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準備迎接「小型核電」時代?釜山 APEC 背後的能源轉折故事

更新 發佈閱讀 8 分鐘

嗨我是 Mech Muse 👋,今天要帶大家看看一則表面像是「外交會面」,但背後其實藏著菲律賓能源政策大轉向的新聞。

這次的主角是小型模組化反應爐(SMR),簡單說,就是「縮小版核電廠」——成本更低、佔地更小、安全性更高,也被視為解決東南亞能源缺口的關鍵解方。

這篇文我會帶你快速看懂:

1️⃣ 菲律賓總統馬可仕在 APEC 上到底談了什麼?

2️⃣ SMR 為什麼突然變成重點?(我幫你整理出三年完整時間線)

3️⃣ 那個「320MW 可行性研究」到底代表什麼?

4️⃣ 最後我們一起看,這件事對菲律賓、對亞洲能源轉型有多重要 🔋


釜山 APEC 上的關鍵會面:菲律賓真的動起來了 🚀

這次 APEC 2025 在韓國釜山舉行(11 月 1–2 日),總統小馬可仕在場邊會見了 DL Group 高層。這家公司旗下的 DL E&C 正與菲律賓最大電力公司 Meralco 合作,評估在菲律賓建造小型核電廠(SMR) 的可行性。

菲律賓官方媒體 PNA、PIA 甚至總統府(PCO)都同步發新聞稿,強調這項合作被視為中期電力藍圖的重要拼圖。更具體的是,官方提到「一項 320MW 等級的可行性研究已於 8 月啟動」——這代表事情已經進入實際規劃階段,不再只是「口號式」的能源宣示。

有趣的是,這場會談裡馬可仕還提到三星在菲投資 507 億披索的擴產案,但在能源與工業升級的語境下,SMR 被特別拉出來講,被形容為能提供「乾淨、穩定、佔地小、建造快」的電力選項 🔌。

👉 換句話說,這已經不是「有興趣研究看看」,而是要真的「蓋出來」。


從 2023 到 2025:三年內菲律賓核能政策的時間線 🗓️

為什麼菲律賓突然這麼積極?

其實這一切都有脈絡可循,我幫你整理出重點時間線👇

📍2023/11:舊金山 APEC

Meralco 首次與美國 USNC(Ultra Safe Nuclear Corporation) 簽約,開始研究微模組反應爐(MMR)。這是菲律賓第一次正式把「核能」列入國家能源策略考量。

📍2024/05:正式啟動可行性研究

Meralco 宣布展開完整的可行性研究(Full Feasibility Study),希望在 2028 年前看到首座 MMR 投入運轉

📍2024 下半年:接觸韓國陣營

Meralco 開始與韓國能源企業如 Doosan Enerbility 洽談低碳專案,也評估舊有 巴丹核電廠(BNPP) 的翻新可行性。

📍2025/04:NEST 計畫上路

Meralco 對外公布 Nuclear Energy Strategic Transition(NEST),把核能納入企業長期轉型方向。

📍2025/08:DL E&C × Meralco 簽 MOU

雙方正式合作推進 SMR 評估。這一步就是釜山 APEC 會談的前奏。

📍2025/09:立法成立 PhilATOM

菲律賓成立 原子能管制機構(PhilATOM),終於有獨立監管單位可以負責核能安全與法規。

📍2025/10:能源部發布新框架

DOE 發表核能整合政策,允許核電作為「基載電力」,並給予投資誘因。這一步相當關鍵,等於是幫首案開綠燈 🟢。

📍2025/11:釜山 APEC 正式宣布

政府對外明確指出「DL E&C 與 Meralco 正共同評估 SMR」,並確認320MW 可研啟動於 8 月

背景補充一下:菲律賓的 Malampaya 天然氣田預計 2027 年開始枯竭,能源壓力山大,LNG 進口成本居高不下。這讓政府更急著找「乾淨又不怕缺電」的基載電源。


320MW 到底是什麼概念?DL E&C 背後又是誰?🤔

這裡是大家最想問的部分,我幫你整理成幾個重點 👇

🔹1️⃣ 320MW 可能對應哪種機型?

