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國三大CSP業者(MSFT、AMZN、GOOG)以及META公布財報,除當季獲利營收有無達標外,投資人最關注的就是資本支出,為什麼CSP業者增加資本支出的幅度其實不比META小,但唯獨只有META股價暴跌?
CSP三巨頭優勢
- 立即可變現收入來源:
資本支出主要用於建立 AI 雲端服務的產能(如 GPU 伺服器、資料中心)。這些產能會立即被外部企業客戶付費租用,產生新的、高利潤的 Azure、AWS、Google Cloud 收入。
- 明確的Business Model:
投資轉化為收入的路徑清晰:投入 CapEx → 增加雲端算力 → 提高 AWS/Azure/GCP 營收,市場知道這筆支出最終會帶來可觀的營業利潤。



META的劣勢與過往
- 非直接的收入來源:
Meta 的 CapEx 主要用於建設內部 AI 基礎設施,來支持其應用家族(FB、Instagram、Threads)的廣告效率和開發 Meta AI。預期可達到降低成本增加效率,但不直接向外部客戶出售算力以產生新的高利潤營收。
- Metaverse的惡夢:
Meta 在2021/10宣布大舉增加CapEx投資Metaverse,但該部門持續虧損(直到現在還是持續虧損),讓投資人對新戰略投資的效率抱持懷疑態度。

每個科技巨頭提升資本支出的理由皆不同,但對供應鏈完整且可彈性客製化需求的台灣硬體科技業而言是全然的好消息,基本上台股加權指數完全是跟資本支出年增率走的(3萬點不是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