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下個議題是關於書籍排版的部分。原本我打算先在 Google Docs 上編輯,再轉到蘋果電腦的 Pages 軟體操作。但後來發現,從 Google Docs 下載的檔案轉到 Pages 後,格式常常跑掉,使用上不太方便。
因此,我想乾脆繼續用 Google Docs 做編輯,不再轉到 Pages。不過,這樣就要選定適合的字體。原先的字體閱讀感不佳,需要做新的調整。但問題是,Google Docs 上的字體選擇太多,有些字體要收費,有些不能使用,甚至有些需要額外安裝外掛才能使用,這就增加了操作的複雜度。
這也是一個挑戰:要找到適合的字體與排版方式,才能提升閱讀感受。因為接下來的目標是:今天是 11 月 2 號,希望在 11 月的第一週就能完成樣本書第二版的排版,並列印出來確認版本。如果樣品書 OK,就可以進入下一階段。目前樣品書第一版的效果我並不太滿意,因此接下來有許多修改的地方需要處理,特別是在排版、字體和整體閱讀體驗上。
我剛剛又花時間在 Google Docs 上做了字型測試,大約測了 14 種不同的字型(編號 1 到 14),用同一段文字來檢視它們在書本上的呈現效果。
經過比較,我覺得有一到兩種字型表現不錯,但各有不同狀況:
- 一種字型需要收費,暫時不考慮使用。
- 另一種字型我覺得不錯,但目前還不確定印出來的效果如何。這個字型是 Source Code Pro 細版,我認為它的呈現效果很適合,但建議先用印表機列印出來,確認實際閱讀感受。
另外,我還需要研究 Google Docs 上的外掛,看看是否可以把 思源宋體 下載下來並在文件中使用,以方便排版。
因為這個字型是免費版本,所以如果可行的話,它相對適合用在書籍的排版上。
這裡有兩個部分需要研究:
- 先把現有的字型印出來,確認我剛剛選的字型是否適合放在書上。
- 研究並安裝 Google Docs 的外掛,看看能否直接在 Google Docs 上使用這種字型。
每當你前進一小步,就會遇到新的挑戰。因此,若要自己把一本書做出來,且排版效果不錯,確實需要很大的耐心,同時也要具備研究家的精神。
在這個過程中,你不僅要有探索精神,還要了解使用規範。個人使用和商業書籍的使用規則不同:商業書籍用於營利目的時,需要更嚴謹地確認字型是否符合授權規定,是否需要付費授權等。這些都是在排版與出版前必須考量的重點。
聊一下生活和事業的部分。
生活方面,最近我收到一個朋友的訊息。訊息內容是,我們和他有共同的朋友。這個共同朋友的情況是:A 朋友曾借錢給 B 朋友,而 B 朋友累積了一筆費用,可能超過一百萬。現在 A 朋友準備透過法律途徑追討這筆款項。因為都是共同朋友,所以整個狀況讓人感覺很複雜。
這也讓我想到,有時候做錯一些決策後,財務上的「雪球效應」可能會非常驚人。雪球有正向和負向兩種:
- 正向雪球:例如正確的投資,隨著複利增長,效果會非常驚人。
- 負向雪球:例如信用卡循環利息,或者積欠款項,隨著時間累積,負債會越來越多。如果沒有留意,有些循環利息甚至可能高達 15%,累積起來非常嚇人。
我自己也有一些經驗,曾經碰到財務上的壓力或需要處理錢款的狀況,這些都會讓人感到非常煩惱。
但是,你必須想辦法去解決問題,並且做出正確的決策。舉例來說,如果用「挖東牆補西牆」的策略,其實會衍生出更多問題。一旦中間出現狀況,問題就會接踵而來。
我記得自己從事培訓業務的那段時間,財務非常混亂,問題超級多。當時,我也在思考,為什麼會搞成這樣。當你做業務型創業時,很容易只顧著行動,談案子、見客戶、拓展生意,而忽略了財務和策略的清晰度。但事實是,你必須在某些時刻停下來,釐清狀況,並做出可能不舒服但必要的決策。
我自己當然也有過搞砸的經驗,不管是在人際關係、財務,或其他方面。然而,我覺得這些都是養分,這些逆境都是暫時的。我們可以解決問題,也可以度過難關。最重要的是,不要想不開,也不需要過於苛責自己。
勇敢面對,思考下一步該怎麼做,一步一步地行動。不論是還清債務、重建信用,還是重新打造事業,都可以。關鍵在於:搞砸了也沒關係,不要陷入負面情緒或不好的念頭。給自己多一些機會,給自己更多勇氣,去面對接下來的人生與課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