DL E&C 近年跟美國 X-energy 深度合作,而他們的 Xe-100 模組是每台 80MW 電力輸出。

👉 四台組成一座完整電廠,就是 320MW。 所以外界推測,這次菲律賓的「320MW 可研」,極有可能對應 X-energy 的 Xe-100 設計。不過官方還沒證實,目前算是「合理推論」。

🔹2️⃣ DL E&C 是誰?只是包工的嗎?

不是。DL E&C(前身大林工營)這幾年轉型成核能 EPC(設計、採購、施工)與投資整合商。

他們不只是蓋廠房,還投資了 X-energyTerrestrial Energy,在全球多國參與 SMR 專案。

對菲律賓這種第一次上核的國家來說,這類「能一起帶資金、帶技術、帶經驗」的夥伴非常理想。

🔹3️⃣ 菲律賓法規準備好了嗎?

有的。

2025 年 9 月成立的 PhilATOM 是獨立監管單位,確保核能發展有法源依據;能源部的核能政策也讓首案能享有優先調度與投資獎勵

這等於在制度上踩好了油門與煞車。

🔹4️⃣ 那早先的美國 USNC 合作怎麼辦?

不衝突。

USNC 的 MMR 比較偏向小型分散型,適合離島與園區;而韓系 SMR 是主網級基載。

菲律賓的策略是雙軌並行:先在小規模驗證,未來再推大型基載型反應爐。

🔹5️⃣ 預計什麼時候能發電?

依照全球 SMR 專案進度估算,即使一切順利,也要 2030 年前後 才有可能看到第一度電。

這中間還得過融資、供應鏈、場址選定等關卡,但現在至少菲律賓已經上軌道了。


收尾重點:菲律賓真的把 SMR 放進藍圖了 🌏

簡單幫大家收個尾👇

這不是外交寒暄:政府公開文件明確寫到「320MW 可研」與「DL E&C × Meralco」合作,已經進入專案階段。

制度面也到位:PhilATOM 成立+能源部核能政策,幫首案鋪了法規與誘因的路。

技術與投資雙線推進:同時跑美系 MMR 和韓系 SMR,先小後大。

接下來最關鍵的兩件事

① 決定使用哪一款機型(是否真的是 Xe-100?)  

② 商業模式能否吸引融資與長約簽署。

如果順利,菲律賓可能成為東南亞第一個實際商轉 SMR 的國家

對整個區域來說,這也會是一個新的能源示範。


這篇內容時間我也幫你對過喔:

  • APEC 會面:2025/11/01–02
  • 可行性研究啟動:2025/08
  • PhilATOM 立法:2025/09/25
  • DOE 核能政策:2025/10/02
    全部都來自菲政府正式訊息與主流媒體報導,時間無誤 ✅。

