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說話的藝術:四層次拆解高情商溝通,從「聽」到「說」的完美轉變

更新 發佈閱讀 12 分鐘

掌握說話的藝術:從「想聽的」到「想說的」,四層次拆解高情商溝通


你是否曾因為一句無心的話搞砸了重要場合,或感覺自己明明有理卻說不清?在職場與生活中,「會說話」是關鍵能力。我們都遇過這種情況:明明是好意提醒,對方卻聽成了指責;明明想爭取權益,出口卻變成了抱怨。

溝通的失敗,往往不是因為我們「說得不夠多」,而是因為我們「說得不夠對」。真正的說話的藝術,不在於辭藻多華麗,而在於你是否理解溝通的深層結構。許多人誤以為能言善道就是會說話,但事實是,高情商的溝通更像是一場精準的舞蹈,每一步都有其意義。

本文將深入探討高情商溝通的四個關鍵層次——從「先說對方想聽的」開始,到「最後說你想說的」收尾。這不僅是技巧,更是一種思維模式的轉變。掌握這四個層次,你將能更有效地傳達訊息、建立信任,並在複雜的人際互動中遊刃有餘。


層次一:先說對方想聽的——建立連結與同理的「開門磚」


我們常犯的第一個錯誤,就是急著「表達自己」。當我們滿腦子都是「我想說什麼」時,對方的大門往往是緊閉的。說話的藝術始於「傾聽」與「同理」——也就是先說對方想聽的話。

這並不是指虛偽的奉承,而是真正站到對方的立場,去理解他此刻最在意的核心是什麼?是他的利益、他的情緒,還是他的安全感?


為什麼「先說想聽的」如此重要?


在溝通中,人們最先尋求的不是「道理」,而是「被理解」。當一個人感覺自己的情緒和立場被接納時,他的防禦心會立刻下降。這時,你才真正打開了溝通的管道,讓後續的「道理」有機會被聽進去。

想像一下,你的同事因為一個專案延誤而向你抱怨。

  • 錯誤的開場(急著說該說的): 「抱怨也沒用,你應該趕快找出解決方案。」(對方聽到的:你在指責我無能)
  • 正確的開場(先說想聽的): 「這個專案延誤,你一定壓力很大。我看到你為了趕上進度,這幾天都在加班,真的很辛苦。」(對方聽到的:你懂我)

當對方感受到你與他站在同一陣線,他才會卸下心防,願意聽你接下來的分析和建議。


如何找到對方「想聽的」?

  1. 換位思考: 在開口前,給自己三秒鐘。如果我是他,我現在最擔心什麼?最需要什麼?
  2. 積極傾聽: 不只是聽對方「說了什麼」,更要聽他「沒說什麼」。他的語氣是沮喪、焦慮還是憤怒?這些情緒就是他「想聽的」線索。
  3. 確認感受: 用提問來表達你的理解。「我感覺你現在有點沮喪,是不是因為 A 部分的資源一直沒到位?」

重點小結: 溝通的起點不是「說服」,而是「連結」。開口前先「開心門」,運用同理心讓對方感覺被理解,這是說話的藝術中最關鍵的第一步。


層次二:再說對方能接受的——選擇時機與語氣的「緩衝墊」


當對方的大門打開後,你不能粗魯地把所有「事實」都丟進去。層次二的關鍵在於「傳遞方式」。同一句話,用錯語氣就是冒犯;用對時機,就是智慧。

「說對方能接受的」,指的是我們必須為那些「刺耳的實話」或「困難的請求」包上一層緩衝墊。這層緩衝墊,就是你的語氣、用詞、時機姿態


緩衝墊的藝術:事實 vs. 感受

很多人會說:「我這個人說話比較直。」但他們沒意識到,「直」不等於「有效」。說話的藝術在於區分「事實」與「感受」事實(例如:你遲到了)往往是冰冷且帶有指責性的,但如果我們從「感受」和「尊重」出發,對方會更容易接受。

