實身分歸還於她。特別喜歡本片描繪母女之間的衝突,到最後和解的過程,起承轉合相當到位,不落俗套的情節寫得極好。不得不提飾演配角強尼哥哥的黃鐙輝,他不只會賣全世界最好的海綿,作為演員的他也是塊實實在在的海綿,汲取過往作品的演出經歷,成就出這個「做夜市貿易」的中間角色,調解母女爭執化解難題,卻不成為全然拯救這家人的英雄。

電影開場的萬花筒裡,我們窺見了台灣家庭中依然存在的女性困境,她們的掙扎是如此真實,卻能藉著夜市裡的燈照亮未來的路,讓生命裡的灰色地帶不再陰暗,她們成為耀眼奪目的存在,因為電影結尾她們被氣氛渲染開來而跳起了舞,這一幕實在倍感溫馨。鄒時擎導演的《左撇子女孩》完全能夠代表「台灣」出戰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的台灣電影,一齣發生在夜市裡的八點檔大戲,竟能如iPhone鏡頭般貼近觀眾,這點更是深得我心,極具魔力又能量飽滿的作品,《左撇子女孩》當屬我的年度愛片。

#左撇子女孩 #lefthandedgirl #高雄電影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