希望這篇讓你更清楚菲律賓的能源轉折與 SMR 的真實進度。

如果你喜歡這種內容,記得追蹤我 Mech Muse 💡,每週帶你看 AI、機器人的第一手趨勢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ech muse 智慧新知
36會員
553內容數
因為喜歡分享科技新知,所以創立這個部落格,目前主要分享人型機器人,偶爾分享一些AI、小型核能的最新趨勢,讓你即時掌握最新消息。
Mech muse 智慧新知的其他內容
2025/11/03
這篇文章帶你認識中國人形機器人黑馬「樂聚科技」,從教育用小機器人到能上工廠的人形機器人,他們如何做到「發布即量產」?文中有完整發展故事、核心產品介紹、合作案例與財務趨勢分析,幫你一次看懂人形機器人商業化的真實進展。
Thumbnail
2025/11/03
這篇文章帶你認識中國人形機器人黑馬「樂聚科技」,從教育用小機器人到能上工廠的人形機器人,他們如何做到「發布即量產」?文中有完整發展故事、核心產品介紹、合作案例與財務趨勢分析,幫你一次看懂人形機器人商業化的真實進展。
Thumbnail
2025/11/03
這篇文章會帶你了解 X-energy,一家正在用「高溫氣冷爐(HTGR)」重新定義核能用途的美國新創。你會看到他們如何讓核能不只發電,還能直接供應工業製程所需的高溫蒸汽🔥。同時也能了解他們的技術優勢、主要專案、財務狀況與挑戰,從中掌握核能產業下一個關鍵轉折點。
Thumbnail
2025/11/03
這篇文章會帶你了解 X-energy,一家正在用「高溫氣冷爐(HTGR)」重新定義核能用途的美國新創。你會看到他們如何讓核能不只發電,還能直接供應工業製程所需的高溫蒸汽🔥。同時也能了解他們的技術優勢、主要專案、財務狀況與挑戰,從中掌握核能產業下一個關鍵轉折點。
Thumbnail
2025/11/03
這篇文章帶你快速了解 Astribot 星塵智能的核心亮點:它們如何用DFAI 思路把 AI 與人型機器人結合,代表產品 S1的技術差異化(快、穩、柔的雙手),以及最新的融資與合作進展。讀完後,你會知道這家公司在全球人型機器人賽道的定位,還有未來可能走向哪裡。
Thumbnail
2025/11/03
這篇文章帶你快速了解 Astribot 星塵智能的核心亮點:它們如何用DFAI 思路把 AI 與人型機器人結合,代表產品 S1的技術差異化(快、穩、柔的雙手),以及最新的融資與合作進展。讀完後,你會知道這家公司在全球人型機器人賽道的定位,還有未來可能走向哪裡。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搬家不只添購必需品,更能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近期搬家時添購的各種實用好物,包含多功能工作桌、電競椅、氣炸烤箱、收納神器等,並詳述如何透過蝦皮雙 11 活動聰明購物、善用優惠,同時利用分潤機制將敗家行為轉化為被動收入,推薦給想聰明消費又想賺額外收入的你!
Thumbnail
搬家不只添購必需品,更能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近期搬家時添購的各種實用好物,包含多功能工作桌、電競椅、氣炸烤箱、收納神器等,並詳述如何透過蝦皮雙 11 活動聰明購物、善用優惠,同時利用分潤機制將敗家行為轉化為被動收入,推薦給想聰明消費又想賺額外收入的你!
Thumbnail
貓奴每月進貢的時間又來啦! 身為專業貢品官,我從蝦皮搜尋各種零食,只為取悅家中三位貓主子!結果究竟會是龍心大悅,亦或是冷眼相待,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Thumbnail
貓奴每月進貢的時間又來啦! 身為專業貢品官,我從蝦皮搜尋各種零食,只為取悅家中三位貓主子!結果究竟會是龍心大悅,亦或是冷眼相待,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Thumbnail
經濟部能源署在8月5日公告離岸風電R3.2各風場的獲配容量以及完工年度,重點幫你整理好了