  • 範例一:給予負面反饋
    • 對方難以接受的: 「你這份報告做得很差,邏輯完全不通。」(直接攻擊,引發防衛)
    • 對方能接受的: 「我看到你為這份報告花了很多時間(層次一:肯定努力)。其中關於數據分析的部分很詳盡,如果能在 A 和 B 之間的邏輯連結上再多做說明,這份報告就更完美了。」(先肯定,再提具體建議)
  • 範例二:提出反對意見
    • 對方難以接受的: 「你這個想法根本行不通。」(全盤否定)
    • 對方能接受的: 「我理解你提出這個方案的出發點是希望提高效率(層次一:理解動機)。這確實是個有創意的方向,同時,我擔心在執行層面上可能會遇到...(提出疑慮),我們是否可以...(提供替代方案)?」


找到「能接受」的平衡點

說對方能接受的話,不是妥協或放棄立場,而是選擇一條對方最願意走近你的路。有時候,這意味著「延遲」——不在對方情緒高漲時談論敏感問題;有時候,這意味著「私下談」——保留對方的面子。

重點小結: 說服的本質,不是用道理壓過對方,而是讓對方「願意靠近你」。高情商的溝通者會精心選擇表達的「方式」和「時機」,確保訊息在不引起反感的前提下被準確接收。


層次三:接著說該說的——清晰傳達核心訊息的「定心針」

當你透過層次一建立了同理,並透過層次二營造了合適的氛圍,接下來,就必須進入溝通的核心——說該說的話

這是展現你「可靠度」的關鍵時刻。很多人在前面鋪陳了太多,到了層次三反而開始「繞圈子」或「灑糖」,生怕破壞了剛剛建立的和諧。這是一個嚴重的錯誤。如果只有同理和包裝,卻沒有核心訴求,那這場溝通就是無效的,甚至會讓人覺得你「虛偽」或「抓不到重點」。

說話的藝術,在此刻要求的是:明確、聚焦、不閃躲


如何精準「說該說的」?

在情緒鋪墊完成後,你的任務是清晰地傳達事實、表達觀點或提出要求。此時,你的語氣應該是溫和而堅定的。

我們可以使用一個簡單的溝通模型:PREP 法則,來幫助我們結構化地表達「該說的話」

  1. P (Point - 觀點): 先說結論。
    • 「針對剛才的專案延誤問題(層次一和二已處理),我的核心建議是:我們需要立刻調整時程表,並向客戶說明。」
  2. R (Reason - 理由): 說明你這樣認為的原因
    • 「因為根據目前的進度,原始的截止日期已經不可能達成。如果我們現在不主動溝通,等到客戶發現時,會嚴重損害我們的信譽。」
  3. E (Example - 舉例): 提供具體的事實或數據支持。
    • 「例如,A 模組的開發還需要至少三天,而 B 模組的測試還沒開始。這兩項加起來就已經超過了原定時程。」
  4. P (Point - 重申觀點): 再次強調你的結論或行動呼籲。
    • 「所以,我認為我們最遲今天下午,必須由我(或你)來召集一個緊急會議,敲定新的時程並擬定對客戶的說詞。」


區分「該說的」與「多餘的」

在層次三,要極力避免情緒化的指責(例如:「我早就說過...」)或模糊的抱怨(例如:「大家都不幫忙...」)。你「該說的」,是基於事實的分析和可執行的解決方案。

重點小結: 真正的有效溝通技巧,是在情緒和諧的基礎上,能清晰、堅定地表達核心訴求。有重點、敢承擔、能解決問題的人,才能贏得長期的信任。


層次四:最後說想說的——建立長遠關係與格局的「回音」

如果說溝通的前三層是「解決當下」,那麼第四層就是「佈局未來」。這是話說到尾聲時,格局的分水嶺。

很多人在「該說的」說完後,溝通就戛然而止,甚至因為達成了目的(或沒有達成)而顯得草率或尷尬。但說話的藝術高手,會利用對話的結尾,「順勢種下未來」

「想說的」是什麼?它通常是超越事件本身的,關於關係、願景、價值觀或感謝的話。


為何需要層次四?

