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淺草|Yoshikami|一個人約快 2,000 円左右

更新 發佈閱讀 1 分鐘
raw-image

日本第一名的薯條。

說真的,這家店是真的有點聳鬚(囂張,常被念為「暢秋」)啦。剛進門送上的水杯就寫著「太好吃了真是歹勢」的字,我是很少在日本看到這樣的店,不免覺得你在大聲什麼啦。

不過轉念一想,這家店是1951年至今的老店,又在淺草這個饕客雲集的地方,能存活至今,多少也有點實力。

上菜也快,沒過多久還在冒著熱氣的薯條就過來了。

薯條厚實,上面有點雪花般的斑點,趁熱一口咬下,就知道厲害之處,原來上面的雪花,都是香脆香脆的起司。稍微猜測一下,就是炸得熱燙的薯條加上起司粉,讓起司粉稍微融一下,上面的起司香酥,薯條外脆內鬆,

時間往前再推個20~30年,可說當真是日本第一。

如今好吃的薯條不少,這家雖排不上第一,但我覺得前20名應該也有,但配上這昭和老裝潢,還有那些多少帶點往昔風情的客人,也是獨一無二了呢。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魚漿先生的沙龍
2.8K會員
56內容數
以穿透日本表面,探訪深層故事與環境的深度遊記。走訪一般觀光客看不到的角落。以實際故事改編探討日本環境、人心、時代及潮流的變遷為主題,提供未來旅遊時少見的角度解析。
魚漿先生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11/02
高級壽司對我來說總有種玄學感,像是米粒間的空氣感,魚肉與醋飯之間的平衡,以及咀嚼魚肉時米心在嘴裡的彈性,時常聽人說,但從沒抓到這樣的感覺。 有朋友跟我說可以試試高級壽司的午餐,同一個師傅,比晚餐少幾貫且便宜很多,這樣的店其實不少,鮨 いっ誠便是其中之一。 午餐的上壽司僅3,080円含稅,有著當店
Thumbnail
2025/11/02
高級壽司對我來說總有種玄學感,像是米粒間的空氣感,魚肉與醋飯之間的平衡,以及咀嚼魚肉時米心在嘴裡的彈性,時常聽人說,但從沒抓到這樣的感覺。 有朋友跟我說可以試試高級壽司的午餐,同一個師傅,比晚餐少幾貫且便宜很多,這樣的店其實不少,鮨 いっ誠便是其中之一。 午餐的上壽司僅3,080円含稅,有著當店
Thumbnail
2025/09/26
好久沒有寫印度咖哩店了,當然還是有繼續在吃,所以累積了不少,不過在那之前,想跟大家講講日本印度咖哩店在命名時的有趣巧思。 就如同台灣的越南料理一樣,有些越南料理會以老闆的名字進行命名,或是在美國的越南料理後面會加一個數字一樣,日本印度咖哩店也會有一些有趣的規則。 如果您常吃日本的印度咖哩,我
Thumbnail
2025/09/26
好久沒有寫印度咖哩店了,當然還是有繼續在吃,所以累積了不少,不過在那之前,想跟大家講講日本印度咖哩店在命名時的有趣巧思。 就如同台灣的越南料理一樣,有些越南料理會以老闆的名字進行命名,或是在美國的越南料理後面會加一個數字一樣,日本印度咖哩店也會有一些有趣的規則。 如果您常吃日本的印度咖哩,我
Thumbnail
2025/06/28
老闆,你加了什麼?!這咖哩怎麼那麼甜?!是加了糖嗎?!還是洋蔥? 老闆說:「是南瓜,我加了南瓜。」 SHIB MAHAL 位於澀谷的小巷子內,剛好是從 Mark City 走過去直接能到的小巷子內,就只是這樣短短幾步,小巷跟大馬路的光景就像是換了個世界一樣。在澀谷逛街的時光裡面,我都很喜歡鑽小巷
Thumbnail
2025/06/28
老闆,你加了什麼?!這咖哩怎麼那麼甜?!是加了糖嗎?!還是洋蔥? 老闆說:「是南瓜,我加了南瓜。」 SHIB MAHAL 位於澀谷的小巷子內,剛好是從 Mark City 走過去直接能到的小巷子內,就只是這樣短短幾步,小巷跟大馬路的光景就像是換了個世界一樣。在澀谷逛街的時光裡面,我都很喜歡鑽小巷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搬家不只添購必需品,更能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近期搬家時添購的各種實用好物,包含多功能工作桌、電競椅、氣炸烤箱、收納神器等,並詳述如何透過蝦皮雙 11 活動聰明購物、善用優惠,同時利用分潤機制將敗家行為轉化為被動收入,推薦給想聰明消費又想賺額外收入的你!
Thumbnail
搬家不只添購必需品,更能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近期搬家時添購的各種實用好物,包含多功能工作桌、電競椅、氣炸烤箱、收納神器等,並詳述如何透過蝦皮雙 11 活動聰明購物、善用優惠,同時利用分潤機制將敗家行為轉化為被動收入,推薦給想聰明消費又想賺額外收入的你!
Thumbnail
貓奴每月進貢的時間又來啦! 身為專業貢品官,我從蝦皮搜尋各種零食,只為取悅家中三位貓主子!結果究竟會是龍心大悅,亦或是冷眼相待,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Thumbnail