Thumbnail
經濟部能源署在8月5日公告離岸風電R3.2各風場的獲配容量以及完工年度,重點幫你整理好了
Thumbnail
越南的企業直接購售綠電(direct power purchase agreement,DPPA)計畫在2024年7月3日正式上路,開放綠電的自由市場交易。
Thumbnail
越南的企業直接購售綠電(direct power purchase agreement,DPPA)計畫在2024年7月3日正式上路,開放綠電的自由市場交易。
Thumbnail
外媒報導台灣缺電問題恐成全球晶片業變數,經濟部長郭智輝今天表示,目前電力充足;至於 AI 新增用電評估是經過「精準計算」,以目前估算結果來看,準備電量亦足夠。
Thumbnail
外媒報導台灣缺電問題恐成全球晶片業變數,經濟部長郭智輝今天表示,目前電力充足;至於 AI 新增用電評估是經過「精準計算」,以目前估算結果來看,準備電量亦足夠。
Thumbnail
ESG今周刊|核能電廠 沒有核災威脅!比爾蓋茲、童子賢都為核融合前景按讚,為何美國小型核電廠SMR仍胎死腹中? 各國積極衝刺零碳發電政策,小型核能電廠(SMR)因為沒有核災威脅,可以快速設廠而被寄予厚望,但是核廢料、成本太高的問題仍然無法解決。 以今周刊品牌的影響力,文中提到…
Thumbnail
ESG今周刊|核能電廠 沒有核災威脅!比爾蓋茲、童子賢都為核融合前景按讚,為何美國小型核電廠SMR仍胎死腹中? 各國積極衝刺零碳發電政策,小型核能電廠(SMR)因為沒有核災威脅,可以快速設廠而被寄予厚望,但是核廢料、成本太高的問題仍然無法解決。 以今周刊品牌的影響力,文中提到…
Thumbnail
摘要重點 1.全球光伏裝機量將於今年持續成長。Topcon 技術將有利於 PI 網版銷售。 2.全球在地化供應將帶動網版需求。
Thumbnail
摘要重點 1.全球光伏裝機量將於今年持續成長。Topcon 技術將有利於 PI 網版銷售。 2.全球在地化供應將帶動網版需求。
Thumbnail
1.持續擴大對半導體產業的佈局,未來在美國會嘗試台積電以外的客戶。 2.預估今年表現持平,對 2025~2026 年的表現有所期待。
Thumbnail
1.持續擴大對半導體產業的佈局,未來在美國會嘗試台積電以外的客戶。 2.預估今年表現持平,對 2025~2026 年的表現有所期待。
Thumbnail
「每天五分鐘 了解時事又學英文」 核能發電的議題在台灣及國際上的討論聲浪都不曾間斷,而在本文會用英文短文來聊聊核能發電的優劣勢,帶你了解國際議題的同時又能學習英文。
Thumbnail
「每天五分鐘 了解時事又學英文」 核能發電的議題在台灣及國際上的討論聲浪都不曾間斷,而在本文會用英文短文來聊聊核能發電的優劣勢,帶你了解國際議題的同時又能學習英文。
Thumbnail
「每天五分鐘 了解時事又學英文」 核能發電的議題在台灣及國際上的討論聲浪都不曾間斷,而在本文會用英文短文來聊聊核能發電的優劣勢,帶你了解國際議題的同時又能學習英文。
Thumbnail
「每天五分鐘 了解時事又學英文」 核能發電的議題在台灣及國際上的討論聲浪都不曾間斷,而在本文會用英文短文來聊聊核能發電的優劣勢,帶你了解國際議題的同時又能學習英文。
Thumbnail
「每天五分鐘 了解時事又學英文」 核能發電的議題在台灣及國際上的討論聲浪都不曾間斷,而在本文會用英文短文來聊聊核能發電的優劣勢,帶你了解國際議題的同時又能學習英文。
Thumbnail
「每天五分鐘 了解時事又學英文」 核能發電的議題在台灣及國際上的討論聲浪都不曾間斷,而在本文會用英文短文來聊聊核能發電的優劣勢,帶你了解國際議題的同時又能學習英文。
Thumbnail
「每天五分鐘 了解時事又學英文」 核能發電的議題在台灣及國際上的討論聲浪都不曾間斷,而在本文會用英文短文來聊聊核能發電的優劣勢,帶你了解國際議題的同時又能學習英文。
Thumbnail
「每天五分鐘 了解時事又學英文」 核能發電的議題在台灣及國際上的討論聲浪都不曾間斷,而在本文會用英文短文來聊聊核能發電的優劣勢,帶你了解國際議題的同時又能學習英文。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