層次四的目的是,讓對方在離開這場對話時,心中留下的是「溫度」與「態度」,而不只是「結論」。這能確保即使在一次艱難的談判或批評之後,雙方的關係基礎依然穩固,甚至更加深厚。

  • 範例一:結束一場棘手的談判(即使有所妥協)
    • 「雖然我們在 A 點上沒有完全達成共識,但我非常感謝你今天坦誠地分享了你的考量(層次四:感謝與尊重)。我相信我們都是為了團隊的最高利益著想,期待我們在下個專案上能找到更好的合作方式。」
  • 範例二:給予部屬績效改進反饋後
    • (在完成層次一、二、三,明確指出問題和改進方案後...)
    • 「我對你說這些,是因為我對你的潛力有很高的期待(層次四:願景與信心)。我知道這些調整需要時間,接下來一個月我會全力支持你,我們一起把這件事做好。」


層次四的威力:留下「回音」

前三層處理的是「事」,第四層處理的是「人」。當你把重點拉回「我們」的共同目標或長遠關係時,你就為下一次的相遇鋪好了路。

這就是真正「會說話」的人:他們不只解決眼前的問題,他們更在每一次的溝通中,累積自己的影響力與人際資產。

重點小結: 說話的藝術的最高境界,是不只解決當下,更為未來鋪路。在對話結束時,用一句帶有溫度、格局或共同願景的話作結,這才是影響力的開始。


你的語言,正在塑造你的世界

說話的藝術,遠遠不只是一套「技巧」,它更是一種深刻的「思維模式」。它要求我們在開口前,先放下自我,去傾聽、去理解。

回顧這四個層次:

  1. 先說對方想聽的:用同理心建立連結。
  2. 再說對方能接受的:用尊重和語氣搭建橋樑。
  3. 接著說該說的:用清晰和邏輯解決問題。
  4. 最後說想說的:用格局和溫度維繫關係。

這四個層次,是一個完整且環環相扣的流程。下次溝通時,試著練習這個流程:

不要急著反駁,先學會傾聽(層次一);

不要急著表達,先注意語氣(層次二);

在建立信任後,才清晰說出重點(層次三);

最後,別忘了為這段關係留下一個溫暖的註腳(層次四)。

當你開始實踐這套溝通心法,你會發現,你不只是「更會說話」了,你的人際關係、職涯發展,乃至你眼中的世界,都將因此變得更加順暢與開闊。


  • 你是否也有過「說錯話」的慘痛經驗?或是有什麼獨到的溝通技巧歡迎在下方留言分享你的故事或看法!
  •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請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我們將持續為你推送更多關於自我成長與有效溝通的深度內容。


🗣️ 關於「說話的藝術」的常見問答 (FAQ)

Q1: 如果對方一開始就情緒激動,層次一(說想聽的)還有效嗎?

A1: 絕對有效,而且更加必要。對方情緒激動時,最需要的就是「被理解。此時你更應該先處理他的情緒(例如:「我看得出來你現在非常生氣」),而不是急著講道理。先認同他的情緒,等他平靜下來,才能進入層次二和三。

Q2: 「說對方能接受的」(層次二)是不是等於「虛偽」或「討好」?

A2: 不是的。討好是放棄自己的立場去迎合對方,而層次二是在「堅持自己立場」的前提下,選擇一種「對方聽得進去」的表達方式。這不是虛偽,而是溝通的智慧與對他人的尊重。

Q3: 在緊急情況下,還需要遵守這四個層次嗎?

