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坐在便利商店啜口咖啡,攤在面前的是小說《不便利的便利店》。
電影或偶像劇裡,浪漫的是男女主角坐在便利商店吃泡麵、喝咖啡;真實人生中,如書中所言:便利店是個人們來來去去的空間,無論店員還是客人,都只是短暫停留的過客。便利店就像是間加油站,讓人們用物品或金錢為自己加值。難怪身處他鄉時,只要有便利店,就像車子找到加油站一樣安心而鬆弛。
我看著人來人往,有人領貨、買咖啡、繳費……店員教老人家操作 機器繳稅,一旁的阿姨喃喃說著「最近東西好貴」……
眼前的店員或顧客,就像這本書裡的每個人物,各自擁有煩惱與秘密。
書裡敘說一位高大魁武卻失憶的遊民「獨孤」,因緣際會下解救便利店老闆廉女士,而成為神秘的夜班店員。
這間生意不佳、地理位置不太便利的便利店,卻因為獨孤的加入提升了業績,也改變了許多人的人生。
除了廉女士外,店員詩賢、善淑;好幾位失意的客人——業務員敬萬、準備放棄創作的劇作家仁景等,都從獨孤身上找到重新出發的力量。
這位獨孤究竟是誰?他來自何處?又有甚麼魔法?
這些疑問讓讀者忍不住捲入故事漩渦,一頁頁翻閱直至劇終。
故事裡有年輕人築夢的迷惘、中年人夾在工作與家庭間的無力,以及夫妻、親子間的情感隔閡。
我看見獨孤以敏銳的眼、開放接納的態度與溫暖的行動,一點一滴走入人心。
我看見人際間最好的陪伴是傾聽。當每個人得到足夠的支持與理解後,自然能看清前面的方向,選擇正確的道路。
獨孤的故事線固然是主軸,
但我更看重書中的廉女士。她堪稱大人的典範,
不嫌棄獨孤的髒臭,免費提供便當、給予工作;
把詩賢當自己女兒照顧,鼓勵她上進準備考試。
即使兒子強烈要求她收掉這間冷清的便利店,她也顧慮員工生計而堅持繼續營業。
如果沒有廉女士,就沒有獨孤後來的轉變,也不存在這個故事。
我特別喜歡廉女士在面對疫情時說:
「這種人成天喊著戴口罩不舒服、新冠肺炎讓人生活很不便,只想隨心所欲地生活,卻不願意犧牲。
但其實世界原本就是這樣,生活中就會有很多的不便利。」
我們人生許多的不順遂,是否肇因於錯誤的幻想——
誤以為一帆風順、快樂平安是天經地義?
殊不知生命本質:創傷才是人生常態。
若隨時抱持感恩之心,人生也就充滿意義。
至於獨孤的故事,就等您親自發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