貓奴每月進貢的時間又來啦! 身為專業貢品官,我從蝦皮搜尋各種零食,只為取悅家中三位貓主子!結果究竟會是龍心大悅,亦或是冷眼相待,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Thumbnail
第一次吃到新時代居酒屋是在東京的新橋站附近,當時被招牌上的"日本第一雞皮"所吸引,吃過後真的完全同意他日本第一雞皮的稱號。這次大阪行,查到這裡也有"日本第一雞皮"可以品嚐。當然是一定要來回味一下了~此篇為自費用餐評論,非業配文。
Thumbnail
第一次吃到新時代居酒屋是在東京的新橋站附近,當時被招牌上的"日本第一雞皮"所吸引,吃過後真的完全同意他日本第一雞皮的稱號。這次大阪行,查到這裡也有"日本第一雞皮"可以品嚐。當然是一定要來回味一下了~此篇為自費用餐評論,非業配文。
Thumbnail
位於淺草的有名食店大黑家天婦羅蓋飯,是當地著名的百年名店。 這間餐廳以其懷舊的古民家風格吸引了眾多慕名而來的食客,不僅僅是外國旅客,連日本本地的食客也絡繹不絕。
Thumbnail
位於淺草的有名食店大黑家天婦羅蓋飯,是當地著名的百年名店。 這間餐廳以其懷舊的古民家風格吸引了眾多慕名而來的食客,不僅僅是外國旅客,連日本本地的食客也絡繹不絕。
Thumbnail
臺北的日本料理店很多,我較常去的是城中區「添財」和中山區的「肥前屋」。「添財」的握壽司、蔬菜天婦羅和關東煮,自60年代的高中時期直到今天都百吃不厭。不過,「肥前屋」實在物美價廉,所以近年來,我們到「肥前屋」捧場的次數要多出許多。  第一次赴「肥前屋」,是在1996年7月,經由美食家李澤治先生《
Thumbnail
臺北的日本料理店很多,我較常去的是城中區「添財」和中山區的「肥前屋」。「添財」的握壽司、蔬菜天婦羅和關東煮,自60年代的高中時期直到今天都百吃不厭。不過,「肥前屋」實在物美價廉,所以近年來,我們到「肥前屋」捧場的次數要多出許多。  第一次赴「肥前屋」,是在1996年7月,經由美食家李澤治先生《
Thumbnail
本次為喫茶店、甘味處、甜點、麵包六選的綜合文章。 上篇登場店家分別為以下三間: 販售水果奶油三明治的「ヤオイソ」、具有絕佳空間感的「喫茶葦島」、鬆餅名店「松之助 京都本店」。
Thumbnail
本次為喫茶店、甘味處、甜點、麵包六選的綜合文章。 上篇登場店家分別為以下三間: 販售水果奶油三明治的「ヤオイソ」、具有絕佳空間感的「喫茶葦島」、鬆餅名店「松之助 京都本店」。
Thumbnail
「麵屋 優光」主打雞湯的拉麵店,對於想要在京都喝口湯的人,非常推薦來試試。
Thumbnail
「麵屋 優光」主打雞湯的拉麵店,對於想要在京都喝口湯的人,非常推薦來試試。
Thumbnail
人氣生吐司嵜本與原田治聯名啦!嵜本門市變身超可愛裝潢,推出限定超萌包裝,特別將咖啡紙杯、吐司袋、提袋都換上可愛的新衣💕
Thumbnail
人氣生吐司嵜本與原田治聯名啦!嵜本門市變身超可愛裝潢,推出限定超萌包裝,特別將咖啡紙杯、吐司袋、提袋都換上可愛的新衣💕
Thumbnail
👋🏻我是目前在日本打工度假的木函,想記錄一下自己的生活 這間是在家裡附近的壽司店🍣 我個人不太吃生的但我很喜歡赤燒這間的炙燒我真的非常喜歡!! 點餐試採自助式的沒有迴轉會直接下單之後做好送到你面前😍 只要有炙燒起司的都是白切達起司🧀!超級讚超級喜歡😍🥰
Thumbnail
👋🏻我是目前在日本打工度假的木函,想記錄一下自己的生活 這間是在家裡附近的壽司店🍣 我個人不太吃生的但我很喜歡赤燒這間的炙燒我真的非常喜歡!! 點餐試採自助式的沒有迴轉會直接下單之後做好送到你面前😍 只要有炙燒起司的都是白切達起司🧀!超級讚超級喜歡😍🥰
Thumbnail
有時候,只是想輕鬆的吃一餐握壽司,氣氛也好,口袋也好。 餐期訂的稍晚,一組在地熟客、一組歐洲外國客已經進行了幾道前菜,沒想到最晚來的我們,還空著師傅正前方的特等席,先給鮨大一張外國人友善店標章。 位在離日本橋有一小段距離的茅場町,130年歷史家族經營的小店,非觀光熱區又歷史悠久,在地老客人
Thumbnail
有時候,只是想輕鬆的吃一餐握壽司,氣氛也好,口袋也好。 餐期訂的稍晚,一組在地熟客、一組歐洲外國客已經進行了幾道前菜,沒想到最晚來的我們,還空著師傅正前方的特等席,先給鮨大一張外國人友善店標章。 位在離日本橋有一小段距離的茅場町,130年歷史家族經營的小店,非觀光熱區又歷史悠久,在地老客人
Thumbnail
一進門,便是喜歡的濃厚老房子味道,只可惜2人以上無緣坐在板前,邊看著在鍋裡燉煮的各種食材邊點餐,被服務生引導到2F的和室用餐區。 點菜時也不用貪多,每一輪點個兩三樣,吃完再加點,就算點個十幾輪也不會被白眼,一口食物一口酒,慢慢吃慢慢聊天,才是在地日本人的用餐節奏。
Thumbnail
一進門,便是喜歡的濃厚老房子味道,只可惜2人以上無緣坐在板前,邊看著在鍋裡燉煮的各種食材邊點餐,被服務生引導到2F的和室用餐區。 點菜時也不用貪多,每一輪點個兩三樣,吃完再加點,就算點個十幾輪也不會被白眼,一口食物一口酒,慢慢吃慢慢聊天,才是在地日本人的用餐節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