A3: 在極端緊急情況下(如火災),你當然必須跳到層次三(大喊:快跑!)。但在多數的「職場緊急事件」中,這四個層次會被極度壓縮,但依然存在。例如:(L1)「我知道大家現在很急」,(L2)「但請冷靜聽我說」,(L3)「A 方案停止,B 方案立刻執行」,(L4)「我們分頭行動,保持聯繫」。

Q4: 如果我跳過層次一和二,直接說「該說的」(層次三)會怎樣?

A4: 這就是多數溝通失敗的原因。當你直接切入層次三,對方會立刻豎起防衛心,認為你在「下指令」、「批評」或「攻擊」即使你說的完全正確,對方也可能因為情緒上的抵觸而拒絕合作。

Q5: 「說話的藝術」可以透過練習來提升嗎?還是天生的?

A5: 絕對可以。說話的藝術不是天賦,而是一系列可以被拆解和學習的有效溝通技巧透過刻意練習本文提到的四個層次,任何人都可以顯著提升自己的溝通能力,從「會說話」晉升到「懂溝通」。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牧牧的成長實驗室
102會員
485內容數
哈囉!我是牧牧, 我是一位成長曲線管理師,也是一名數位創作者。我的熱情在於將複雜的知識變得簡單易懂。 在這裡,我會用最親切的方式,分享專業的兒童成長管理秘訣,並拆解各種 AI 工具與數位技巧,讓您能快速上手,實際應用。無論是為孩子打造健康基石,還是提升數位效率,我都希望能成為您實用且可靠的夥伴。
2025/10/25
心念的力量:從「相由心生」到「福由心造」的實踐指南 您是否曾感覺人生運氣不順、處處受阻?儘管努力,卻總與好結果擦肩而過?《無常經》給出了答案:「福由心造」。本文將深入解析這句話背後的哲學與科學實踐,教您如何真正運用心念的力量,從根本上改變您的命運軌跡。我們將從心念如何影響外境的邏輯鏈條談起,再提供
2025/10/25
心念的力量:從「相由心生」到「福由心造」的實踐指南 您是否曾感覺人生運氣不順、處處受阻?儘管努力,卻總與好結果擦肩而過?《無常經》給出了答案:「福由心造」。本文將深入解析這句話背後的哲學與科學實踐,教您如何真正運用心念的力量,從根本上改變您的命運軌跡。我們將從心念如何影響外境的邏輯鏈條談起,再提供
2025/10/16
在這個視覺主導的數位時代,設計能力已不再是設計師的專利,它已成為所有職場人士、品牌經營者乃至教育工作者不可或缺的「第二語言」。然而,高品質的設計課程往往價格不菲,且難以證明學習成效。您是否正苦於尋找一個具備專業度、靈活性,且能提供官方認證的免費學習資源? 好消息是,全球領先的視覺溝通平台 Canv
Thumbnail
2025/10/16
在這個視覺主導的數位時代,設計能力已不再是設計師的專利,它已成為所有職場人士、品牌經營者乃至教育工作者不可或缺的「第二語言」。然而,高品質的設計課程往往價格不菲,且難以證明學習成效。您是否正苦於尋找一個具備專業度、靈活性,且能提供官方認證的免費學習資源? 好消息是,全球領先的視覺溝通平台 Canv
Thumbnail
2025/10/02
本文探討會計數位轉型中,利用 Excel VBA 和 Python 自動化重複性結帳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介紹 VBA 處理 Excel 表格操作、資料清洗與報表生成,以及 Python 在大數據、跨系統整合與進階財務分析的應用。提供會計人員的數位轉型行動指南,從入門到精通,並解答常見疑問。
Thumbnail
2025/10/02
本文探討會計數位轉型中,利用 Excel VBA 和 Python 自動化重複性結帳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介紹 VBA 處理 Excel 表格操作、資料清洗與報表生成,以及 Python 在大數據、跨系統整合與進階財務分析的應用。提供會計人員的數位轉型行動指南,從入門到精通,並解答常見疑問。
Thumbnail
看更多